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多种地震学参数地震对应相关谱(ECRS)方法,以祁连山地震带5.5级以上地震为目标地震,分析研究了目标地震前古浪窗口小震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特征,提取了古浪窗口小震活动多种地震学参数综合异常指标。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祁连山地震带5.5级地震前,利用地震活动性多种参数综合对应谱可以较好地识别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其对应率较高。

  • 标签: ECRS方法 综合异常指标 窗口地震 古浪
  • 简介:福州市是福建省会城市,1997年12月连续发生两次3级地震,福州市普遍有感影响较大。本文对该地震震构造进行研究,认为北西向断裂构造为其震构造。

  • 标签: 地震 断裂 发震构造
  • 简介:本文在讨论共和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活动构造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盆地内发生地震分布特征及多种地震参数,进而探讨其震构造。认为:盆地内F1、F2北西向隐伏断层是共和盆地两条主要震断层。

  • 标签: 构造背景 发震断层 共和盆地
  • 简介:根据"郑州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二期)"综合目标区断层最大潜在地震判定结果,郑州市近东西向断裂有老鸦陈断裂和上街断裂等。老鸦陈断裂第四纪不活动,上街断裂等可能具有发生5—5.5级地震能力。为了得到最大地震震概率,划分了统计区及潜在震源区,得到了地震活动性参数及空间分布函数。最终得出了郑州市断裂未来50年生1次5级以上地震概率为6%,未来100年生1次5级以上地震概率为11%。

  • 标签: 郑州市 断裂探测 地震危险性评价
  • 简介:根据核安全法规和导则,对核电厂选址地震安全评价中发震构造与能动断层关系,以及震构造与能动断层鉴定时代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年来核电厂选址评价中存在问题,对震构造与能动断层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发震构造 能动断层 核电厂选址
  • 简介:2013年10月1日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发生M3.2级地震,之后发生了一系列震群活动。截至2016年5月,山东台网已经记录到了1万多次余震,其中3级以上地震9次,4级以上地震3次。频繁地震构造活动引起了乳山市及周边地区强烈震感。为研究乳山震群震机理,本文利用山东台网数字化地震波资料和新建乳山台阵资料,通过双差精定位方法重新确定了震中位置。研究结果表明:余震序列呈现出NW向条带分布;采用CAP方法(CutandPaste)反演震群中9次3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几次较大地震震源深度平均约为5km,与台网编目定位结果基本相同。从得到精定位结果并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来看,震群走向是NW向,倾角是NE向,与最近乳山断裂有一定距离。由此推断该区域可能是乳山断裂分支,或者有一条或多条隐伏断裂。

  • 标签: 乳山震群 精定位 震源机制
  • 简介:基于太原市目标区交城断裂带定量研究,特别是对活动断裂上古地震资料进行系统、详细分析与总结,建立了反映该断裂地震地质特点和运动学属性复发模式和概率模型.引入震级-地表破裂长度、震级-震源破裂长度、震级-断层破裂面积以及震级-地震矩经验关系进行震级估计,最后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潜在地震最大震级.复发模式建立兼顾了泊松和准周期两种模式,利用专家意见法组合相应Poisson模型和BPT模型,计算活动断裂最大潜在地震复发概率.结果表明,交城断裂带北段潜在地震最大震级为Ms7.2级,而未来50a、100a、200a发生Ms7.2级地震概率分别为2.1%、4.0%和7.9%.

  • 标签: 交城断裂带 最大潜在地震 概率模型 地震危险性
  • 简介: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著名龙门山断裂带上,造成了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共约330kin地震地表破裂带。初步研究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上大震复发可能属特征地震模式。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地质情况和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基本参数综合分析,本文从地质学、地震学和GPS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评估了龙门山断裂带大震复发周期。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法获得龙门山断裂带Ms8.0级地震复发间隔分别为:3185a、170(02264a和4310a,平均为3000a左右:Ms7.5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1000a左右;Ms7.0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500a左右。这些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相比,相差不多,基本反映了龙门山断裂带地震能量水平和累积速度。

  • 标签: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 大震 复发间隔
  • 简介:2004年2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发生了Ms7.3级地震,其震断裂为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贡嘎错断裂带.由于地处高山无人区,存在区域历史地震漏记,但1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活动是完整,近20年来强震活动增强.综合分析认为,2008年于田Ms7.3地震可能加速了本次地震发生.根据经验统计关系估计,2014年于田地震同震地表破裂为30-40km,最大水平位错量为1.0-1.5m,地震复发周期为300-400年.通过阿尔金断裂上前人资料和区域构造综合分析,认为2014年于田地震是在青藏高原向北东运动背景下左旋走滑阿尔金断裂向南西端扩展结果.

