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总结莆田市地震学会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必须注意加强管理、加强组织建设,处理好学会与挂靠单位的关系,会员与所在单位的关系,注意保护和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开展多样化活动,及时表彰先进。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制定的《地下流体观测站(点)质量与效能评估方案》,从5个方面对海南省地下流体3个固定观测网三大测项的监测效能进行了评估,较全面地分析了海南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性的改进措施。
简介:本文根据对青岛市123座桥梁的考察结果,建立了与青岛市桥梁类型比例相当的国内243座桥梁的资料,并以此为对象阐述了城市桥梁震害预测因子法的研究过程,确定了桥梁易损性影响因素及其取值,给出了桥梁震害预测指标计算方法和各种破坏状态的划分依据等。最后将此方法运用到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中,对青岛市的123座桥梁进行了桥梁震害模拟。
简介:在地震动作用下,小间距盾构隧道夹土层区域的动力反应影响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而反应位移法未考虑夹土层弹簧参数的变化,本文针对这一误差来源,提出了改进反应位移法。一方面在反应位移法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完善计算模型,另一方面通过数值计算将改进反应位移法与动力时程法进行对比分析,并拟合理论模型对改进的方法进行修正。结果表明,两种算法下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一致;间距d≥8m时,结构地震动反应变化不明显,可按反应位移法计算;理论模型提高了改进反应位移法计算结果的精度。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震软件评估平台的基本架构和功能,通过具体测试实例阐述了评估平台的应用,为地震行业专用软件的测试提供了一个比测运行的软件支撑平台。通过对被测软件进行合理、有效的测试,评价了被测试专业软件在数据汇集、数据交换、实时处理、交互处理、地震编目、数据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测震专业软件提供了相应的实验依据,为地震行业专用软件的质量保证起到积极作用。
简介:“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为满足地震应急现场通信的需要,为各省地震局配备了卫星通信便携站.青海省地震局地震应急卫星通信车是在原有箱式卫星便携站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便携站的全套设备安装于改装后的依维柯厢式货车内,天线部分做了车顶安装.经过上述处理后,该车具备了移动通信车的优点,有力提升了地震现场应急的通信保障及指挥协调能力.在简述应急卫星通信车通信系统的功能基础上,详细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将来应急通信车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探讨.
简介:本文在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关于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将长轴烈度衰减关系变为短轴仍采用常规形式,对长短轴分别回归,并给出了西北地区的回归结果。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烈度衰减关系具有如下特征:在震中,长短轴烈度相等,在远场,长短轴烈度曲线相交,即椭圆等震线变成了圆,而且不同震级的等震线在蜕化成圆时所对应的震中距也不同。将该烈度衰减关系用于甘肃某市的地震危险性计算,并与国家地震局危险性程序所得结果相比较,产生了如下差异:中等烈度值所对应的概率增大,高烈度所对应的概率略有降低。
简介:根据倾斜固体潮波记录曲线的特性及多年工作的经验,对现行观测中,调仪器时间较长或停记时间较长情况下进行校正值的计算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校正值计算的精度,使校正值更为合理。
简介:为加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完善地震灾后补偿制度,我国应建立合理的地震灾害风险分散模式.通过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地震灾害风险分散的模式,得出我国实行地震灾害风险分散模式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灾害风险分散模式,为地震灾后补偿机制及灾后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较好的建议.
简介: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相关规定,针对近些年我国发生的汶川、玉树、芦山及鲁甸等特别重大地震,均启动了地震应急I级响应。但几次地震的伤亡人数及震害影响等都有明显的量级差别,应急救援行动中队伍派遣数量、灾情获取手段、救援装备配备等都不尽相同。本文对这4次地震开展的专业救援性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对比分析,更准确地了解政府应对大震巨灾时的需求,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救援决策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简介:1.引言模式识别法在地震危险区预测和地震预报中已有许多应用,但发震特征的选取随地区地震活动特点的不同,以及研究者认识的差异而不同。笔者为了判定青藏高原北部部分地区地震活动的危险性,根据定性分析,选择了以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因素为主的12个特征量,运用模式识别的加权Hamming方法判别研究区内
简介:根据13个无人值守钻孔应变台站的运行状况、观测数据连续率和潮汐因子相对中误差以及日常维护情况等,本文总结了无人值守台站相比有人值守台站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无人值守台站的建设及运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无人值守模式钻孔应变台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简介: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和灾害救援组织的效能是评价一个地区防震减灾水平的重要尺度。为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能力,福建省地震局震害预测项目组采用多层次、多空间尺度的城乡震害预测技术途径和系统研究原则,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地震应急、救援决策、组织指挥工作的需要。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典型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过程及其产生的灾情信息的分析总结,针对地震应急过程中不同用户群体对地震灾情信息的需求、不同工作场景中可用的信息传播途径和灾情信息用户的双重身份特点,利用内容管理技术、信息集成发布技术、RIA技术、自适应网页设计技术等,设计实现了基于共享模式的分级分层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实现了通过网页、手机APP、手机微信、短彩信等方式实时快速地发布地震应急过程产生的各类灾情信息,可为指挥人员、应急专业人员、政府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便捷快速的灾情信息服务。
简介:“5.12”汶川地震造成了多座大型桥梁严重破坏甚至完全垮塌。本文以庙子坪特大桥、百花大桥、小渔洞大桥、石蓑衣大桥、回澜立交桥为例,介绍了结构形式不同的这几座桥梁的破坏模式,初步分析了震害机理。地震动强度过大、强震持续时间过长、近断层特性以及地质灾害等是造成这些桥梁破坏的客观原因;桥梁结构的某些初始缺陷和特殊结构形式导致的受力复杂性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观因素。针对震害特点和破坏机理,本文还探讨了强震区防御桥梁地震破坏应关注的问题。
简介:本文提出了地壳的构造运动,本质上是地壳与岩层的均衡差运动。它主要由重力作用产生的三种形式的差应力所推动:一是地球整体意义上的真正的重力均衡差应力;二是水平向的均衡差应力;三是垂直向的均衡差应力。本文讨论了这三种差应力产生的机制与规律,三种均衡差运动的规律与地壳实际构造运动普遍存在的对应关系,此外还讨论了地壳构造运动不息的主要原因。
改进组织管理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海南地下流体台网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改进的城市桥梁震害预测因子法研究及其应用
基于改进反应位移法的盾构隧道横向抗震规律研究
测震专业软件评估平台在地震行业中的应用
青海省地震应急卫星通信车改进与完善的探索
烈度衰减关系的改进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SQ—70型倾斜仪调仪器后校正值计算的改进方法
我国地震灾害风险分散模式探究
人员伤亡规模不同的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专业救援对比分析
对模式识别特征选取的一点认识
无人值守钻孔应变台站的运行模式及探讨
多层次多尺度的区域性震害预测模式
基于共享模式的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设计与实现
汶川8.0级地震中几座近断层桥梁失效模式的初步探讨
地壳的均衡差运动──一种新的地壳构造运动理论模式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