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贵阳卷烟厂的何云峰同志送《金叶先驱——张云乔与贵阳卷烟厂》书稿到笔者所在的贵州人民出版社,审阅稿件后,我便被书稿主人翁张云乔先生的传奇经历所吸引。出版社很快作出反应.决定出版由中国烟草学会、贵州省烟草学会主办,贵阳卷烟厂承办的《金叶先驱——张云乔与贵阳卷烟厂》一书。

  • 标签: 烟草工业 贵州省 张云 人民出版社 卷烟厂 传奇经历
  • 简介: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许昌,以曹魏文化、陶瓷文化、花卉文化等历史文化而闻名。对其保护,则要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制定整体保护规划,做好特色文化的保护,并协调好城市化进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 标签: 许昌 历史文化名城 整体保护
  • 简介:民国前期江南地区的新式灌溉事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往的研究成果重心多在农田灌溉形式的转型,本文则从生产资料供给部门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机械工业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工促农”。民国前期江南农村对新式灌溉的需求带动了城市机械工业的发展,城市机械工业企业家则以其熊彼特式创新精神开发了适用于中国农村的技术,保障了灌溉机械的供给,新旧部门间形成良性互动。然而,由于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及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迟滞,机械工业无法对农村经济社会施加更加正面的影响,产业间的联系仍相当脆弱。

  • 标签: 机械制造业 灌溉 江南 以工促农 熊彼特式创新
  • 简介:许昌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本文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就城区的形成与变迁,老城区现存重要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特点等方面作了阐述,并就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 标签: 许昌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与开发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农业基础,纺织业成为郑州的支柱工业并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产业辉煌。郑州第三纺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当时恰逢苏式建筑对中国的影响,第三纺织的建筑形制全面反映了苏式建筑的风格特点,成为郑州工业遗产的一大亮点。本文主要论述了第三纺织工业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构成、建筑风格和保护利用,以期引起政府和市民对郑州工业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 标签: 工业遗产 苏式建筑 郑州第三纺织厂
  • 简介:通过对调研的襄城县湛北乡坡李村清代民居的介绍,详细论述了其组成、形态、特征及现状,对其价值和特色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在保护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 标签: 襄城县 宋家民居 特征 保护
  • 简介:北京、天津两地的书画界、文物界和戏剧界年在八旬以上的长者与在北京南城居住60年以上的老者,大都还记得这样一个家庭:打磨韩家。

  • 标签: 打磨厂 韩家 韩林阁 韩慎 韩养痴 生平事迹
  • 简介:一上海时代印刷是一家私营的小厂,连老板邵洵美和经理盛毓贤,总共24个人。上海解放是在1949年5月。解放没几天,军事管制委员会就到门口贴告示,随后,市文化局局长带领军管

  • 标签: 上海时代 北京新华 印刷厂北京
  • 简介:清同治五年五月十三日(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为实现中国海防之自强以抵御外来侵略,在福州马尾设立船政。船政集造船、教育为一体,以组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为目标,素有“中国近代海军摇篮”之称。其中,福建船政轮机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工业厂房之一,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自制船用蒸汽机,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 标签: 轮机 福建 中国近代海军 考释 中国海防 工业厂房
  • 简介:自1944年到1949年,短短的5年时间,利亚烟厂异军突起,跃居贵州卷烟行业的主导地位,无论是资本、卷烟机器的数量还是生产规模,均超过了官营的贵州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省和贵阳市工商联近60年的历程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工商业者。其中有一位杰出的商界翘楚一贵州省和贵阳市烟草业的先驱,贵州省和贵阳市工商联的创会元老,他就是孙序九先生(1915—1978)。

  • 标签: 贵州省 烟草业 卷烟行业 1949年 贵阳市
  • 简介:王源凌(1901~卒年待考),男,汉族,辽宁省源凌县人,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随即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返国后任东北大学教授。“西安事变”之前,随东北军辗转来陕,曾任陕西省政府调整处处长,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安秦丰烟草公司总经理、西京市纸烟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等职。

  • 标签: 烟草公司 “西安事变” 同业公会 经济学 理事长 总经理
  • 简介: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上小学时,我就常去琉璃。每逢假日,约三五同学来这里串书店,有时买些活页文选,很少买书和笔墨,嫌东西贵,主要是逛书店和看古玩。

  • 标签: 琉璃厂 文化街 楹联 四十年代 书店 学时
  • 简介:1969年12月20日,我背着背包,走下公共汽车,徒步来到安徽省农业机械(即安徽拖拉机)。一路上,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刚被“解放”的领导干部,有机会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心中充满了喜悦。这说明我已得到群众的谅解,重新获得了党的信任,内心的兴奋和激动是难以言表的。如今,我虽已“解放”,但三年多来的“文化大革命”,仍像一场可怕的噩梦,时时袭上我的心头。想起这不堪回首的往事,我的心沉重了,脚步也放缓了。“文革”中的种种不幸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 标签: 拖拉机厂 安徽省 “文化大革命” 公共汽车 农业机械 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