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崧泽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上承马家浜文化发展而来的考古学文化。对崧泽文化早期遗存和马家浜文化较晚遗存以及各阶段器物组合、器形特征的比较和分析揭示,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化既有联系,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并非简单的继承、发展关系。崧泽文化的形成除了继承马家浜文化传统外,也受到了皖江流域黄鳝嘴文化、薛家岗文化的重要影响,这与马家浜文化从西向东发展的文化态势相似。崧泽文化在成功吸收、转化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创造出新的文化因素,在文化中期阶段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一支考古学文化,直接影响扩展到宁镇地区、江淮东部地区等,并反向影响到皖江流域及其以西区域,从而奠定了以后良渚文化强势文化的基础。
简介:<正>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出生日,六月十九是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是观音出家日.每逢这三日,扬州北郊观音山山上山下,人潮如海,四乡八镇的信男信女纷纷涌到,形成万人痴狂的观音山香会.这三次香会又各具特色:二月以乡市居盛,九月以道场为主,六月则兼具乡市道场特色,且集湖上画舫荷灯诸胜.故观音山香会,以六月十九最得声名之盛。香舍于文革十年一度中断,八十年代以来,求神拜佛又成风潮,观音山香会也一年比一年阜盛了。农历六月初十一过,扬州观音山下几条通道上,三步一点,五步一摊,挤满了小商贩.他们除出售香烛、纸马、念珠、木鱼、小吃外,更多的出售土仪玩具。有用粘土捏成上彩的阿福扑满,天真憨稚,笑容可掬:有竹制九节龙,妙取竹节竹枝的天然形态,节节灵活;有以竹片做弹簧,一摇“噼叭”作响的机关枪:种种弥漫乡土气息的玩具,深为小儿喜爱。这些年,长毛绒玩具又铺天盖地而来,买主多为妙龄女郎、新婚夫妇和国外游客而不独小孩.六月十八,乡民沿路设盆盛以净水,供香客净手,摊贩往往通宵不歇。六月十九,买者、卖者摩肩接踵,香客、游人穿梭其中,川流不息.人们上得山来,每每在观音殿门口买小束或大束柱香,再买一只杏黄香袋,直趋案上蜡烛架前,点燃香火,匍匐于观音脚下蒲团上,口中念念有词,磕头膜拜,然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