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本期《早期文明》专栏共刊载论文有《试析早期铜器在文明进程中的地位》、《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的年代上限问题》和《南方系统商周铜鎛再研究》和共三篇,既有对早期铜器某些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又有对南方系一种青铜乐器和一个商代青铜器群年代的专题研究。

  • 标签: 早期文明 商代青铜器 文明进程 大洋洲 南方 商周
  • 简介:墓葬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对死者的处理方式,而种种处理方式都遵从一定的原则,应与墓主人生前所从事过的活动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有关。由于葬俗具有很大的延续性与保守性,在同一考古学文化之下,不同的葬俗可能就反映了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别,这一点在早期秦文化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近年西汉水上游早期秦文化项目的开展,发掘了一批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秦墓,本文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历年西汉水上游以及宝鸡地区沂河、渭河流域春秋早期及以前的秦墓资料,对早期秦墓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墓葬所代表的人群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揭示早期秦人的人群来源和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秦文化 早期秦人 西汉水上游 墓葬 分类 人群
  • 简介: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山岭耸峙,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封闭的地理环境。阻碍了福建与中原江淮的经济文化联系。福建早期经济开发滞后。商品交换长期处于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根据有关史籍记载及存世实物。福建铸钱的历史始于唐代,

  • 标签: 福建 早期 铸币 经济开发 东南沿海 地理环境
  • 简介:现已收集到苏联早期10、15、20戈比银币多种,具体有1923—1930年,计8个年号24枚。

  • 标签: 银币 年号 前苏联 具体
  • 简介:本文通过对历史、考古文献的梳理,将学界对于中国陶器起源及早期发展的探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回顾;并指出早期陶器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认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将有利于中国早期陶器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

  • 标签: 中国 早期陶器 研究回顾
  • 简介:江汉地区的早期楚文化遗存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的盘龙城遗址,以鼎式鬲为代表,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晚商至西周早期汉水东北地区出现柱足鬲遗存。西周中晚期时早期楚文化正式形成,出现早期楚式鬲和完整的早期楚文化陶器组合。此时早期楚文化遍及江汉地区,重心则在鄂西地区。夏商时期的早期楚文化与楚国无关,西周时期的楚国也只是早期楚文化中很小的一支。

  • 标签: 早期楚文化 江汉地区 楚国
  • 简介:为保护好出土青铜文物,防止"青铜病"蔓延,必须除去有害锈,为此作了青铜器锈蚀机理的模拟性验证实验.依据电化学原理,经6次配方筛选和多次工艺条件试验,研制出能将青铜器中有害锈转化为无害锈的转化剂,它可将有害锈中的CI-转化成Cl2、Cu+转化为Cu2+和Cu,从而制止"青铜病"的蔓延.用此方法对青铜文物进行保护,在大气中存放7年,至今保护完好,无锈点.

  • 标签: 青铜器 锈蚀 有害锈转化剂
  • 简介:本文试对东北早期博物馆的建立做一概述,以期为我国博物馆史的研究提供些微参考。一.日、俄在东北设立的博物馆东北地区第一个博物馆,是由日本侵略者在旅顺创建的旅顺博物馆。1916年日本关东总督府在旅顺创办“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博”,其馆址是原俄国人未建成的军官俱乐

  • 标签: 博物馆建设 关东都督府 日本侵略者 关东总督府 满蒙 陶瓷器
  • 简介:早夏文化在考古学上表现为新砦期遗存及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在考察两者文化面貌的基础上,本文对早夏文化的来源区分为主要来源和其他来源。从各遗址内发现的建筑遗存的形制及建造方法、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组合、灰坑、窑址等遗迹,以及遗物中石器、骨器、蚌器尤其是陶器的一脉相承性等方面分析,可知早夏文化主要来源于王湾三期文化。早夏文化陶器中的侧扁三角形足鼎、大平底壶来源于造律台类型,黑陶或黑皮陶器、贯耳壶、盆形豆、鬶及玉器中的玉钺等因素来源于山东龙山文化,花边罐、侈口罐、单耳罐、大口瓮等器物的造型来源于齐家文化。

  • 标签: 早夏文化 文化面貌 来源
  • 简介:新疆地区行使纸币,早在元代(13世纪后半叶)就见信息。近百年来曾在新疆吐鲁番发现元代中央政府在全国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贰贯票”和“至元通行宝钞或贯票”,但这些都是中央政府发行在新疆流通的钞票,不是新疆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

  • 标签: 新疆地区 民国早期 纸币 中央政府 13世纪 地方政府
  • 简介: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部为岷峨山地,丛林茂密;东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土壤肥沃,适于耕种。全县面积4264平方公里。长江水系嘉陵江的一级支流——西汉水自东北经县境中部向东南蜿蜒流过。

