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北魏晚期,在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自平城迁都洛阳前后,洛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开窟造像活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门石窟的开凿,同时在洛阳城的周围,还有很多中小石窟的开凿,共计10个,它们就像众星捧月一般,分布在北魏洛阳城的周围,本文即是对这些石窟的分布规律进行的初步探索。

  • 标签: 龙门石窟 分布规律 洛阳城 北魏 孝文帝 迁都
  • 简介:敦煌莫高窟文物具有唯一性和脆弱性,干燥环境是壁画和塑像长久保存的保障,降雨是病害发生诱因。为了弄清降雨对文物的损害机制,本研究通过气象监测数据分析和野外人工降雨模拟试验,分析莫高窟降雨分布特征和窟顶戈壁降雨入渗和产流规律,为开展洞窟内壁画病害发育机理分析和实施莫高窟洪水风险预控提供理论依据。25年气象监测数据分析表明,莫高窟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39mm,集中在5~8月,降雨类型主要为微雨和小雨,频现大于76%,大雨及暴雨均为突发性强降雨,频现仅为1.5%,常常伴随区域洪水的发生。降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平均降雨强度0.75mm/min,降雨历时160min时,入渗湿润锋迁移至深度80cm左右即趋于平衡。但是,高密度电阻率探测表明洞窟地层2~3m处,水分饱和度可达60%左右,极易带动可溶盐向壁画地仗层富集,致使病害发生发展。经计算,窟顶戈壁径流系数0.016,产流能力非常低。区域洪水主要来源于莫高窟周边戈壁及野马山地带降雨汇流。

  • 标签: 莫高窟 降雨 入渗 产流 电阻率
  • 简介:由于长期裸露在自然界中,无字碑表面风化严重,温度是影响无字碑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无字碑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在传热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无字碑三维分析模型,基于Comsol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无字碑在太阳辐射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无字碑温度由表面到内部的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型,越靠近无字碑中心处日温度变化量越小。随着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改变,无字碑4个表面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出现了温度梯度,形成了较大温差。该研究结果可为无字碑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 标签: 无字碑 温度场 太阳辐射 分布规律
  • 简介:唐代敦煌地区观音信仰十分流行,所以此期的莫高窟中绘有大量的观音画像。然而,岁月的流逝与历代的修缮以及藏经洞发现以后遭遇的数次劫掠,使观音画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并大量流失海外。目前的保护为延迟画像消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与开放和研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也就是说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的现存状态不利于研究者窥其全貌并作整体把握。故此,本文在对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特点及分类略作论述的基础上,重在调查、统计其分布及存在状态,以期廓清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的基本形态,并对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启示。

  • 标签: 莫高窟 唐代观音画像 现存状态 分布
  • 简介:阴山南北的河套地区,截至目前共发现157座战国-秦汉时期城址①,广泛分布在河套地区的这些城址,对秦汉时期当地文化的形成和发育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这批城址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并进行分期的尝试.河套地区自古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互发生和不断冲击碰撞的地区,也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政权之间的必争之地.战国-秦汉时期,该地区承载着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经济秩序的历史文化使命,为统一汉文化的早期形成和初步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河套地区秦汉考古相关问题的研究.

  • 标签: 内蒙古 河套地区 秦汉时期 城址 分布 游牧文化
  • 简介:本文从聚落分布、规模、内涵、年代、等级等方面对关中地区西周时期的聚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关中西部地区聚落数量明显多于关中东部区域,这主要与考古发现情况和关中地区的地貌有关。西周早期是关中地区聚落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时期。西周中晚期之后聚落数量逐渐减少并集中到关中中部的岐山、扶风、武功、西安一带.说明周人此时在畿内地区已经开始逐渐丧失其实际控制的领土。

  • 标签: 西周时期 关中地区 聚落 分布 等级 变迁
  • 简介:黑龙江省的旧石器遗存呈相对集中分布的6个区,各区遗址的地貌部位和地层岩性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旧石器遗存自下至上埋藏在河湖相沉积和黄土状沉积中,前者为早于距今21000年,后者约为距今21000-7500年。石器工业面貌在时间上和区域上表现有较大的差异,大石片工艺类型、大石叶工艺类型、砾石工艺类型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A区和D区),小石片工艺类型和小石叶工艺类型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B区和C区),细石叶工业类型出现较晚且在全境分布

