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在长期用药环境下,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12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诊的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4例,采用CHB用药知识测试表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用药知识进行统计。入院就诊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患者则以心理干预为主要切入点进行乙肝的相关知识宣教,对其进行乙肝相关知识的讲解和个人心理辅导,10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健康状况与用药知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心理干预10个月后,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用药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用药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以心理干预为主的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能够有效加强患者的用药知识,使患者对乙肝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痊愈率,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诱因、易发人群探讨总结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如何预防褥疮发生。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收先进经验,结合骨科卧床患者由于骨折、固定等原因体位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更换体位的专科特点。结果骨科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营养状况、创伤、疼痛、肢体牵引、制动、体位相对固定、环境舒适程度是否具有合并症及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身体负担。久治不愈,甚至威胁生命,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常合并一些内科疾患,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使其成为经久不愈的感染源。结论故褥疮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未病先防,临床证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甚至杜绝褥疮发生,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就我科对骨科卧床患者预防褥疮的护理经验分享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观察对其实施长期干预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健康体检鉴定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且自愿参与本研究120名人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60例选择强化饮食+运动指导干预的方法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给予免费佩戴“知己”运动能量监测仪.发放健康三件套.组织学习干预指导方案.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计划书。由专职医护人员一对一进行运动、膳食和心理等干预指导.并定期随访。。对照组60例采用一般干预方法。结果干预3年后。对比两组患者在风险因素改变以及2型糖尿病发生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对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完成3年的长期干预后,在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以及风险因素改变等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对其给予长期干预,能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与运动习惯,有效将患者的危险因素降低,减少糖尿病发生率,逐步达到从源头上控制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总结护理干预要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3名长期发热患儿的家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self-ratingscale,scl-90)对63名长期发热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结合调查结果予以患儿家长护理干预。结果63名患儿家长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患儿家长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饮食睡眠分数较高。通过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护理中,发现患儿家长最关心的前三个问题分别为疾病痊愈时间(100.00%)、患儿是否得到有经验医师的治疗(98.41%)、患儿治疗中承受的痛苦(98.41%)。结合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结果,予以护理干预,护理后患儿家长的scl-90评分明显降低,9项调查指标与护理前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总结有利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提升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降低其不良情绪,有利于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责康复护理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收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进行全责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责康复护理干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科学有效的长期管理对哮喘病患者控制的影响。方法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通过对哮喘病患者定期进行教育讲座,与哮喘病患者建立伙伴关系,课后问卷知识调查,建立个人档案,实行个体化管理,指导患者记录哮喘日记、应用流速仪检测呼吸功能、吸入剂的使用技巧等方式。比较长期管理患者前后的静脉用药、雾化吸入以及长期吸入剂使用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能正确认识哮喘的本质,静脉口服用药量明显减少,规范吸入治疗的比率增高(100%),用药技巧的正确率提高,保健复诊率增高(87.8%)。结论哮喘长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控制是有益的,能够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给予长期居家卧床老人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2-2022.2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8 例出院之后尚需进一步进行照看的长期卧床老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病人由家人进行护理,而观察组病人给予社区-家庭相结合的一体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关于压疮的相关知识、护理技能以及行动情况,评估压疮风险评分以及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 2 月后相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随访6 个月发现,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高于观察组( P < 0.05) 。结论:给予患者社区-家庭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相关护理人员对长期卧床老人的压疮护理效果,减少病人居家卧床发生压疮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价全程护理干预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院内收治的82例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两组,每组归入(n=41),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并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展开研究,研究期间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全程护理,而后针对相关数据实施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比对阐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更显优异,P值<0.05,具体可见于如下方面: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论:对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服务策略,为最佳选择,既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还可极大增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其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作用。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且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病患78例,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参考组。各组病患均为39例,所有病患均予以传统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分析对比各组病患并发症病发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病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并发症病发方面,实验组39例病患中产生皮肤感染1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感染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7.69%;而参考组39例产生皮肤感染3例,导管堵塞4例,导管感染4例,并发症发病率为28.21%,以上两组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单一传统护理干预方式,运用传统护理配合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治疗且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病患的并发症发病率,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长期卧床患者临床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方法:选取 98例在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的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9例、常规护理干预 )和观察组 (49例、预防性护理干预 ),将 2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施行分析处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引入干预性护理操作的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更低,程度也明显更轻;压力性损伤持续时长明显更短,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5)。结论:将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干预引入长期卧床患者临床中,能够高效防控压疮这一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减缓疼痛症状,临床效果极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血透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SDS,SAS心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透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