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从我国修志动态看,社会主义新县志的编纂出版工作,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接近尾声,估计再有一二年时间,全国新编县志工作可基本结束。如何认识和对待当前县级方志机构的变动,本文想就此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新编县志出版后,修志机构变动是必然的。新编县志工作完成或基本完成之后,一

  • 标签: 修志 地方志事业 机构改革 史志办公室 编纂出版 方志界
  • 简介:国立根特大学(RUG)十九世纪末,在比利时王国王室的支持下,比利时企业开始在中国谋求发展。比利时议会议员CharesWoeste提议在比利时的大学开设亚洲语言课程。于是,国立根特大学(1817年荷兰国王威廉一世批准创办)从1900年开始教授汉语课程,当时根特大学的教授是LouisdeLaValleePoussin(1869-1938)和CatlHentyze(1883-?)

  • 标签: 比利时 语言文化 语言与文化 现代汉语 出版物 高等学院
  • 简介:明初对外实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反对穷兵黩武。洪武政权一建立,就宣布“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近,一视同仁,故中国莫安,四方所得,非有意于臣服之也。”而是要与诸国“相安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永乐时期,明朝继续推行休养安息的内外政策,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开展大规模的对外访问,先后七次派遣郑和组成庞大的友好使团出使亚非各国。郑和七下西洋,使明朝在外交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得到新的发展,外国使节纷纷来华,盛况空前。

  • 标签: 郑和 明初 使节 永乐时期 明朝 和平友好
  • 简介:民国时期盐务组织机构与近代海关组织机构一样,同时存在着两个组织系统,这种畸形的组织形式都是由于洋人插手中国事务造成的。加之盐务机构名称变更频繁,翻来复去,令人眼花缭乱。什么盐务局、盐政处、盐政局、盐务署、盐务总局、盐务管理局、盐税局、收税局、榷运局、督销局、官运局、盐运使署、盐运副使署、盐务稽核造报总所、盐务稽核总所、盐务稽核所、盐务稽核分所,等等。长期以来,

  • 标签: 盐务 盐政 盐税 述略 政局 近代
  • 简介: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不仅是政事堂名称的改换,而且是唐代宰相制度和中枢体制的重大变化。中书门下不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两省的简称,而是宰相裁决政务的实体化的'相府'。中书门下不仅有了以自己名义裁决政务的文书——堂帖与堂案,而且有了脱离于三省之外的独立的办事机构。所谓'五房'有可能是宋人对唐代制度的概括,但唐代中书门下有下属的具体承办公务的'房'和'堂后官'则无疑义。

  • 标签: 中书门下 堂后官 门下省 堂案 主书 城门郎
  • 简介: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等突出问题,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这是在四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治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系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提出具体的行动措施。但是,要让《意见》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要在落实执行时处理好两大关系。

  • 标签: 校外培训 培训机构 规范
  • 简介:<正>我国的校雠事业肇端于先秦,初兴于西汉,但那时还没有专职的校雠机构与专职的校雠人员.刘向、刘歆校书,皆系皇帝临时委派.直至东汉章帝设立兰台令史,始有专司校雠之职.恒帝延熹二年创建秘书监,才开始建立专门的校雠机构.唐时,校雠事业曾非常兴盛,秘书监弘文馆、崇文馆、司经局、集贤院等皆为校雠的专职机构,设有校书、正字等“典校四库书籍”的专职.宋代的校雠事业更为发达,但校雠机构与校雠专职人员不象唐时那样分散,而是集中在一处.本文仅就北宋时期的校雠机构及其制度作一初步的探讨.

  • 标签: 馆阁 校雠 秘书省 史馆 校书 校徽
  • 简介:党培养我成为一名医生从朱豪村到中南海。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中央前委与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中央后委在山西临县三交镇会合。5月,中央前委、中央后委辗转来到了河北省建屏县的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委会合。党中央会师西柏坡,标志着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 标签: 医疗保健 卫生部 门诊部 中央军委 中南海 傅连暲
  • 简介:清代集历代政治体制之大成,监察制度高度发展,出现了多元化多轨道的监察体制。其沿袭明代的监察体系,并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其中,地方监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察举地方官吏,澄清吏治等职责。

  • 标签: 监察制度 山西地区 巡道 康熙朝 提刑按察使司 八年
  • 简介:地方志工作机构有许多工作要做。《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了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五项职责,其中第三项是“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这是最主要的、中心的工作。修志和编鉴,都是记载一方之史事的,而志书年鉴则是定期编修的“资料性文献”。修志每隔20年左右进行一次,而年鉴一年编辑一本。平时呢?

