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治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38例,均检测随机血糖、血尿淀粉酶。及时给与胰岛素治疗和乌司他汀10万U,溶于10%葡萄糖250ml静滴,1次/12小时,奥曲肽治疗,0.6mg/24小时持续静滴,连用5-7天,根据临床需要,需要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前血糖12.33±6.88mmol/L,血淀粉酶1080±320U/L,尿淀粉酶2460±456U/L,治疗后血糖7.36±2.13mmol/L,血淀粉酶310±205U/L,尿淀粉酶550±320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5)。结论糖尿病病人常并发代谢紊乱,导致高脂血症、胆石症,易诱发胰腺炎,并发DKA,AP患者急性炎症反应又加重各器官的损害,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病情较重,应及早诊治,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CT诊断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CT技术进行影像学检查,记录胰腺形态、梗阻部位、结石密度和梗阻末端形态等观察指标。结果:24例患者中,4例出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其CT影像学检查显示出密度不均匀,出现出血坏死病灶,并伴有肾脏周围积液及胰腺周围组织积液;20例患者为间质水肿型胰腺炎,其中胰腺尾部肿大4例,胰腺头部肿大6例,胰体肿大10例;胆总管结石的梗阻部位中,上段梗阻占9例,胰内段梗阻占1例,壶腹部梗阻占14例;在结石密度方面,16例为高密度结石,6例为略高密度结石,2例为混合密度结石;胆总管结石梗阻末端形态中,11例患者呈现高密度圆形或椭圆形阴影,2例呈高密度靶征,4例呈半圆形突入腔内,7例为低混杂密度影。结论:CT诊断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胰腺形态、梗阻部位、结石密度和梗阻末端形态等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决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假性囊肿手术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近五年诊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早期手术患者,B组为晚期手术患者,A组患者16例,B组患者26例,A组均采用囊肿外引流术,B组中有22例采用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采用囊肿与胃后壁吻合。结果A组术后有2例发生囊肿感染,4例患者出现较明显的胰漏;B组术后无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胰漏发生,仅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手术到出院时的治疗费用B组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1)。结论对于囊肿症状不重,病情较稳定的患者一般应首选囊肿壁形成后的内引流术,而症状较重或囊肿形成后持续增大,腹胀加重,对胃肠道等造成明显的压迫症状,以及在等待过程中无法忍受腰背部疼痛之苦的患者急性期早期行外引流术是可行的。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透析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在肾内科门诊及住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并发透析性心包炎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透析2次,每次4小时;试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机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隔一日进行一次,每次10小时左右。对两组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9%;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透析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病在病理上分为急性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大类,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病情较轻,经适当治疗3~7d内症状消失,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复杂,常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休克、心衰、呼吸窘近综合征、腹膜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常是猝死原因之一,病死率可达50%以上。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很多,胆道疾病(国内)和酗酒(国外)是主要原因。其次,局部手术与创伤、影响胰腺分泌的某些药物及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等变可引发本病。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列因素有关①胰液分泌增加;②胰液排泄受阻而潴留;③胰腺血循环障碍;④生理性胰酶抑制功能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