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浅静脉曲张治疗中传统手术改良法与静脉腔内激光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取样69例,随机分组,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09月在我院接受传统手术改良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35例,实验组)和传统手术(34例,参照组),比较SF-36评分、手术指标、并发症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F-36评分比参照组高,恢复时间(3.80±1.75)周,住院时间(8.30±1.79)d,手术时间(79.88±17.65)min,比参照组快,并发症率5.71%(2/35),比参照组26.47%(9/34)低,P<0.05。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治疗中结合应用传统手术改良法与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可提升治疗安全性,利于术后康复,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临床中常见病症,其中下肢静脉溃疡该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十分严重,小腿下端三分之一部位是该并发症主要发生位置,常发生于足靴区、内踝区、胫前等部位,具有愈合难度大、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这给临床治疗增加的难度。对此,临床中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伤口护理。由于下肢将卖溃疡伤口属于慢性伤口,具有较高的护理难度,且伤口持续时间较长,患者的要求较高,临床中尚未明确标准化护理方案,甚至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患者的理解,从而导致临床配合度不足。所以临床护理中应该加强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的重视。近年来相关伤口护理的研究逐渐增加,许多血症开始重视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的护理。为了更高的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本研究根据相关资料的收集阐述伤口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不同浓度、不同速率对下肢CT静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5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2.0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2.5速率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5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6的选择14例患者,造影剂浓度1:8的选择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低速率血管造影剂浓度低,可能导致血管内造影剂分布不均,影响图像质量,易误诊,因此,合适的注射速率对于提高图像质量至关重要。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2.5mI/s的注射速率在各组中均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而且2.5速率患者能耐受,故选用2.5速率;1:5造影剂用量大,1:8浓度低,故选用1:6的造影剂浓度;延迟扫描,没有延时扫描造影剂混合不均,易造成误诊,延时以后造影剂混合均匀,误诊率低,故应加上延时扫描。结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1:6的造影剂浓度,2.5的速率,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同时,对于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应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风险监控单》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04~2018-12期间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介入溶栓治疗LEDVT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风险监控单》进行护理监控,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3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患肢肿胀消退不明显2例,发生皮下淤血3例,留置溶栓导管鞘出血2例,患者满意率85%;观察组3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患肢肿胀消退不明显1例,发生留置溶栓导管鞘出血1例,患者满意率98%;均未发生肺栓塞和护理纠纷,术后疼痛均不明显或轻微疼痛,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也提升较高(p<0.05)。结论采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风险监控单》对患者进行护理监控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效的护理,同时能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标准的监控模式作为指引,也为医生提供更直观的临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