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1954—2011年邢台市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对邢台市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8a来,邢台市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9℃,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0.683℃/lOa;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中,春季最大,夏季最小,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冬季下降幅度最大,夏季最小;1—12月气温日较差中,5月最大,8月最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月气温日较差下降幅度最大。(2)年气温日较差在近58a存在15a的低频振荡周期和4~7a的高频振荡周期,并在1972、1981、1995年发生突变,在突变点前后,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表现为增加珲仃减少趋势,且年气温日较差在突变年呈阶梯下降趋势。(3)最低、最高气温非对称的变化是气温日较差下降的直接原因。另外,年气温日较差与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总云量、水汽压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几乎不相关。邢台市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对各类作物的产量、品质有不利影响,但冬季气温日较差的下降减少了果树冻害发生。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水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在雨水季节,很多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内涝。邢台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中段,位于太行山南段的东部,目前还存在着内涝、缺水、污染、热岛等诸多问题。鉴于我国各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开展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及有关理论,以邢台市北部山区及旧城为例,通过对德国及福建省海绵城市的研究,结合邢台市北部山区及旧城的实际情况,剖析其存在的问题。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产业距离和生命周期两个维度出发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优势扩展型、战略延伸型、优势突破型和战略跳跃型四种类型。一个地区向这四种类型产业扩张的过程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各地区应基于比较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地区要素供给条件、市场需求潜力与产业政策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三者分别形成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供给支撑力、需求牵引力和政策推动力。虽然四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共性的政策需求,但在政策需求重点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地区要根据不同类型产业的需求重点制定实施差异化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