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恶性鳞状细胞癌发生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243例口腔鳞癌患者病理资料,其中23例患者符合对颈部淋巴转移标准,通过对OSCC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与中线关系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以总结口腔鳞癌影响对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结果生长在口底和舌根的口腔癌与其他各部位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比较原发灶侵犯过中线对对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种生长发方式对鳞癌对淋巴转移的影响,P=0.452>0.05,无统计学差异。讨论1.口腔癌原发灶侵犯过中线是发生对颈部淋巴转移重要的影响因素。2.生长在舌根和口底前份的鳞状细胞癌更容易出现对颈部淋巴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上肢水肿是一种乳腺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此病发生率高,发病后延迟患者恢复,导致患者出现疲劳乏力、外观异常、上肢功能障碍等。乳腺手术后因为术中需要清扫腋窝淋巴、术后放疗等,均可导致患上肢出现水肿。由于乳腺癌术后患上肢水肿发生率高,临床上对其预防及治疗护理关注度越来越高。当前针对术后患上肢水肿预防及治疗护理可选择方式多样,包括患上肢保护措施、功能锻炼、按摩、微波理疗等方法,满足患者多样性需求,促进患者病症改善。

  • 标签: 乳腺癌 患侧上肢水肿 按摩 患侧上肢保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单肩袖修补治疗运用至肩袖撕裂患者中时对非手术肩袖的影响。方法:截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时间范围内院内检查结果确诊为肩袖撕裂患者,合计例数60例,分组运用双盲法原则规定,不同组别各自30例介入,对照组所加入实验患者依循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所加入实验患者则运用单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结果:选入实验的患者经评估其肩袖撕裂疼痛度评估值不具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所参与实验患者疼痛度评分展示更低(P<0.05);观察组所加入实验患者受治疗后肩袖撕裂程度展示更高(P<0.05)。结论:对予以确诊的肩袖撕裂患者运用单肩袖修补术治疗会造成非手术肩袖撕裂情况加剧,反而采取保守方式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更有利于肩袖撕裂的愈合,可为临床医学提供资料参考。

  • 标签: 双侧肩袖撕裂 单侧肩袖修补 非手术侧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上肢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天及术后一个月患上肢水肿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0天及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上肢水肿的发生率。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性手术 上肢水肿 功能锻炼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上肢功能锻炼中运用康复理疗球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患上肢功能锻炼,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理疗球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各65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效果(96.92%)较高,并发症发生率(6.15%)较低(P

  • 标签: 康复理疗球 乳腺癌根治术 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颈夹脊穴及颈三针联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4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及颈三针联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颈椎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颈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针刺颈夹脊穴及颈三针联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建议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神经根性颈椎病 针刺颈夹脊穴 颈三针 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乳腺癌120例患者(在2016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阶段性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耐力(13.19±1.35)kg、前壁肿胀(20.19±1.63)cm、上臂肿胀(26.78±1.42)cm、肩关节向上外展(185.86±15.62)°、肩关节水平外展(135.94±16.83)°、术后负压引流拔管时间(9.44±1.39)d、术后负压引流量(552.39±26.48)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肢上肢功能。

  • 标签: 阶段性护理干预 乳腺癌 患侧上肢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患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8月我院乳腺肿瘤外科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用延续性护理。出院前、术后第30天、术后第90天,测量2组患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角度,并且在术后第90天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出院前,2组研究对象患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第90天,观察组患肩关节上述6个动作的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肢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上肢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单忽略的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60例,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常规单忽略康复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上肢机器人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易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二等分试验、凯瑟琳-波哥量表(Catherine Bergego Scale,CBS)进行评定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单忽略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四周后,实验组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单忽略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提供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上肢机器人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单忽略。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上肢机器人 脑卒中 单侧忽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过程,并对不同麻醉时机下母婴的结局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由我院96例初产妇的参与进行实施,对应时间选择在2020年8月-2021年5月之间。根据研究要求,将患者按照1:1的原则分两组进行,并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环节分别选用两个不同时机进行,在胎头拨露达3*3cm2时进行的为对照组,胎先露下降至S+2至S+3之间进行的为观察组。结果:在两组患者会阴情况的分析中,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切率、会阴Ⅱ度裂伤率明显较低,会阴完整率得到显著提高,组间对应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在产妇生产中,为避免产妇会阴处出现较大的损伤,减少会阴切,针对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实施,最好选择在胎先露下降至S+2至S+3之间时进行。

  • 标签: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时机 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集到的头颈部CTA检查患者为样,随机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64排CT检查,观察组开展低CT扫描技术。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有效辐射剂量和剂量长度乘积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观察组颈动脉分叉部位、主动脉弓、基底动脉CT值高,主动脉和基底动脉信噪比也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低CT扫描技术对头颈部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好,辐射剂量不大,可保护患者安全。

  • 标签: 双低CT扫描技术 头颈部CTA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锁定钛板和单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锁定钛板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个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安全性高,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恢复情况更具有优越性。

  • 标签: 双侧锁定钛板 单侧锁定钛板 股骨远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应用单穿刺PKP治疗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22年10月-2024年01月诊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依据不同入路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使用量与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总体效果更理想,值得推荐运用。

  • 标签: 单侧入路PKP治疗 双侧入路PKP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内直肌后徙术与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68例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患者,运用X2检验对两组手术后正位率、欠矫率和过矫率做比较,运用T检验对术前看近与看远斜视度N-D,以及N-D差值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正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内直肌后徙组的欠矫率、过矫率比内直肌后徙组的高(P<0.05),其看近斜视度、看远斜视度、N-D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内直肌后徙患者的N-D高于内直肌后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内直肌后徙术与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中、大多数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一样,单内直肌后徙术和内直肌后徙术都可以降低集合过强型内斜视儿童患者与看远视度的相差值。

  • 标签: 单侧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 儿童 过强型内斜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