  • 标签: 《地方志工作条例》 工作机构 地方综合年鉴 职能 记事 地方志书
  • 简介:武昌县(今武汉市江夏区)民办科技机构,自1981年至1990年已有9家,分别是:1、县民间特产种养科研所,1985年由周基湖自投5万元创办,当年盈利18万元,县、市分別授予红旗单位、先进单位,周于1987年在中南海受中央领导接见,但后因轻管理和科研而失信,于1990年负债停业。2、县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成立,主要开发应用技术,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其中远红外多功能同步家用煤气发生炉获国家专利,三年仅收技术转让费20万元,创社会效益200万元。

  • 标签: 科技机构 煤气发生炉 技术转让费 远红外 中央领导 开发应用技术
  • 简介:2008年3月6~10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海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田嘉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军、武警方志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主持。

  • 标签: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工作机构 主任会议 省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纪要
  • 简介:御药院是宋代最重要的内廷机构之一。本文将其长官勾当御药院与御药院机构分别讨论。勾当御药院虽是职位,实已部分阶宫化。作为高层宦官序列之一级,其与皇帝最为亲近,可随时受其差遣。御药院作为机构是官僚系统的一部分,是有核心职能与权责边界的。本文从医药、礼物和殿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御药院本身不设医官,只组织医方的搜集、按验和保存;采购药材、和剂药品并侍奉禁中;君主有疾则挟医官入视。御药院为君主排办赐予臣僚或者外交礼物,展现皇帝“个人”的恩礼与眷渥。御药院又组织在崇政殿举行的殿试。总的来说,御药院的职能是局限、零碎且互不关联的,但共同点则是帮助君主在日常的行政流程中扮演好“皇帝个人”的角色。反过来看,宋代日常政治中对“皇帝个人”角色有了更多制度性要求,是皇权发展的表现。

  • 标签: 宋代 御药院 宦官 职能 皇帝
  • 简介: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自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三年(1895—1911年)为萌芽阶段。当时虽废科举、兴学校,但还未施行社会教育。民国初年,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并颁有一些法规,“社会教育”活动才逐渐开展。民国二年(1913)四月,贵州设公立贵州图书馆,我省第一次出现社会教育活动。馆址选在风景幽雅的梦草公园紫泉阁内,其图书来源大部分是官书局和贵州省通省公立中学堂的旧藏,少数为地方人士捐赠。据民国六年统计,该馆约有旧书九百余部,新译书八百三十余部,外文书一百五十余部。民国七年,馆址被改作他用,再加缺乏经费,该馆只好停办。

  • 标签: 社会教育机构 贵州图书馆 外文书 社会教育活动 中国近代社会 补习学校
  • 简介:南宋时期,纯属医政机构的有翰林医官院、尚药局、御药院、太平惠民局、惠民和剂局、惠民(药)局、施药局及其他保健慈善医药机构等。药局制定的一系列财政、保卫、营业法规,在医疗保健和灭绝疫疾等方面,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南宋医政机构的设置不仅可与北方诸省相媲美,而且大大逾越其右,成为当时中国医政机构建置最为稠密、完善之地,也是中国医政机构建置史上的巅峰时期,并对我国医药学事业的发展贡献非凡。

  • 标签: 宋代 医药 管理
  • 简介:广西新闻机构概况和各类报纸的特点张鸿慰(一)报社早期编辑、印刷、发行报纸的机构是报馆,其后称报社。广西近代第一家报馆是康有为及其门生于1978年(清光绪二十三年)4月8日在广西官绅的支持和资助下在桂林依仁坊彭公祠成立的圣学会,这个维新变法组织编辑出版...

  • 标签: 新闻机构 《广西日报》 维新变法 新闻记者公会 宣传报道 党委机关报
  • 简介:<正>1945年8月中旬抗战胜利复员时,国民党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接下了《新湖北日报》的部分印刷设备,筹办了《新湖北日报·鄂西版》,这便是恩施在解放前夕的唯一官方报纸。1948年,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原拟主办《国民日报》,省党部宣传组长张铸九(家鼎)把我和帅克忠、雷振等找去作编辑,后因战局不利,暂时以《人言月刊》的面目出现,《国民日报》遂成泡影。

  • 标签: 新湖北日报 解放前夕 新闻机构 国民日报 武汉解放 克忠
  • 简介:清中央机构刻书活动在皇帝的直接授意下进行,大多经过皇帝的审定和撰序。这些书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渗透着统治者的思想意识和艺术情趣,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政治需要和文化导向。清朝近300年间,以武英殿为中心的中央机构刻书总量已过千种,康、雍、乾三朝刊刻的总数计有500余种,占有清一代中央机构刊书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乾隆一代,刻书约350余种,居清代诸帝之首。许多闻名于世的鸿篇巨制大多出自这三朝。本文选取这一时段的出版物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这一历史阶段中央机构出版活动的分析,考察清中央机构刻书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意图;通过对具体刻书机构和代表性品种刻印过程的研究,纠正现行主要版本学著作和目录书中的错误记载;通过对刻书内容和刻书风格的归纳,总结清康、雍、乾三朝的文化政策与统治方略,探求清中央机构刻书对有清一代刻书风气和学术风气的影响。

  • 标签: 中央机构 刻书活动 印书 学术风气 艺术情趣 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