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九月,清政府在尔羌(今莎车县)建造铸钱局,改准噶尔普尔钱为方孔圆钱。面文“乾隆通宝”,背文穿左满文错译为“尔奇木”,次年改译为“尔羌”。尔羌局是清朝时新疆首个官铸钱局,所铸红钱增多较厚重,品质极佳。在几十年的收藏生涯中,笔者发现,“尔奇木”红钱发行时间短,铸量不多,但版式却很多,只能说明铸模为泥范,一币一范,不能反复使用。以下简要分几个类别实物图片,供同道鉴赏:

  • 标签: 乾隆通宝 钱币 方孔圆钱 发行时间 莎车县 清政府
  • 简介:尔羌局是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的第一个铸钱局,先后在乾隆、咸丰、同治年间铸造过铜钱。笔者把集藏多年的尔羌局所铸的红钱精选若干,介绍如下:

  • 标签: 红钱 鉴赏 同治年间 清政府 咸丰 铜钱
  • 简介:由于工作原因来新疆已有几年了,初到新疆,便被新疆红钱所深深吸引,从此专心收集红钱,期间,得到很多新疆泉友的帮助。近日闲来无事,偶有感悟,特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 标签: 新疆红钱 大钱 咸丰
  • 简介:整体提取是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提取技术。讨论了整体提取的概念及使用条件,并从整体提取的不同方式、方法及使用的不同材料出发,介绍了基本提取法、套箱提取法、石膏提取法和聚氨酯泡沫提取法四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常用的整体提取方法。总结了四种整体提取方法各自的特点,得出了土壤强度较好且文物体量较小时采用基本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好但文物体量较大时采用套箱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差但文物体量较小时采用石膏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差且文物体量较大时采用聚氨酯泡沫提取法的结论。

  • 标签: 整体提取 文物保护 考古发掘现场
  • 简介:四、我收藏的尔羌汗国钱币及其相关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就留意收集疑似尔羌汗国的钱币。这种钱币多见于喀什地区,在和田等其它南疆地区也能遇到。由于我收集到的疑似尔羌汗国钱币与其他人手中的一样,文字不全,所以一直没有撰文刊布介绍。初见到《中国钱币》1998年第4期①储怀贞《尔羌汗国的制钱》中那么多离奇的解读,甚至把文字说成火焰山、蝎子、狼头等

  • 标签: 《中国钱币》 20世纪80年代 散论 1998年 喀什地区 南疆地区
  • 简介:三、简评近年来对尔羌汗国钱币的研究虽然疑似尔羌汗国钱币的圆形无孔铜币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于新疆的旧货、玉石市场,但对其刊布与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我所知道和看到的相关文章,主要有下面这10多篇,现按发表时间先后罗列如下。

  • 标签: 钱币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代末 散论 发表时间 铜币
  • 简介:本文认为家山曾国墓地是西周早期最典型、内涵最复杂、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姬姓诸侯国墓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形势的需要,此时的曾国成为第一等诸侯国。曾国不仅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已成为周王朝攫取土地与矿产资源的有力帮手。

  • 标签: 叶家山 西周早期 曾国 墓地 青铜器
  • 简介:元朝时的中国是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商业极度繁荣,国内外贸易很发达.出现了一批商业中心和贸易港口.元朝流通的货币除白银外,几乎全是纸币.元朝的纸币流通经过了三个时期:元世祖的中统钞时期,至元钞时期;元顺帝的至正钞时期.元朝在纸币流通行使中,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纸币管理制度.初期,采取了两大重要措施.

  • 标签: 纸币 流通 中国 货币 商业 国内外贸易
  • 简介:清初,新疆主要处于准噶尔汗国的统治之下。清政府为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出兵平定了地方创据势力。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再次统一新疆。为加强统治、巩固统一和发展经济,清政府决定统一铸行货币,按内地方孔圆钱的样式铸“乾隆通宝”取代当时流通使用的无孔桃仁状的“普尔钱”。由于过去的普尔是用土法打制的,故当地的工匠不掌握翻砂铸造制钱的技术,所以清政府从内地,主要是陕西调选有经验的8名铸钱工匠担任技术指导,开赴新疆,在尔羌城(今莎车县)设局铸钱。

  • 标签: 乾隆通宝 准噶尔汗国 清政府 政府决定 方孔圆钱 新疆
  • 简介:笔者在2002—2013年,在《新疆钱币》杂志上先后对尔羌汗国钱币进行过探讨,现再从箧内选出不同版别26枚,对上述钱币论述进行补充。

