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风险及控制措施。方法:抽选本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受静脉药物输注的患者共计268例,按照计算机乱序的方式进行分组,将所有被选定的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即实验A组(n=134,常规护理管理)和实验B组(n=134,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在整个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以确保护理的实际效果。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相较于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大,P<0.05。结论:就本次研究所得的具体数据做对比分析发现,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管理中,需要采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来展开具体的护理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从而保障患者就医期间的用药安全。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管理方式比之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简介:【摘要】: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要做好质量保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控制药品生产质量,做好严格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本章主要介绍了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主要质量风险因素的了解,重点介绍了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质量风险管理措施。一是要形成扎实的药品生产流程和质量风险管理体系,落实企业质量责任的具体目标,形成企业标准化质量控制的内部战略,从根本上严格控制药品生产质量,引导医药企业管理者形成质量风险意识;二是加强分析技能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发挥政府监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合理控制药品风险,形成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药品管理体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高危孕产妇风险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高危孕产妇4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母婴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产程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发生死胎、胎儿先天缺陷、体型异常等情况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高危孕产妇风险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降低产妇分娩产程时间与分娩疼痛度,减少死胎、先天缺陷等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与应用于高危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其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22年1月-12月接受常规护理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2023年1月-12月接受风险护理管理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急救护理质量、常规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环境等各项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对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据此提出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急诊科的护理质量,降低发生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由此可见,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较深入地分析产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方法:收集 50例分娩产妇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采取风险管理护理方法,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产妇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后,在各项指标上,观察组比常规组效果明显。护理后在产妇满意度方面,常规组产妇满意度为 76%,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 92%,两组产妇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产科病房中,可针对突发事件及时制定紧急预案,使顺产率明显提高,产妇术后减少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进而使产妇和胎儿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