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外踝上8cm)动脉穿供养的远端蒂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2月~2011年12月对33例各种原因造成的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该进行修复。男25例,女8例。年龄7个月~76岁,平均32岁。缺损部位外踝部10例,内踝部7例,足背部8例,足跟及足底部8例。结果8例术后3~7天轻度肿胀,7天后肿胀逐渐消退,所有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月,平均随访5个月,不臃肿,外形良好,供区功能无障碍。结论应用高位(外踝上8cm)动脉穿供养的远端蒂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小腿远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简单方便,实用。

  • 标签: 腓动脉穿支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腓肠神经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术后坏死的原因。方法对36例足皮肤缺损患者应用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修复,损伤原因为急性损伤25例,慢性损伤7例,术后挛缩1例,术后窦道1例,术后皮肤缺损2例,伤后1~15天手术。结果皮完全成活31例,大部分坏死1例,尖端皮肤坏死3例。结论年龄偏大、踝部受伤严重、术后观察处理不当是坏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缺损。结果36例全部存活,3例远端缘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经过8个月-5年随访,患者质地色泽良好,厚薄均匀,小腿及足踝部外观及功能良好,供区愈合良好,小腿及足踝部痛觉及触觉恢复良好。结论神经营养血管具有解剖恒定,不牺牲重要血管及不需要吻合血管、切取方便、技术容易掌握、修复范围较大等优点,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后动脉穿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足跟部组织缺损患者共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胫后动脉穿修复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患者进行6个月至2年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局部组织坏死4例,出现水泡5例,术后臃肿11例,经及时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移植皮肤感觉恢复较慢,与远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远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胫后动脉穿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可取面积大、形状可设计、治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足跟部软组织损伤较为理想的选择。

  • 标签: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足根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至2010年临床应用的18例逆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修复小腿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安全存活,切取最大面积可达18cm×12cm,最小面积3cm×3cm,可修复小腿、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手术方法安全性大,效果优良。结论逆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且成活率高。

  • 标签: 腓肠神经 带血管神经蒂筋膜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转移的临床应用及特点。方法对10例小腿内侧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穿蒂隐神经营养筋膜蒂设计岛状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成活率(9/10)90%,有1例远端坏死,其余质地满意,外形美观。结论该术式扩大了切取面积与修复范围,设计灵活,血供可靠,旋转弧度大,能满意地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

  • 标签: 隐神经 外科皮瓣 移植小腿 胫后动脉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我科2012年3月,1例利用游离股深动脉第三穿动脉穿治疗头部皮肤大面积缺损。做好术前术后宣教,严密观察的血运情况,避免动静脉危象的发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了成活。

  • 标签: 股深动脉第三穿动脉穿支 皮瓣 头皮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对1例足部复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修复术后进行了护理。要点包括术后的血运观察;积极有效应对静脉危象;加强营养支持,同时控制血糖水平;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护创面,预防创面感染;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协助患者积极治疗。患者足部静脉危象缓解,大部分成活,边缘表皮坏死部分及供区予植皮,愈合良好,后创面修复出院。

  • 标签: 穿支皮瓣 静脉危象 恶性黑色素瘤 足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及足部的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穿修复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6例皮肤缺损的游离修复术。除对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外,重点在于加强观察,如的颜色、血液循环情况和毛细血管的充盈情况,体位放置妥当,避免受压,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确保成活。结果16例完全成活10例,2例存在远端坏死,4例局部换药后愈合。结论严密的术后观察和系统、完整、精细的护理措施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大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游离穿支皮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前外侧游离穿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穿修复21例前臂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移植皮坏死外,其余20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4-40个月,平均25个月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穿具有血供丰富及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前臂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逆行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施行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成活,外观好,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结论该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移植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胫后动脉穿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1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3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用胫后动脉穿进行修复。结果本组32例病人,切取面积最小6.5cm×8.0cm,最大10.0cm×18.0cm。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全部存活,疗效满意。结论胫后动脉穿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穿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用穿修复治疗;常规组患者50例,采用胸腹带蒂修复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4.0%,常规组为38.0%,说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必要,应将穿修复治疗手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 修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胫后动脉内踝上穿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胫后动脉内踝上穿修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全部存活,2例患者的出现远端坏死,在接受治疗后得以愈合,1例患者出现张力性水泡,经过处理后得到恢复,其余患者的存活情况均较好。对患者接受治疗后一年情况进行随访,有2例患者的出现臃肿现象,接受修复治疗后愈合,患者的血液循环等情况均较好。结论在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胫后动脉内踝上穿修复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足踝部皮肤缺损 胫后动脉 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下动脉臀部穿联合股后神经营养血管的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自2009年11月—2012年3月对10例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使用臀下动脉臀部穿联合股后神经营养血管修复。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外形满意,质地良好,无褥疮复发。结论臀下动脉臀部穿联合股后神经营养血管是一种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比较好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指动脉逆行岛状与指动脉终末岛状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随访34例指端缺损患者,随访时间20-30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面积;及其供区,以及对侧指相应区域的单丝触觉、两点辨别觉;患指及对侧指关节活动度。记录及其供区的疼痛情况。通过MHQ量表评价患者对外形的满意度。通过CISS量表评价患指冷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动脉逆行岛状的两点辨别觉、MHQ(外观)结果优于指动脉终末岛状。单丝触觉、关节活动度、疼痛并发症、冷不耐受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时,指动脉逆行岛状的感觉恢复及术后手指外观恢复优于指动脉终末岛状

  • 标签: 回顾性研究,指端缺损修复,疗效比较,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