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坐落在三台县北涪城坝心的花园镇,为南北朝至隋、唐、宋、元历代各朝之始平僚郡和涪城县等郡县城故址.古时有小路与梓潼相通.据传其地原为东汉末年汉献帝皇叔刘备领兵收川时,在此所筑"衙署"的后花园.而分布在花园镇四郊的"九营十巷",则是刘备部下驻扎过的营盘遗址.横置于"九营十巷"之一的"巫家巷"东南方(今花园镇水磨河村)的形似卧牛的土丘,原来叫"牛眠山",山上有一座十分古老的尼庵.后来此山在唐玄宗取道梓潼避乱入蜀之时,又改称"羊眠山".
简介: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自居易所著的长篇史诗《长恨歌》,清代剧作家洪昇所著的戏曲《长生殿传奇》等许多文学作品、野史小说中都有“太真外传”这个情
简介:
简介:山东省金乡县西南部有个鸡黍镇,此地东汉时称为范庄,是东汉大臣范式的故乡,后人为了纪念范式和张劭的“鸡黍之约”.将其改名为鸡黍。
简介:慧贤皇贵妃高氏本内务府包衣出身,后因受宠而初封贵妃,其家族亦得以由包衣而抬入镶黄旗,并逐渐成为内务府外戚显贵。然而,史传不仅对高氏的记载极为简略甚至还有讹误,其家族人员的生平事迹亦颇多混杂或模糊之处,以致其身世、家世多晦而不彰。故不揣谫陋,据相关文献,或考订、或补正,力图梳理出更为清晰的高氏身世及其家族成员信息,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简介:羊去猴走闻鸡啼.日历翻到2005年2月9日,我们便跨入了农历的乙酉年.按照我国传统说法,酉属允,2005年应是鸡年.鸡年赏"鸡联",自是别有一番情趣.
简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仓皇出逃,把家眷丢在通化临江的大栗子沟煤矿,其中有"皇后"婉容、"贵人"李玉琴、溥杰的妻子嵯峨浩、溥仪的乳母以及族人和太监、侍女等共百余人。几经周折,这些人在临江遇上了八路军,从临江到通化再到长春,他们在八路军部队里整整待了半年,尤其是由平民女孩成为"贵人"的李玉琴,又一次经历了命运的重大转折。
简介:《容县志》记杨贵妃与《萧山县志》记西施之比较唐涛驱车而行,未到容县县城即可看到一横跨公路的钢架门楼,上面耀眼的大字写着:欢迎您到杨贵妃的故乡来旅游投资。(大意,原字句记不准)在浙江,西施究竟生于诸暨、萧山还是绍兴,争议未决,据说以西施为各种名目者,各...
简介:鸡足山在云南省宾川县西炼洞乡,其山势雄伟,气势磅礴,方圆百余里,与永胜、鹤庆、洱源、大理连壤,左濒金沙江,右临洱海,与点苍山遥遥对峙。因山势背西而面向东南,前伸三“距”,后拖一“趾”,状似鸡足故名鸡足山。鸡足山风景秀丽,又是滇中佛教圣地,历史名人在鸡足山有过重要活动,是三者而备焉的最佳旅游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为鸡足山文化的传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简介:鸡。相传是天宫里的吉祥鸟而流落到凡间来的。所以古往今来均视之为吉祥物;至今,民间仍流传着“雄鸡报喜”,“金鸡纳福”等吉祥语。今年适逢“鸡年”、而在广州流行的有关鸡的熟语又非常丰富,值此金鸡鸣春之际,笔者略谈数则。
简介:“鸡蛋”因地域不同又称为“鸡子、鸡卵”,客方言却称之为“鸡春”。“鸡春”这一称谓至迟在清代已有,保留至今。如今,客方言粤东片的梅县、蕉岭、兴宁、五华、揭西地区,粤中片的增城市、龙川、紫金、博罗地区,粤北片的佛冈、英德、阳山、连山、连县、仁化、乐昌、翁源、新丰地区,粤西片的阳西、阳春、信宜、高州地区仍保留“鸡春”的说法。有些粤语区也讲(多是客粤杂居地),这应该是受客方言的影响。‘
简介:国庆节前,蒙陈锦鸿副主编厚爱,赠我一大摞《羊城今古》。灯下翻阅。在2005年第1期上.见到文友韩伯泉教授写的《广州流行有关“鸡”的熟语》。先读为快。受益。之后,文思涌起,遂有这篇续貂之作。
简介:三年前笔者写过一文《建文帝足迹云南说》,在《郑和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中用了很多有关史料,传说故事、碑刻、楹联及为建文帝修建的庙宇等阐明建文帝没有在宫内起火而被火焚,也没有潜逃海外,而尊祖训与监察使叶希贤、吴王教授杨应能两位心复侍臣削发扮为僧人。
简介:"如意鸡鲜又香,打个巴掌都不放!"这句民谚藏着一个鲜活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黄山市歙县有牌坊群的那个棠樾村.
