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护理及防护措施,为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布鲁氏菌病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布鲁氏菌病病人中,痊愈42例,基本治愈18例,无无效病例。[结论]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布鲁氏菌病病人机体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综合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内成年人布鲁氏菌病的误诊现状、原因及相应对策,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006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条件的误诊文献,对误诊疾病种类、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72篇,涉及469例病例,46个病种,其中误诊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共136例(占29﹪),结核93例(占20﹪),伤风感冒89例(占19﹪)。结论误诊原因与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流行病学史等信息采集不详细及布鲁氏菌病不典型的临床症候、传播途径的多样有密切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及血清学检查确诊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CT表现。结果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病灶主要累及下段腰椎。骨破坏灶多局限于椎体边缘,通常小而多发。病灶周围增生、硬化较明显,呈“花边椎”。一般不伴有椎体塌陷。易侵犯相邻的椎间盘导致椎间隙狭窄,少有椎旁脓肿形成,可伴有椎体小关节增生。结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对CT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 标签: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CT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布鲁氏菌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方式,并对其实施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自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从我院选择患有布鲁氏菌病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进行分组,一半为观察组,一半为对照组,各40例,对后者应用基础干预,对前者应用家庭护理干预,通过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两组的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以此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干预前两组的负面情绪基本一致,SDS与SAS评分大致相似(P>0.05),而干预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临床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各方面几乎一致(P>0.05),而干预后两组各方面的得分都出现提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生活质量更佳,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临床干预满意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明显(P>0.05)。结论 治疗布鲁氏菌病期间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进一步提高整体疗效以及提升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家庭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近些年来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地向上攀升,目前现代医学临床上多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但限制颇多,而祖国医学在布鲁氏菌病的治疗方面也有其自身优势,因此两者相互结合,互取所长,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现代医学 祖国医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黑龙江省布鲁氏菌病风险因素。方法 选择黑龙江鹤岗地区发生布鲁氏菌感染(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的20例牛羊养殖场从业人员作为感染组,另选择本地同期未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的40例从业人员作为未感染组。收集两组牛羊养殖场从业人员的相关资料,以是否感染布鲁氏菌为因变量,分析诱发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 挤奶操作、喝生牛羊乳、接触流产畜及其排泄物、接生、人工授精、戴口罩与手套和穿防护服是影响牛羊养殖场从业人员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牛羊养殖场从业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的风险因素较多,需针对性强化感染风险因素管理,提升职业防护水平,进而降低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风险因素 黑龙江鹤岗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川区2013年初至2015年7月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掌握疫情动态。方法对全区上报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平川区布病患者181例,发病主要为农民,多数有与羊接触史,占发病总数的76%;感染途径呈多样性,感染与日常生活接触有关;结论平川区布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布病患者都有与羊接触史。必须通过各方努力,加强管理,合理预防,消灭布病。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布鲁氏菌病治疗中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5-2021.5,一年内收治的300例布鲁氏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布鲁氏菌病治疗时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产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护理及防护措施,为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21年5月-2023年9月收治的19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布鲁氏菌病病人机体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布鲁氏菌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老年布鲁氏菌病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在治疗期间分别接受常规老年病护理和常规老年病护理基础上的针对性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7.0%,高于对照组的78.8%;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布鲁氏菌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健康宣教,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保持良好心态,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老年 布鲁氏菌病 针对性健康宣教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由于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性强,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在与带菌动物接触,或者是食用这类食物时,都非常有可能会感染。这种疾病具有快速雾化的特点,若不及时防治,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抑制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布鲁氏菌病的特点。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个旧市老厂镇对门山村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进行调查,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对共同暴露者及职业人群开展病例主动搜索,采集全血进行布鲁氏菌培养。结果 发现6例布病确诊病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患者在饲养、宰杀羊只、帮助母羊生产的过程中,接触患病羊只及其粪便、毛发、分泌物等混合扬尘造成气溶胶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是可能的感染途径,患者所饲养羊只检出布病抗体阳性。结论 布病感染途径多样,要加大布病防治宣传,职业人群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牲畜检疫和管理。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布鲁氏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龙陵县2019-202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布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门户传染病监测中龙陵县2019-2020年布病报告数据和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0年龙陵县共报告布病例4例,其中2019年2例、2020年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66/10万。4例病例呈点状分布,其中勐糯镇2例,腊勐镇2例。4例病例全部是男性,兽医2例,农民2例,全部接触病牛感染发病。临床症状:1例为隐性感染者无任何症状体征。1例反复发热、关节疼痛。2例仅有关节疼痛症状;患者都居住农村,饲养或接触肉牛,无防护设施。结论龙陵县近年来首次报告布病病例且布病疫情呈现散发状态,人感染以牛型布氏菌为主,接触布病阳性病牛流产物为主要的危险暴露因素,应加大动物间疫情检疫监督执法力度,加强人间疫情监测,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蔓延;加强病例管理,降低慢性化率是防止布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