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1958年洛宁县陈吴公社新寨村社员,在明末清初大官僚张氏之别墅遗址上掘土盖房时,发现地下有铺地青砖一层。掘起地砖,下有砖砌方池一个,约两米见方,深约0.70米,池内整齐地排列着侧置汉白玉条石十二方,每两石之间有一青砖相间,似为防止两石相撞而设。石为长方形,宽0.30、长0.62至0.98米不等,一般厚约0.12米左右。石面(横置竖排)镌刻文字:两面全刻者八方,单刻一面者四方,共石十二方,刻字二十面,初出土时石面漆黑光亮,字迹洁白净莹,石
简介: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字觉斯,号痴庵,又号嵩樵,别署烟潭渔叟.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终年61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入清,官礼部尚书.顺治八年(1651年)遣祭西岳江渎,事成,乞假归里,次年病逝,赠太保,谥文安.
简介:<正>大伾山位于縊爻嵌镄?平地突起,山势险峻。山上古柏参天,寺庙林立,历代名人所书碑碣及摩崖题记星罗棋布,是中原地区之名山。在山东侧的悬崖峭壁上,刻有王铎手书的“仙崿”、“鹭涛虎岫”和“再至青坛”三处摩崖石刻(图一、二、三)。它的发现,为研究王铎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王铎,河南孟津人,也称王孟津,字觉斯,号嵩樵、石樵、痴庵、嵩淙道人、雷塘渔隐等。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卒于清
简介:中国的艺术传统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先哲智慧的结晶.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奇特的艺术.书法艺术在数千年继承、发展及开拓、创新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位又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师.在明末清初的书坛上,就有一位最具个性,独领风骚的书法大师--王铎.
简介:<正>王铎,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被誉为“神笔”。在他的作品中,除大量墨迹之外,石刻也为数不少,是不可忽视的珍贵资料。据笔者所知,他留下的石刻不下10余种,即藏于新安县铁门镇千唐志斋中的《坐餐胜亭诗》和《五言诗》、孟津县龙马负图寺中的《龙马记》、济源市的《吴养充墓表》、卫辉市《为潞王祝寿诗》、浚县大伾山上的摩崖题字《再至青坛》和《仙崿》、《鹭涛虎岫》以及沁阳
简介:十朱钱1991年8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伦掌乡盂村古钱窖藏中。该窖藏内涵十分丰富,时代上起战国一化钱,下至两晋时期的对文、埏环钱。其中出土一枚十朱钱,实属罕见,可谓上述时期古钱币中的孤品,似应引起泉界注意。该钱径29、穿宽10、郭厚1.8毫米,重6.5克(图1)。
简介:这里所谓的“朱开沟文化”,是指朱开沟遗址中出土的以蛇纹鬲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朱开沟遗址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伊金霍洛旗,是内蒙古考古工作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鄂尔多斯高原发掘的……
简介:大泉五铢较少见,偶有谱录报道。如上海朱卓鹏、马传德合编的《钱币漫话》中,卫月望先生所写《凉城发现的“大泉五铢”》一文,就记录了若干年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凉城县发现的两枚“大泉五铢”钱(甘肃省庆阳市也发现一枚)。文中的大泉五铢,大形,直径25.5mm,孔径9.5mm,大小与汉武帝的五铢和王莽的大泉五十相同。
简介: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他母亲对小儿子朱橚的培育极为重视,母亲的言传身教、朴实善良、资深远见对他影响极深。孩提时的朱橚聪明机智、勤学好问、抱负远大,长大后更想造福桑梓、流芳万世。
简介:朱提银到底产于何地范文钟要弄清“朱提银”产于何地,应先确定朱提和来提山的地望。这个问题元代以前的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明代以后一些涉及“朱提”的书籍使问题复杂化了。本人曾经查看有关书籍,历史资料,特别是出土的又物,并且亲自到今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四川宜宾...
