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分离的菌株及其耐药性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防止耐药菌的传播。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送检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板条,统计使用WHONET软件系统,药敏采用K-B法,依据CLSI最新版本进行结果评价。结果758份标本中共检出324株病原菌,其中前四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56.17%、9.26%、7.72%、6.17%,产ESBLs的菌株占到42.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结论尿培养分离的阳性率占到56.17%,耐药菌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11月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院内感染病原菌中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1株(65.9%),革兰阳性球菌36株(29.2%),真菌6株(4.9%)。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多见,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亚胺培南对主要的革三阴性菌有效;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是基层医院ICU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MRSA为第二位的病原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浅部真菌的致病原菌、菌种构成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皮肤科收治的浅部真菌患者标本共958份,对其进行镜检和培养阳性分析。结果浅部真菌引起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手癣、足癣、股癣、体癣、头癣、甲真菌病、皮肤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8种,女性甲真菌病和足癣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而花斑糠疹和股癣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体癣和花斑糠疹外,其余6种6种浅部真菌病的分布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浅部真菌致病菌种从多到少依次为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念珠菌、许兰黄癣菌、断发毛癣菌和曲霉、絮状表皮菌。结论在本地区中,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疾病是体癣,主要的致病病原菌是毛癣菌,且须癣毛癣菌为第一致病菌,部分浅部真菌病在不同的年龄、性别上分布有显著差异。
简介: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的菌群分布及报阳时间,为实验室病原菌诊断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11月某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血标本,记录血培养报阳时间并将所获得病原菌鉴定至菌种。结果从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1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85%,革兰阴性杆菌占57.32%,真菌占10.83%。培养阳性病原菌及其报阳的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细菌0.50d,非发酵菌0.63d,肠球菌属0.60d,链球菌属0.80d,葡萄球菌属1.01d,真菌1.44d。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报阳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非发酵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真菌。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均在4d内仪器阳性报警,大多数病原菌在1d内报阳性。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现状及病原菌耐药率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200例患儿有关治疗资料,对患儿痰样本进行提取,开展细菌培养试验和药敏试验,对有关研究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本研究对患儿的病原菌共分离出340株,其中有281株为革兰阴性菌,42株为革兰阳性菌,13株为其他类型的病原菌。排名位居前5的病原菌按数量多少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患儿治疗主要采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不少于2种抗生素的有59例患儿,占29.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等药物治疗革兰阴性菌,其耐药性较高,但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及亚胺培南表现出的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G、金黄色葡萄球菌、庆大霉素、苯唑西林及红霉素而言,肺炎链球菌存在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结论: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很多病原菌都是由于使用抗生素较多而形成一定的耐药性,临床中要对病原菌跟踪检测提高重视程度,深入了解其耐药性变化,在临床治疗中选用具有较强敏感性的抗生素,以免发生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82例妇产科患者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构成的采集和分析,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检出有180株病原菌,其中血液中的病原菌44株(24.44%),阴道分泌物中的病原菌有61例(33.89%),静脉插管管端的病原菌有75株(41.67%)。所有检出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阿奇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性都较强;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舒普深有较高耐药性。结论在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病原菌特点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止病菌较强耐药性的产生,加重病情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发热患者血培养进行汇总,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对我院住院发热患者(体温均大于38℃),采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血标本进行培养,Vitek鉴定板和梅里埃公司药敏卡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892例血培养共检出41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7株(占59.81%),革兰阳性菌120株(占29.06%),真菌13株(占3.15%)。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57.08%和46.39%,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1.64%和60.82%。结论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用效果较好。故对发热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并进行药敏监测很有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感染真菌的病原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9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调取其完整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感染真菌类型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痰培养结果中,光滑念珠菌感染39例占总感染人数的39.8%,其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24例占总感染人数的24.49%,感染最少的是曲霉素3例占总感染人数的3.06%。结合真菌类型进行药敏试验,对利福平耐药菌株最多有25株。按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临床用药,有48例患者治愈,49例患者病情有好转,1例患者并发脏器衰竭死亡,有效率为98.98%。结论微生物检验准确得出真菌类型,联合用药,及时、有效进行抗真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早期抗生素经验性应用。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住院病人(主要为老年病人)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符合条件的2829份培病养标本中共分离出770株阳性菌株,阳性检出率为27.21%,其中检出率排前五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最低的为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等,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多西环素等敏感性很高。结论我院培养标本主要来自老年科病人,老年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又因细菌培养过程耗时长,致使临床不能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本研究统计了我院2013年至2014年的所有细菌培养标本,真实的反应了我院细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可以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用药。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中耳胆脂瘤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其与民族、中耳炎分型等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8年4月新疆地区151例不同民族的住院及门诊中耳炎患者进行中耳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获取细菌分离率的排序、病原菌种类等。结果本组164耳中,中耳胆脂瘤58耳(35.3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6耳(64.63%);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04%)、变形杆菌属(21.30%)、铜绿假单胞菌(17.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81%)为主。不同民族患者病原菌的检出率有所不同,维吾尔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40.79%),其次是变形杆菌属(25.00%);汉族各类病原菌均有检出;哈萨克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35.30%),变形杆菌属很少(5.88%),未发现真菌感染(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数在中耳炎分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在中耳胆脂瘤患者中的检出率18.96%明显高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的0.00%(χ2=20.812,P〈0.01);其他病原菌在中耳胆脂瘤中的检出率15.52%明显低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43.40%(χ2=13.072,P〈0.01)。结论新疆不同民族中耳炎病原菌的主次顺序与国内外不同;中耳炎分型不同,病原菌的种类与分布也不同。真菌感染常见于胆脂瘤型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