  • 标签: 黑龙江 旧石器 工艺类型
  • 简介:<正>长江三峡不仅以险峻奇特的名胜和旖旎多姿的风光闻名于世,而且从史前时期开始,就已成为沟通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很自然,这里也就成为先民们蕃衍生息之地。由于他们在这一地区的世代活动,遗留下大量各种从事生产生活的遗存,这些都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以往历次考古调查的资料证明,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分布甚为

  • 标签: 地形地貌 江汉平原 长江三峡地区 宽谷 大宁河 阶地
  • 简介:所谓聚落的时间分布实指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及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发展阶段聚落的数量变化。本文从时间分析的视觉,对不同文化时期及同一文化不同发展阶段长江中游的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以定量分析。发现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气候的波动对聚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气候稳定期,聚落的数量就增加,聚落发展呈繁荣趋势;反之,气候剧变期,聚落数量就减少,聚落呈衰退趋势,而气候的冷暖交替期与考古学文化的更替具有同步性。

  • 标签: 长江中游 新石器时代 聚落分布 环境变迁
  • 简介:新石器中晚期(8000~3000aB.P.)玉器从石器中分出形成相对独立的玉文化。玉文化遗址是玉文化保留至今的载体,本文通过田野考古资料结合陆地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探讨我国中东部各流域玉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玉文化扩散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种形式;(2)玉文化扩散具有纬度扩散性、经度扩散性和垂直扩散性三大自然地理特征;(3)玉文化的扩散过程可以划分为中低山地期、平原丘陵期和地形多样期三个阶段。结果表明研究史前玉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揭示古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石器中晚期 玉文化 遗址 时空分布
  • 简介:本文从发掘及调查材料入手,以遗址为研究对象,对湖北省与楚文化相关的遗存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着眼于与文献记载中的早期楚丹阳地望相关的沮漳河及江汉平原区、汉水中上游山地区、峡江地区及近来学界讨论较热烈的襄宜平原及随枣走廊区。通过对这四个区域西周至东周时期的遗址的分布特点的比较,运用"中心位置理论"观点加以分析,并结合文献考证,从而推断出不同时期的楚文化中心区。

  • 标签: 楚文化遗存 分布特点 早期楚文化 中心区域
  • 简介:正车辆自产生到普及经历了及其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4600年,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王朝乌尔王陵的旗柱上就出现了四匹马拉的四轮车图形,这辆车的轮子并没有辐条,像是用两块木板拼成的板式轮,它应该是车轮演变序列中的第一种类型(表一,A式轮)①。德国罗纳约为公元前4000年前的一块墓石上,刻绘了双套牛车图形②。公元前2000年左右,外高加索地区出现了车,亚美尼亚鲁

  • 标签: 岩画 东部地区 欧亚草原 车辆 蒙古国 阿尔泰山
  • 简介:云冈石窟的保护受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视。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人为的污染,使云冈石窟的保护问题日显严峻,必须综合治理。然而,在这些复杂因素中,岩体的风化治理最为关键。岩石的孔隙尺寸及其分布是表征岩石力学、水理性质的重要参数。同种岩石,其孔隙率越高或者孔隙分布越大,则表示岩石的力学和水理性质越差。由此可见,借助孔隙率及孔隙分布状况,可表征同种岩石的风化情况。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与岩石孔径分布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石雕风化的加剧,岩石可视孔隙率增大,孔径大小的平均值也将相应增大。基于这一前提,本研究尝试采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石雕文物不同深处的孔径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室对云冈石窟新鲜岩石样品,结合抗盐风化安定性实验,和对自然风化样品采用便携式核磁进行无损检测,探讨其风化程度和深度,以便深入研究石雕文物的风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岩石的新鲜层只有一类小孔隙,弛豫时间约为2~6ms,风化层岩石有大孔隙生成,且随着岩石风化程度增强,小孔径孔隙所占孔隙比例降低,大孔径孔隙所占比例增多。根据不同深度岩样的孔径分布情况,及新鲜岩石的孔径分布情况,可以得出岩石的风化深度为5mm左右。本研究可为后续的现场保护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核磁共振 孔径分布 横向弛豫时间T2 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