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贴敷疗法对非器质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中药贴敷治疗的52例非器质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理论,采用传统中医贴敷疗法进行治疗,贴敷时间选择在午后14点-15点之间,穴位选择神阙、命门、肾俞、内关、养老等,药物选择酸枣仁、柏子仁、薄荷、当归、黄芪,研粉配以生理盐水调匀成糊状,均匀布散于药贴后贴敷于穴位。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结果:经过治疗,36例(69%)患者恢复正常睡眠,15例(28%)好转,仅1例(2%)因故无效,总有效率98%。个案钟女士症状显著改善,最终实现无安眠药正常睡眠。结论:中医贴敷疗法在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特别是心脾两虚型失眠)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中药贴敷外治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为气血不足型失眠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湿敷联合中药药液倒膜治疗痤疮与常规给药的疗效研究。方法将本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中药湿敷联合中药倒膜,常规组口服维胺脂胶囊外用水氯酊洗剂,结果比较后显示两组X2=28.9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湿敷联合中药倒膜效果显著好于常规给药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肩周炎的患者使用中药贴敷联合刮斯治疗的效果,总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展开研究,将2018年04月至2020年04月间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中药敷贴进行治疗,其中联合使用刮疔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余单纯使用中药敷贴治疗的50例患者则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患者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 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2%和82%,经检验c2=4.421,组间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对于肩周炎的患者联合使用中药敷贴和刮斯治疗,在配合针对性地护理措施,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临 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消肿散结方贴敷疗法脐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本院收治的 100例 乳腺增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其中的50例对比组患者采用乳核散结片进行治疗,对 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消肿散结贴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比组治疗有效率为 86.00%,组间比较,研究组更高( X2=4.891, P=0.027)。治疗前比较,两组乳房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 P<0.05)。治疗前,两组乳房肿块综合评分无明显差别( 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乳房肿块大小、范围以及硬度方面的总评分都低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明显( P<0.05)。 研究组有1例出现皮肤瘙痒,对比组有 1例胃肠道不适,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 X2=0.000,P=1.000)。结论: 采用消肿散结方贴敷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疾病,能够有效的消除患者乳腺肿块,缓解疼痛状况,改善患者病情。
简介:摘要:穴位贴敷是目前临床治疗疾病常用方法之一,该法可将药物的作用与穴位的作用相结合,最终发挥穴位贴敷治疗的双重作用,以此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目的:分析穴位贴敷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围刺法配合中药贴敷对臁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集的80例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大庆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臁疮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1个月后对两组臁疮患者的溃疡面面积、疮周经皮氧分压、病症体征积分以及总有效率进行前后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疮面面积、病症体征积分、疮周经皮氧分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围刺法配合中药贴敷有助于改善臁疮的疮面环境,经济安全,疗效确切,体现了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及特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推拿配合敷脐法治疗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风热感冒夹滞症的婴幼儿 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敷脐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推拿配合敷脐疗法对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症状进行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结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炙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炎的止痛作用。方法:在2021年6月~2021年12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按照中西医治疗方式进行分组,患者自愿入组,甲组28例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乙组28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炙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及 VAS评分进行观察。结果:甲组胃部疼痛消失的时间平均为(8.11±2.44)天,在治疗3 d后 VAS评分(4.00±0.72)分;乙组胃部疼痛消失的时间平均为(4.50±1.44)天,在治疗3 d后 VAS评分(2.00±0.60)分。乙组在治疗3 d后,胃部疼痛消失的时间和 VAS评分的各项指标都要好于甲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