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论语〉的经典地位》。大家都知道《论语》,与《论语》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论语》的作者是谁?大家都想到孔子。但在什么意义上,孔子与《论语》相关联?这是我们第一个要论述的问题。第二个与我们的题目有关的问题,就是《论语》的经典地位究竟是怎么确定的?若问什么叫做经典,我相信很多人肯定能够举出一些经典的例子,譬如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论语》,或者其他的经典

  • 标签: 《论语》 《道德经》 孔子 道家 儒家
  • 简介:本文关注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怎样进入二十世纪的现代学术视野,在具体联系二十世纪初文化学术形势及大学讲坛体派的基础上,确认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之研究的现代展开方式,兼综向来有彼此对立之势的新旧文学文化体系来作辨析,亦兼综向来视为分异的"文选""桐城"体派来作辨析,并通过比照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与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理论思路,揭示出以美学哲学为基础的现代文学理念和以篇章语言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理念在现代学术发轫期的特殊关系.

  • 标签: 学科自觉 文章学 篇章语言学
  • 简介:“看花”是台湾北部客家地区相当特殊的绣品之一,传世实物大多来自苗栗地区,主构件是一种圆形的绣片。其源头是客家新娘的陪嫁品,主要用途是纯观赏,但也被当作清供品来看待。看花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传世实物的年代从清朝时期一直到日本时代,看花碗的材质从瓷碗改成玻璃冰碗,看花绣片的直径大小和刺绣格局也逐渐改变,成为历史文物辨识年代的参酌依据之一。

  • 标签: 客家 刺绣女红 看花
  • 简介:经典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以前读书、教书的时候,讲的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而不说经典教育。这当然不是说现在才有经典教育,其实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都是经典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教育。只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五四运动"一直到"文革"前后,我们所提倡的教育都是反经典的教育,重提经典教育是最近的现象。

  • 标签: 经典教育 意义 现代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品德教育
  • 简介:据国内各高校公布的图书馆借阅数据,《解忧杂货店》《盗墓笔记》《三体》等流行读物最受大学生青睐。除此之外,借阅率较高的图书都是各专业的必读书。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名校,其阅读倾向与普通高校也几乎没有差别。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国内高校没有普遍设立必修的文学人文公共课。在没有学分压力下,学生自然倾向于阅读娱乐化的轻松的书。对许多大学生而言,阅读不过是调剂枯燥的专业学习的一种方式。

  • 标签: 大学生 图书馆借阅 读经 普通高校 阅读倾向 专业学习
  • 简介:“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不但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成果,而且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这精神文明的载体,就是历尽千劫万难传承下来的经典文献。它们被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所传抄记诵、编辑印行、整理研究,从而在社会个体的心理和情意,民族群体的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 标签: 民族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经典文献 整理研究
  • 简介:魏巍在当代文学创作上最著名的作品是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时原计划准备将《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在作协刊物《文艺报》上,由于考虑到《文艺报》出版周期较长(半月刊),可能会影响文章发表的及时性,《人民日报》首次在头版头条刊发文艺通讯。1951年4月11日,《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这篇只有3500余字的通讯特写性质的文章,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毛泽东阅读后做了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也称赞魏巍宣传了志愿军。

  • 标签: 魏巍 《文艺报》 当代文学创作 经典化 出版周期 次文
  • 简介:我们柏庐实验小学以"书香润心田,经典育圣贤"为指导思想,坚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而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艺术修养。

  •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 经典诵读 实验小学 诵读活动 古典诗词 形象生动
  • 简介:聂振弢简介著名文化学者,南阳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冯友兰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他酷爱读书,勤于著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积极致力于弘扬传统国学,在国内外义务讲学2000多场。现年74岁高龄的他,依然积极投身于国学教育事业,乐此不疲。

  • 标签: 国学教育 文化学者 传统国学 南阳师范学院 冯友兰 学会副会长
  • 简介: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有点古老,但又很有意味:慧能与禅宗到底是什么关系?慧能与禅宗的故事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我们岭南人津津乐道的传说.我今天要讲的不是多么高深的哲学道理,我只是想还原一下一千四五百年前,有个目不识丁的人——慧能,为什么创立了对我们中国人影响非常大的宗教流派——禅宗.