简介:鸡足山由于山形“前列三峰,后拖一岭”,象一只鸡脚前三爪后一趾而得名,简称鸡山。在方圆二百余里的地理环境中,有文笔、满月、象鼻等四十余座山峰,又以凤头等十三峰最为有名;有罗汉、舍身等三十四座岩壁;有传经等四十五个洞窟,有乌龙、洗心、玉龙等一百多个溪泉瀑布。从生态环境而言,松柏成荫,古树参天,苍藤盘结,缨络万千,奇花异草,争芳斗艳。由于鸡足山的雄奇山川、特异地貌、丰富的植物资源,构成了幽静、深邃、险峻、奇异的自然景观,为此清代苏州人陆翼在为《康熙鸡足山志》写《序》时曾说“鸡山奇秀天下,与峨眉、九华、天台、雁岩为伯仲”。
简介:欣赏汪逸芳用笔圈养的鸡,是一种享受。尤其是那些鸡雏儿.毛茸茸的几乎要一只只跳进你的手心来,真是可爱得不行。
简介:王云五先生生于1888年,祖籍广东香山。1979年8月14日病逝于台北,享年92岁。2000年6月,他的儿子王学哲在百家出版社(上海)自费出版《读书与求学》(王云五著,王学哲编选),内收王云五自述体文章七篇:《我的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怎样自修》、《怎样鼓起读书的兴趣》、《青年成功的要素》、《运动家风度》、《读书与求学》。版权页上印有“印数:113000册,ISBN7—80656—060—2/G416,定价:赠送”。
简介:岭南瑶族的族内婚习俗由来已久。直至民国时期,广西大瑶山的某些瑶族族系依然用“鸡不拢鸭”的俗语来表达他们对族际通婚的态度,并通过“石牌制度”将族际通婚禁忌加以制度化。但近年来抽样调查数据和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却表明,大瑶山各民族之间的通婚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本文根据对问卷数据、深入访谈资料和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各民族之间社会经济地位差距的缩小是导致广西大瑶山瑶族的婚姻观念嬗变以及族际通婚现象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
杨贵妃避难牛眠山
从《太真外传》到《大唐贵妃》
竹丝鸡
鸡黍之约
牡丹双鸡
慧贤皇贵妃高氏生平与家世新考
鸡年鸡联集趣
与八路军同行的末代贵妃李玉琴
《容县志》记杨贵妃与《萧山县志》记西施之比较
徐霞客与鸡足山文化
广州流行有关“鸡”的熟语
客方言中的“鸡春”
以“鸡”喻妓一说
建文帝剃度云南鸡足山
黄山棠樾鲍氏“如意鸡”的故事
鸡足山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刍议
放出一群鸡,阔步社会——序汪逸芳画集《雅玩》
王云五“一鸡三吃”与叶世景编“四角号码歌诀”
从“鸡不拢鸭”到族际通婚——大瑶山瑶族内婚习俗嬗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