  • 标签: 礼县 秦文化 考古 早期 长江水系 东南部
  • 简介:土坯是中国古代聚落建设中的重要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土台、房址和墓葬。在建筑材料中的地位也仅次于木材和石板。由于土坯墓是墓葬形制的一种,因此土坯墓暂不列为本文讨论的土坯建筑中。从这个方面讲中国最早的土坯建筑发现于铜石并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2500年。

  • 标签: 铜石并用时代 土坯建筑 东部技术系统 西部技术系统
  • 简介:中国早期金银工艺初论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中国古代金银器的迅速发展是在隋唐以后,此前可称为早期阶段。但是早期阶段考古发现的许多金、银器及其演变和成就,为隋唐以后金银工艺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中国古文字中的“金”字,原始意义是指铜,大约东周以后古文献中...

  • 标签: 考古研究所 文物考古工作 发掘报告 省博物馆 战国时期 满城汉墓
  • 简介:~(87)Sr/~(86)Sr比值用来测定第6-11世纪,在东地中海地区的4个产地的玻璃。而其样品取自BetEliezer,BetShe'an,TelelAshmunein和Banias。样品分为两种:低氧化镁或泡碱玻璃和高氧化镁或植物灰玻璃。样品原件均为容器,或大块的未经处理的玻璃。样品经用金刚石丝处理表面后,取约100mg玻璃碎片,经仔细的清洁处理以除污染,在硝酸和氢氟酸中蒸煮,至于,再用二级酸HNO_3及HCl改变氯化物,在2.5mol/LHCl中的溶液通过适当的阳离子交换柱,含微量的锶被收集,并在脱气单钽丝珠

  • 标签: 锶同位素 玻璃生产 拜占庭 测量分析
  • 简介:一、前言晋南指山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晋南(霍太山以南,以临汾盆地为中心的地区),晋西南(中条山两侧,以运城盆地为中心的地区),晋东南(长治盆地)西部地区。仰韶指仰韶时代①,仰韶早期指传统意义上的半坡文化时期。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半坡文化可分为早(有人称北首岭文化)、中、晚(史家类型)三期②。晋南这一时期遗存的研究是随着晋南地区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而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晋南相继发掘、调查和试掘了垣曲

  • 标签: 仰韶 晋南 尖底瓶 北首岭文化 文化面貌 古城东
  • 简介:邢台出土西汉早期铜纽钟1996年6月19日,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邢台市桥西区配合基建工程进行的文物勘探发掘中,清理出土三枚西汉早期铜纽钟。铜纽钟出土于距地表5米深、方向北偏东10度的砖室墓内,墓室结构为双砖平摆顺砌,青砖呈“人”字形平铺地面。三枚铜纽钟...

  • 标签: 西汉早期 邢台市 圆形环 彩绘陶壶 同心圆纹 文物
  • 简介:弥勒据、等经中言:他是佛陀时代出生于印度天竺一个大婆罗门家庭,名阿逸多.他皈依释迦佛为弟子,因他聪慧超群,悟达至深,成为众大菩萨之首佛,称为"阿逸大士",与文殊菩萨并立,视为释迦佛的左右臂.弥勒先于佛入灭,上生弥勒净土--兜率天,享受种种乐事."兜率天"意思是妙足天,是"侯补佛"的乐园,经过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以后,弥勒下生人间成佛,广传佛法.佛经中言:释迦生母死后往生于此天,若皈依弥勒,并称念其名号者,死后往生于此天.由于、等经的传译弘传,弥勒信仰在中国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因受曹魏末佛教徒只重视寺庙图像的风气沿续影响,弥勒造像在此时期亦极其昌盛,弥勒是现在的菩萨,未来的佛,故弥勒造像中出现菩萨、佛不同形象的造像,且造像形式多样化.这是中国佛教造像中特殊的造像题材.有关弥勒信仰及其造像艺术,曾有不少专家学者研论过,本人就现知有限的资料也谈点浅见的看法,以乞求教指正.

  • 标签: 佛陀 文殊菩萨 弥勒信仰 造像艺术 皈依 弟子
  • 简介:云冈石窟的第16~20窟被称作昙曜五窟,是公元460一470年由昙曜主持开凿的.在这五座洞窟中,除第20窟外,其他四座洞窟内壁的中上层均雕凿有大量尖楣圆拱龛千佛.通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认定这些尖楣圆拱龛千佛的雕刻时间大致接近于云冈早期洞窟的基础造像年代,其中第19窟尖楣圆拱龛千佛的开凿时间要早于第18、17和16窟.这些千佛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满壁式和“一龛+千佛式”.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的思想内涵不同.在开凿方式上,第19窟的尖楣圆拱龛千佛应是分区域由不同工匠组进行雕刻的,每个区域的工匠组所参考的粉本有所不同.

  • 标签: 昙曜五窟 尖楣圆拱龛 千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