简介:伯希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欧洲东方史研究领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他在日本都享有极高的荣誉。然而,大部分日本学者开始得知“伯希和”这三个字,仅仅是在伯希和从中亚凯旋归来之后。正如敦煌学界所普遍熟悉,伯希和先回到河内,
简介:本文记述残文朱提的现状与流传。自文献查知,端方著录有差错,我馆60年代一级品定名亦有误,残文应为“万会银号”等字。近一个世纪以来,不少大家视残文朱提为绝品,但亦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简介:<正>一、遗址概况和发掘方法杞县位于豫东西部,东距商丘约90公里,西距郑州约120公里。其地北依黄河,南临涡水,《禹贡》豫州之域,商周杞国旧地,今属开封市辖区。由于历史时期河、济泛滥,这一带的古文化遗址也屡遭湮没,淤土广厚,曾长期被视为无古可考或有古难觅之地,以往尚未进行过任何早期遗址的发掘工作。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了解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
简介:
简介:河北永年县城西北朱山上有一处唐代摩崖石刻,光绪三年刊本卷14曾有著录,称:"娄山题名残石共四行[1],一日监军判官济阴郁久闾明达,一日侍御史鲁国郡,一日洺州刺史,一日范阳卢颁.余磨泐,不可辨.考宇文周建德六年改广平郡为洺州,郁久闾,柔然姓,隋唐以后此姓鲜矣.笔致姿媚,类赵吴兴,殊不似寻常北碑之狞劣也."
简介:朱(王存)(1769-1850),字玉存,号兰坡,先世从姑苏迁婺源,再迁安徽泾县黄田村。王存三岁父母双亡,过继叔父为子,叔母汪氏未婚而寡,王存侍奉如生母。朱王存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为文千言立就。未冠而庠生,未久乡试中举,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实录馆校勘官。
简介:朱大仙信仰及水面醮是澳门渔民的一种民间信俗。朱大仙信仰只在船上进行膜拜,打醮活动具浓厚宗教礼仪祭祀色彩,并包含了仪式和节庆的内涵,代表了民族文化多样性中,澳门和香港渔民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是澳门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年6月笔者在本刊发表的《澳门朱大仙水面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文的姊妹篇,本文为朱大仙水面醮活动各环节过程的详尽纪录及人物访谈,是民俗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简介:本文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角度对馆藏著名的“汉朱提残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这件“文物珍品”既非朱提银,也非汉代制品。
简介:2010年,南宁市邕宁区和合村莲花坡出土了一块明万历十五年的墓志铭。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为兴安守备、南宁卫镇抚朱麒之父,是南宁卫一名"带俸官",仅领俸而不任职事。而从墓主家族谱系看,朱氏家族因军功而享世袭武职,并通过与南宁卫其它世袭武官家族通婚巩固了自身的地位,同时又通过参与科举、与地方科举士子群体结交和联姻,以期进一步稳固家族社会地位。
简介:<正>在省文化厅、武汉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武汉市博物馆和武昌县博物馆参加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于1990年夏至1991年初,对明代楚昭王朱桢墓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获取了
王铎《琅华馆帖》简介
河南博物院藏王铎书法作品鉴赏
王铎手书于大伾山的三处摩崖石刻
有明书法推第一——论王铎及其书法艺术
试谈王铎的《拟山园帖》和《琅华馆贴》
十朱钱考
朱开沟文化相关问题研究
“大泉五朱”钱初探
明周王朱橚其人
朱提银到底产于何地
日本学者品评伯希和对汉学的贡献
“万会银号”朱提银考
河南杞县朱岗遗址试掘报告
黄家湾明代楚王朱氏墓
河北永年朱山唐代石刻考察记
清中晚期经学家朱(王存)
澳门朱大仙水面醮实录(上)
“汉朱提残砖”的分析与思考
明南宁卫卫尉朱公墓志考释
明代楚昭王朱桢墓发掘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