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辛壬鼎革之际,赵秉钧作为北洋集团的一位重要人物,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第一,武昌起义后,奉袁世凯之命秘密潜赴北京,联手亲北洋的王公贵族,积极筹划维护京师治安,破除京师谣言,避免了京城满汉尖锐对立局面,保证了京师安全。第二,在袁世凯开始转变政治态度,对革命党由剿转抚之时,赵秉钧又立即支持南北议和,并赞画袁世凯左右,有效地避免了皇族年轻贵胄们制造的多起反袁举动,解决了袁世凯诸多后顾之忧;外交上,亦能随势而动,虚与委蛇,策应袁世凯的外交方略。第三,赵秉钧在清帝退位一事上出力颇多,当清廷御前会议犹豫不决、踯躅不前时,为袁世凯独当一面,充当马前卒,适时游说隆裕、诸亲贵,接受全国共和之大势,最终促成了辛亥和局的实现。
简介:1985年,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在美岱召村一户村民家里,发现在"文革"中散失的部分美岱召旧存契约,村民不知道契约的文物价值,当作售卖挂面的包装纸使用.文物工作者立即将剩余部分契约征集,收藏于美岱召文物保管所.经初步整理,这批契约保存较完整者共1612张.契约中签约时间最早的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最晚的到建国后的1950年.其中乾隆时期26张、嘉庆时期94张、道光时期312张、咸丰时期90张、同治时期230张、光绪时期393张、宣统时期36张、民国时期331张、民国后期至1950年时期100张.文契用当地所产麻纸毛笔书写.这些契约为研究美岱召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简介:禹王城遗址位于夏县县城西北7.5公里处,因传说夏禹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古安邑,亦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都城,秦汉及晋的河东郡治。在禹王城遗址内、庙后辛庄村之北,保留有一处古代冶炼铸造作坊遗址。此遗址是1985年村里办砖瓦窑时发现的,后因土质不纯,窑场迁移。在近年来的平整土地中,这里时有各类陶范出土,为此,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多次的调查,现将情况简报如下:壹遗址概况遗址地点位于村北约400米处的缓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西距禹王城大城西墙百余米,南距禹王城中城北墙二百余米,已暴露的面积有600平方米左右(图一)。该地点遗存丰富,地层中夹杂有许多铁渣和含铁质的琉璃烧结物等,发现的遗物有锛、锄等农具范、构件范、货币范以及陶罐、陶豆、陶盆、瓦、铁锛等。现分别叙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