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运用显微观察、荧光拍照、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87北魏造像碑、#99隋代佛头、#54宋代残破佛头和2件泥塑佛像残块表面彩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魏和隋代造像红色为朱砂,绿色为石绿,白色为方解石;隋代造像面部肉色为硫酸铅和朱砂的混合物,眼黑为炭黑;宋代造像表面红色为铁红,白色为方解石;泥塑残块#1表面蓝色为石青和石绿的混合物,#2表面为朱砂,判断其制作年代不晚于唐代中期。白灰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具有亮白色荧光反应,与碳酸钙粉末混合有机胶制成白灰层的荧光反应一致,判断古代样品白灰层中可能存在有机胶结质。在元素分析过程中,铅(Pb)一直存在,而在物相分析中并没有发现Pb的化合物。同样问题在早期关中出土墓葬壁画分析中同样存在,是否与彩绘工艺本身有关,值得引起关注。
简介:张氏父子主政东北期间,为稳定东北局势、安定东北边防以及对外实行武力扩张,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创办以东三省兵工厂、东北航空工厂为代表的一系列军工企业。与国内其他军工企业相比,东北的军事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发展速度快,很快便后来居上,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这些企业具有种类多、规模大、覆盖广、设备优、技术新、产能高等多种特点。尤其是张学良主政后,将部分军工企业转向民用,开创我国工业近代化建设的多项第一,成为民族工业的领跑者。东北军事工业的发展为东北地区带来先进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速了东北城市近代化进程,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简介:根据恩格斯的观点,手工业是在社会第二次大分工以后,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部门,并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长和壮大.在中国历史中,由于受到厚己薄人的封建史观、重本轻末偏颇思想以及地理、文化、语言等诸多差异因素的影响,文献中对于古代北方草原的经济发展轨迹,尤其是手工业的发展只有零星的片段,没有整个行业发展完整、清晰的文字线索.因此传统歧见中,在农业不占据主导地位的北方草原地区,手工业发展被认为是落后简单和零散粗放的,其生产规模和效率受到制约.近年来随着北方草原考古的勃兴,为世人呈现出了旭丽多彩的手工业制品,揭示出了北方草原不容小觑的古代手工业发展实力.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北方地区古代手工业发展轨迹的简要梳理、考述,对北方草原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