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后汉书·舆服志下》:“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初,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後方,绿裹,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彩色为组缨。”按冕之释义一作冕冠之冕板,

  • 标签: 《周官》 《礼记》 文学评论 文献工作
  • 简介:近日,宁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高峰及县政协副主席马奇、徐斌等一行,到县史志办看望慰问史志干部,调研史志工作越南峰指出,近年来,县史志办围绕中心大局,克服困难,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他要求,县史志办要再接再厉,立足本职,围绕中心大局,突出“存史、资政、育人、服务”职能,在“为党立言、为民立志、为业存史”方面再立新功、再创佳绩,把史志部门建设成为“县情资料的积聚地,机关决策的参谋部、社会服务的新窗口”,更好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 标签: 史志工作 宁南 调研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 常务副县长
  • 简介:中共中央根据陈云同志的建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古籍整理工作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整理、出版古籍数量之多,整理和研究队伍之大,均为历史上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这十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古籍整理的高潮。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古籍整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指示》的发出是非常适时的。

  • 标签: 古籍整理 整理古籍 语言 占籍 乾嘉 郑玄
  • 简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9月15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旭,1930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49年5月进入华北大学,在华大三部戏剧科学习戏剧专业并在毕业后进入华大文工二团工作,从灯光师到演员,由此正式开启他的戏剧人生。同年11月,由华大转入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任演员。1952年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立,旭便成为其中一员。北京人艺演员,是旭一生最看重和珍视的身份。他曾说:'我一半的生命与这个剧院紧紧连在一起,我相信我们这个剧院,将与祖国长存。'在人艺的舞台上,旭先后塑造过数十个性格独特、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他质朴至真的表演、塑造的细腻丰富的戏剧形象,深深烙在观众心中。他总结自己的一生:'演员认认真真演好你所扮演的每一个人物,处理好每一句台词,几十年的路都是这么认真走过来的。'本刊特别刊登北京人艺著名编剧梁秉堃先生对旭先生的纪念文字,以深切怀念这位广受人民群众尊敬与喜爱的表演艺术家。

  • 标签: 北京人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人物形象
  • 简介:长华,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理事,湖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曾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鄂教版)的编写工作,任副主编。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及出版蕃述近300万字。

  • 标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语文特级教师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副理事长 科学研究院
  • 简介:傅斯年,希祖,谦之均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有紧密的关系。在北京大学期间,希祖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系主任,傅斯年和谦之则是北京大学非常出名的学生。以后,傅斯年、谦之、希祖先后到中山大学任教,都对中山大学史学系有所贡献。三人当中,二在中山大学曾是同事。谦之对傅斯年的学术思想有较多的评论,认为傅斯年是“发展式的历史”的第三阶段的第二小阶段的代表人物,既指出了他比文献考证派的优胜之处,又指出了他的局限性。希祖与傅斯年在明成祖生母问题上有过争论。这些评论和争鸣,既表现出他们各自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反映出近代学人错综复杂的拳术美系.

  • 标签: 傅斯年 朱希租 朱谦之 学术关系
  • 简介:唐仲友、朱熹交恶最初由于学术异同,终至发展为政治倾轧,势不两立,与吕祖谦、陈亮皆不相关。朱子整治唐氏目的在于排斥、打击讲功利的“浙学”,而以“闽学”一统天下,其手法也极为残忍。唐氏经制学的式微、消亡,在于“朱学”门徒的党同伐异。唐、交恶警示后世,学术研究需要宽容,学者要有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气度。

  • 标签: 唐仲友 朱熹 严蕊 学术异同
  • 简介:凤森(1776-1832),字韫山,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嘉庆三年(1798)乡试中举,六年(1801)成进士.才思敏捷,千言立就,且有吏才.

  • 标签: 朱凤森年谱
  • 简介:<正>家骅,字骝先,一字湘麐,浙江吴兴人,1893年5月30日出生于商人兼地主家庭。父母早亡,依靠胞兄祥生抚养。祥生时在张静江创设的“两浙盐务公司”当帐房,以此因缘,家骅在青少年时代就认识了张静江。1908年,考入同济德文学校。其时国势艰危,外侮频仍,家骅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不满于清朝暴政,于辛亥年的春天,发起组织了“中国敢死团”。武昌起义爆发后,赶到武汉在汉口战地及伤兵医院服务三月。1914年初,家骅自费留学柏林矿业大学,1917年回国。次年,考上教育部公费留学生赴瑞士,不久转往德国,攻读地质学。1922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初回国,应

  • 标签: 朱家骅 中央研究院 留学生 博士学位 同学会 学生运动
  • 简介:很想写一点纪念福南的片言只语,但不知从何落笔。恰好这几天写了一首《怀念福南》的藏头诗:“怀抱五堡寻真理,念及黎民探终生。福音不闻隐天竺,南无佛国了金身。”就以藏头诗作引子吧。

  • 标签: 怀念 藏头诗 真理 天竺 福音
  • 简介:2000年4月5日,在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博士的桑梓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位安徽籍女院士,她是前来参加原中科大副校长钱临照院士的铜像揭幕仪式的.活动结束后,我走过去和她交谈,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和她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

  • 标签: 副校长 校园 铜像 诺贝尔物理奖 科学 院士
  • 简介:(四)厚泽作为省委书记与省委机关报的关系,在他跌宕人生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而我躬逢其盛,在我一生新闻实践经历中却占了重要的有意义的一页。

  • 标签: 朱厚泽 省委机关报 省委书记 新闻实践
  • 简介:30年代至4O年代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建国以后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联络部部长王稼祥同志,曾结过三次婚。第一次结婚时才刚过18岁。妻子是他很尊重的查文梅老师的女儿。王稼祥的这位新婚妻子,虽然是他老师之女,实际却是个文盲,两人毫无共同语言。1925年10月,王稼祥被组织选派,远离祖国奔赴苏联,进了专门培训中国革命者的莫斯科中山大学。这使他远离了家乡,并且与他那个

  • 标签: 王稼祥 毛泽东 六届六中全会 萧劲光 共产国际 政治局委员
  • 简介:我的舅公南华参与领导了“一二·九”“一二·一六”运动,参与了新中国早期的政法工作,官至青海省检察院检察长。更多的时候,他的名字叫李猛,而他的故事,尚不为人所知。

  • 标签: 政法工作 中国早期 检察长 检察院 青海省
  • 简介:次琦(1807—1882),字子襄,号稚圭,南海九江西方太平约人,是清末著名学者,诗人,世称九江先生。先生幼聪敏好学,七岁能诗。十三岁,随乡长者谒见粤制府阮文达公,公使赋诗,惊赏不已,曰:“老夫当让

  • 标签: 朱次琦 南海 书院 制府 山长 知县
  • 简介:1985年,青海省东部一个相当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突然出现了个"海山图书馆筹建委员会".这海山者,何许人?原来,他就是福南先生,字海山,土族,民和县官亭人,自幼出家,经名索南拉吉,一般人称喇嘛.一名少数民族宗教人士,怎么与文化教育事业联系起来的呢?

  • 标签: 三川朱 名扬三川 朱喇嘛
  • 简介:5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中午从哈佛广场(HarvardSquare)回来,打开收件箱,十几个新邮件一下子涌了出来,其中张学智教授发来的题为“讣告”的邮件赫然夺目.我一下子就意识到这可能和朱先生有关。待打开看,知道朱先生已于目前仙逝,虽然朱先生一两年来身体一直不好,但这个消息仍然令我感到惊愕,叹息不已。

  • 标签: 怀念 邮件 时间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