  • 标签: 禅宗 慧能 哲学 传奇 人生 宗教流派
  • 简介:《小河淌水》是中国民歌的峰巅之作,被誉为“东方小夜曲”而享誉世界。它以无比优美的旋律、荡气回肠的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内涵、情景交融无限深邃的诗的意境,赢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常唱不衰。它曾先后被国内外的音乐人士改编成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合唱曲、小提琴协奏曲、话剧、花灯剧、芭蕾舞剧、民间舞蹈等艺术形式演出。

  • 标签: 《小河淌水》 中国民歌 名曲 小提琴协奏曲 情景交融 通俗唱法
  • 简介:<正>《经典释文》是汉典音义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音义类辞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语文辞书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价值自不必说。但毋庸置疑的是,今本《经典释文》已非《经典释文》的原貌。这种改变不管是《经典释文》一书在历史流传过程中的自然成之,还是后人有意为之,都已是不争的事实。若我们对此没有正确认识,并加以高度重视,我们就难以认识《经典释文》的原貌,我们对《经典释文》的研究及所取得的成

  • 标签: 《经典释文》 语文辞书 音注 《集韵》 秋官司寇 流传过程
  • 简介:明清之后,批评家公认李清照的词可以和词史上任何一个大家相提并论。明清女词人写作的时候,已经不再关心李的改嫁问题,可见她们在确立自己的创作经典时,关注的主要是词的文学体性。明清女词人对李清照的推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其作品中的某些精彩语意的欣赏,一是追和其作品。明清的女词人或许没有什么具体的文学批评着作,但她们以自己的创作加入了对李清照形象的建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学批评,而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也建构了自己的形象,使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兴盛。

  • 标签: 李清照 明清 女词人 经典 建构
  • 简介:跨入21世纪,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全方位可持续发展战略,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山西省“九五”期间立项的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纂的《山西大典》出版更具有特别意义。这部815万言,1.8万余辞条,1092页彩图5000余帧照片的三卷集成巨制,浓缩了山西历史和当代的百科信息,为认识和开发山西提供权威性科学决策资料依据。

  • 标签: 《山西大典》 中国 编纂工作 体例特点 创新意义
  • 简介:<正>社会统计调查资料在地方志编纂中的运用李炜在《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方志首先是实地研究中快速获悉地方历史脉络的最为重要的资料;其次是社会变迁研究中甚为珍贵的纵贯

  • 标签: 地方志编纂 中国地方志 志书质量 地情资料 地方历史 志稿评议
  • 简介:<正>志书编纂的一些新认识段柄仁在《北京地方志》2010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提出志书编纂的新认识:1.修志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性工作。2.修志是对历史的再梳理、再认识、再借鉴。3.志书编纂的三个重要原则——明确主旨、抓住

  • 标签: 志书编纂 修志 史志 旅游资源 篇目设计 志书质量
  • 简介:本书以照片这种视觉形象为主要表达手段,给人以真实感,并辅以相关的史料说明,以致图文互鉴、相得益彰.给读者留下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图集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性和可视性。

  • 标签: 《西藏文化大国集》 西藏 宗教文化 民间文化 书评
  • 简介:“文化借重”是指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为获得赢效的传播效果,自觉地利用其它优势或强势文化符号,将其作为传播的主题要素以助其传播成功的一种特殊策略。“刘三姐”在其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误读”与“挪借”模式、“印象”模式、“寻找”模式、“经典重绎”模式、“异质同构”模式和“恶搞”模式等六种模式,以期由对“借重模式”的讨论而引发了今后如何对文化资源加以激活利用的思考。

  • 标签: 刘三姐 经典生成 文化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