  • 标签: 于田地震 阿尔金断裂 地震活动 发震构造 动力学背景
  • 简介:根据震区地质构造特征及现场考察结果,2001年7月11日甘肃省肃南县祁青乡5.3级地震属中等强度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托勒山北缘断裂最新活动结果。

  • 标签: 甘肃 震害 发震构造 祁青地震 地质构造
  • 简介:在2014年10月2日乌兰5.1级地震震源机制和柴达木盆地构造动力学特征讨论基础上,认为该地震震构造为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带。由于该次地震破裂面倾角相对较陡,矩心深度也相对较深,可能反映出发震构造在浅部倾角较缓,到了深部有所变陡。结合历史地震和特殊构造特点,综合分析认为:乌兰5.1级地震后,未来应特别关注南祁连构造带和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带西北段茫崖油沙山断裂中强地震活动。

  • 标签: 地震构造 震源机制 地震活动 青海
  • 简介:九江(瑞昌)地处华南地震区中北部,毗邻华北地震区郯城—庐江地震带南段,属于长江中下游地震带中段。其大地构造单元为下杨子准地台台坳。中新生代时期为沉降带,具有大陆地壳三层速度结构,厚度在31-34公里之间变化,平均速度6.29公里/秒。该地区处在湖口—南昌重力梯度带西北侧,上地幔斜坡带,和九江—瑞昌负磁场异常带。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新构造运动分区,断裂构造活动性,史今地震活动基本特点和5.7级地震震前地震活动条带(空区)、地震序列精确定位、地震烈度分布、震源动力学参数反演、地表变形现象、建筑物破坏特征等综合研究,认为这次5.7级地震是发生在九江—靖安地震断裂带西侧铜鼓—武宁断裂北段破裂空区。其震断层呈NNE向,倾向SE,倾角60°,断层破裂长度11-13公里,震源深度约10公里,为倾滑正断层。这是受华北地区郯城—庐江断块向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产生拉分伸长张扭性破裂,应属于新生性地震断层活动产物。它表明在华南板内少震、弱震地区在华北块体向南滑动和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挤压应力场交迭作用下能够导致华南块体内部产生断块差异升降运动加剧,从而使第四纪断层伸展破裂而孕育新生性中—强地震,尤其往往在台湾岛弧板缘活动带相对平静期阶段,板内块断则处于活动状态,存在由内陆向海域发展趋势。

  • 标签: 地震矩 发震构造 地质构造环境 华南地震区 震源动力学 菲律宾海板块
  • 简介:防震减灾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工作,健全和完善地震工作机构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必要措施。基层地震工作机构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直接影响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从近几年实际情况看,基层地震工作机构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 标签: 工作机构 地震 防震减灾工作
  • 简介:本文简要分析福建省农村房屋工程抗震现状,介绍福建省地震局在“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开展农村房屋震灾防御工作情况,并对今后农居工程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

  • 标签: 地震 震害防御 农村 建筑
  • 简介:福建地下流体工作主要存在观测水点监测能力退化、监测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科管理相对滞后三方面问题。“十五”期间福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技术发展方向:1井网布局以优化为主,注意控制台网整体规模;2提高现有骨干台站综合观测能力;3加强流体“气”、“热”及物理意义较明确测项方面的实验研究观测。

  • 标签: 地下流体 现状 展望
  • 简介: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地震局监测中心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现状,讨论了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并对将来速报工作提出设想与展望。

  • 标签: 信息发布 震初 精确定位 展望
  • 简介:GPS应用已成为现代地震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国地震研究领域中各个学科.本文介绍了GPS在形变、测震、电磁、地震预警和地震观测仪器授时中应用现状,并对GPS在地震研究中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GPS 地震研究 形变 测震学科 电磁 地震预警
  • 简介:本文主要收集了国内外地震学者对地震预测现状论述和对地震能不能预测争论,仅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地震预报 现状 展望
  • 简介: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应用,展示了各国井下综合观测技术上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特点,最后对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多测项集成技术和井下安装检测工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我国,井下综合观测仍属于技术创新项目,虽然第一批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已成功研制出来,并在500m以内钻孔中进行了小规模实验,但成功经验较少,与技术领先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 标签: 地震 深井观测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 科学钻探
  •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制定《地下流体观测站(点)质量与效能评估方案》,从5个方面对海南省地下流体3个固定观测网三大测项监测效能进行了评估,较全面地分析了海南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性改进措施。

  • 标签: 地下流体 监测预报 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