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手术中缝针丢失原因的调查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6月期间手术室中出现缝针丢失的情况有 10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原因,并制定防范对策。结果:根据研究发现,有 2次在换针时出现丢失缝针的情况,有 2次在夹针时出现缝针丢失的情况,有 3次在接针时出现缝针丢失的情况,有 2次在传递时出现缝针丢失的情况,有 1次在其他的情况下缝针丢失的情况。有 3次缝针丢失在手术间角落旁找到,有 3次缝针丢失在手术床下找到,有 2次缝针丢失在手术敷料上找到,有 1次缝针丢失在各种仪器旁找到,有 1次缝针丢失在吸引瓶中找到。结论:在手术室中需要提高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责任心,良好的手术操作习惯,防止出现缝针丢失的情况,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早期妊娠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获得妊娠172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妊娠结局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组(生化妊娠组)、B组(早期自然流产组)、C组(对照组)。C组为正常分娩或继续妊娠超过3个月者。分析3组患者基本情况、促排卵及体外受精过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B组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basic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bFSH)水平、≥2次自然流产史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注射后雌激素(estrogenichormone,E2)水平下降率、卵泡晚期添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HMG)剂量及辅助孵化比例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短方案组早期流产率高于长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早期流产率高于输卵管性不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及≥2次自然流产史是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高龄及≥2次自然流产史是体外受精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乳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664±425)、(1532±414)、(1527±402)个/m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2±413)、(1782±411)、(1739±406)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丢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相比,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现象更为严重,恢复较慢。术前应检查角膜内皮细胞,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本组的105例患者中,丢失角膜内皮细胞的几率为1.9%(2/105)~60%(63/105),平均丢失率为(19.22±1.82)%;同时,晶体核分级和超乳时间等变量与术后1d角膜厚度增加率呈现出正比关系,并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呈现出正比关系,即出现角膜水肿的几率越高,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越高,临床上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该及时测量角膜厚度,为预防和治疗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提供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