  • 标签: 铜币 新疆钱币 版别
  • 简介:江西省高安县西清泉市出土的沈尹钲,铸有铭文42字。本文对铭文中个别字词试作新释,认为该器是楚国令尹兼司马公沈诸梁所铸,铭文中“沈尹”的含义是“沈”姓。

  • 标签: 钲铖 铭文 考释 沈诸梁
  • 简介:《故宫清钱谱》记载:“乾隆二十四年,以回部既平,从将军兆惠之请,开局于尔羌城。由户部颁发钱式,仍用红铜,每文重二钱(合今7.46g),文为乾隆通宝,用汉文。背铸尔羌城名,左满文,右用回字”。初期铸行的背文为“尔奇木”,乾隆二十六年后,改为“尔羌”。

  • 标签: “乾隆通宝” 叶尔羌局 中国 新疆 形制
  • 简介: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中的“河姆渡五纹陶块”自资料公布以来,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五纹”和五纹之下的“长方形扁框”上.时至今日,笔者虽然对这块陶块的真正用途仍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认为有必要对一些学者所提出的有关五纹陶块的用途以及整个陶块上所刻图案的寓意说法进行再探讨和研究.

  • 标签: 河姆渡 五叶纹 陶块
  • 简介:家山M28是家山西周墓地中规模较大的墓葬之一,出土铜、陶、玉、原始瓷、漆木等质地的器物约600余件。通过初步整理发现,该墓出有多件带“曾侯”、“曾侯谏”铭文的青铜器,结合墓葬规模、随葬品情况,可推定该墓为一代曾侯墓,年代为西周早期。墓中出土的2块随葬铜锭,经检测铜含量达98%以上,这是全国西周墓地的一次极重要发现,可证明西周早期的曾国已有了独立的青铜冶炼业,同时对研究汉东方国铜料来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依据。

  • 标签: 叶家山墓地 曾侯 西周早期 铜锭 青铜冶炼业
  • 简介:据有关资料介绍,尔羌汗国(1514—1678年)的社会经济十分发达,作为商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必然应运而生。据史料记载,尔羌汗国创建两年后,已经使用本国打造的钱币上。近些年,随着《新疆钱币》专刊对这类钱币文章的陆续发表和钱币实物的发现,给拓宽研究此类币种提拱了第一手资料。笔者综合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新疆钱币 社会经济 金属货币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史料记载
  • 简介:家山M107是位于随州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中部的一座中型墓葬,出土铜、陶、玉、漆木等质地器物110余件套。根据墓葬及随葬器物特征、铜容器铭文,可推定该墓为西周早期曾国贵族墓葬。10件带铭铜容器铭文族徽大多相异,表明该墓铜容器来源较复杂。铭文“西宫”是第一次出现在西周早期曾国青铜器铭文里,值得关注。

  • 标签: 叶家山 M107 铭文 西宫
  • 简介:为了做好随州家山西周墓地第二次发掘和后期整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有关学术研究,2013年7月4日至5日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北随州市召开了“随州家山西周墓地考古研讨会”,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沈海宁、文物局副局长黎朝斌等出席会议,

  • 标签: 文物考古研究所 随州市 研讨会综述 墓地 西周 湖北省博物馆
  • 简介:博物馆的两大核心可以定位为"人"与""。博物馆应该从传统的重""向"人"""并重转变,这一努力方向预示着博物馆工作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博物馆需要调整与完善社会职能,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制度、服务载体和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探究、创新和实践,积极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责。

  • 标签: 重“物” “人”“物”并重 社会服务 观众教育
  • 简介:2004秋天,大约40枚尔羌汗国钱币出现在乌鲁木齐的钱币市场上。除了一枚以外,都是同品种的。虽然收藏家以前见过这种钱币,但是好像此类钱币还没被公布过,钱币的铭文也没被释读过,这应该是由钱币打造方法造成的。由于打造钱币的印模都比被打的铜片大,还有打压的用力不够,所以实物铭文都不完整,单个的实物铭文读不全。因而新出现的大量钱币是释读此类尔羌汗国钱币的好机会。本篇文章是以观察此批钱币与笔者收集的5枚为基础写成的。

  • 标签: 叶尔羌汗国 钱币 形制 图案设计 文物考古 中国
  • 简介:2001年9,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康店岭砖厂发掘汉基15座,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其中一件绿釉陶鼎,在郑州地区已发现的同类墓葬中极少发现.该墓群的发掘为研究郑州地区汉墓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巩义 叶岭 汉墓 发掘 发掘简报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