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婚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人群实施干预后,预防HIV婚内配偶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对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11-2012年21例婚前医学检查人群确认HIV抗体阳性者及其配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结果21例患者干预前无1例告知对方病情,也未使用安全套。干预后,17例主动告知对方病情,告知率80.95%;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有17对夫妻,使用率80.95%。13例确诊患者自愿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占61.94%。5例孕妇为未知情下怀孕,均在指定母婴阻断单位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均选择人工喂养,全都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满周岁时HIV检测均为阴性。21例患者确诊后1年,11例未离婚者中8例配偶未检测出HIV抗体,3例配偶拒绝检测。结论对婚检HIV抗体阳性人群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可降低HIV配偶间及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实行的预防配偶及母婴传播综合措施是有效的。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VR)、表面遮盖技术(SSD)、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64层螺旋CT扫描,并通过VR、SSD及MPR技术证实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并与X线平片对比。结果X线诊断骨折56例,漏诊4例,螺旋CT显示全部胫骨平台骨折。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技术、表面遮盖技术在显示骨折部位、范围、骨碎块劈裂和关节面塌陷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平片,分型更准确。结论螺旋CT的MPR和3D重建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对骨折分型具有明显优势,对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婚检人群进行艾滋病(HIV)、梅毒(RPR)抗体检测、能够及早发现该两种都能通过“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从而有效对患者进行婚育卫生指导,以阻断该两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方法对婚检人群采静脉血进行HIV.RPR抗体检测、对检出阳性者给予卫生婚育指导。结果2008~2009年全区共检婚检人群9292对18584人,检出HIV阳性37人,阳性率0.20%;检出RPR阳性125人,阳性率0.67%。结论对婚检人群进行HIV.RPR抗体检测,能够及早发现艾滋病患者和梅毒患者,特别是那些无任何症状的潜伏期患者,通过对阳性患者进行婚育指导,可有效阻断艾滋病、梅毒的“母婴传播”和“夫妻平行传播”,控制该两种性传播的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婚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2月莱城区妇幼保健所婚前医学检查资料21~30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测1386人中HBsAg阳性率为2.4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81%;女性阳性率为2.12%;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21-25岁与26-30岁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21-25岁与26-30岁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婚检人群(21-30岁)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45%,应加强防控。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女性婚检人员2年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做好婚前保健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对乳胶法初筛HBsAg阳性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法进一步行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确证。同时行HBsAg阳性者咨询教育。结果东川区2011年及2012年女性婚检人员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后通过健康教育咨询使HBsAg阳性者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提高,与咨询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检中实施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可以为健康教育提供有利时机,有利于家庭幸福及下一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