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85年,青海省东部一个相当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突然出现了个"海山图书馆筹建委员会".这海山者,何许人?原来,他就是朱福南先生,字海山,土族,民和县官亭人,自幼出家,经名索南拉吉,一般人称朱喇嘛.一名少数民族宗教人士,怎么与文化教育事业联系起来的呢?
简介:39岁才以推理出道,拿到新人奖,却以恐怖扬名,基本不写长篇,靠一个个超乎常理、熨贴人情的短故事,得到了市场的友善反馈,收获了业内外的普遍赞誉,也摘取了日本通俗文学界的桂冠直木奖: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有些痴肥感的大叔,就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一颗红星——朱川湊人。
简介:~~
简介:1.禹王挥斧开叠嶂,古石毊响彻东方庞贝城;黄河飞练穿莽原,潘天浪彰显中华民族魂。
简介:2014年12月16日至25日,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率领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川调研,调研组一行顶风冒雪、不畏严寒,驱车3000余公里,围绕藏区加快发展和长治久安主题,深入到阿坝州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马尔康县、金川县和甘孜州丹巴县、道孚县、炉霍县、色达县、康定县等地乡村、社区、城市新区、学校、企业及寺庙实地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与寺庙僧尼亲切座谈。
简介:
简介:在我国民间,各地各民族的群众中历来就有形式多样的求子习俗。在我的老家民和三川地区那些婚后不育或无儿无女的人们想方设法选择适当的吉日、地点和场合求子的习俗也是比较普遍。比如有的人趁清明节上坟祭祀祖先的机会供祭品、上香、烧纸钱、磕拜、祈祷等形式请求祖先赐子。有些地方在清明节全家老小上坟时用滚馒头的形式求子。
简介:大禹赶石的故事大禹圣人凿开了三川东面的山岭,把积在三川的水全部引了出去。但居住在山两面的百姓却来往不便了。人们站在黄河两岸的山上,对面可以说话,但就是过不去,大禹圣人看到了这个情形,想在寺沟峡山谷上修一座石桥,方便两岸的百姓,又设了祭坛,祭祀上天,请求天庭赐给赶山鞭,上天就给大禹圣人赐了条赶山鞭,大禹圣人得到赶山鞭后,从积石山上往下赶石,大禹圣人赶石时,不叫赶石,而叫赶牛,他把所赶的石头,吹了仙气变成了石牛往下赶。
简介:边塞之夜在一捧泥土里.我想潜入夜色我想在夜的寂静里闭上眼睛,停止张望我仿佛听到士兵整齐地走过,闪闪的兵刃,整齐的口令
简介:上联龙离大海飞来,永住偎依恋三川.况弹丸之地扼关嗌(1)、通五县、接甘青、控丝路,险堑雄关军士兵家争夺也!暴风骤雨洗礼三川,常演触目惊心悲剧.此处西倚积石岿岭,东与永靖娅(2)接,北靠龙支山岭,南有黄河划界兮!仰望静明天宇,宿辰忭(3)和,舛星(4)化昊空.
简介:美丽富饶的三川土乡黄河,从各拉丹东南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后,跨雪山、过草地、穿峡谷、越平原,一路奔腾、一路欢歌,在冲出狭长幽深的积石峡后,便进入了一片平坦开阔的盆地,留下了一片富庶肥沃的土地,黄河北岸便是省内闻名的青海"小江南"——三川土族之乡。三川地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简介:川康三年郑伯克8回乡省亲五通桥距离我的老家仅40华里。离开成都前,我与邹风平谈过:乐山离我老家很近,上有年已70的老母。妈妈40岁时生我,缺奶、用米浆把我喂大。我是她所生最小的一个儿子,她辛勤把我哺养成人,七年未回老家,有机会不影响工作之下须回家看...
简介:全国艺术科学八五规划课题《清代戏曲发展史》早已于2004年结题,由秦华生、刘文峰任主编,成果也于2006年正式出版。该著作在“多声腔剧种的形成”一章中,首提“川剧”,并对“川剧”作出了全新的定义和相关说明:
简介:川康三年郑伯克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二届川康特委(从1938年到1941年)两届特委常委都已不在世,唯我尚幸存。我有义务把这段时期的经历,就回忆所及,提供资料,为四川党史补充零砖片瓦,以供参考。1.从南昌到成都1938年,我在江西南昌中央东南分局担任秘...
简介:川康三年郑伯克(上接第一期)15.继续巩固党抢米事件后,形势有过暂时的缓和,为时不久,川康地区又陆续发生捕人事件。地方实力派刘文辉对反共抵制,1940年4月西昌行辕逮捕田孟壅、万鹏程等十余人,经刘文辉所部押送成都,刘部在押送途中经雅安地界观音堡时将他...
简介:地处鄂西的恩施县,是1942年到1945年间湖北抗日战争的战时省会并中国统帅部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经受着战斗洗礼,朱峙三夫妇身居其中,伴随他们耳边是时而响起的空袭警报声,眼前是一批批战斗机掠空飞行。
名扬三川朱喇嘛
故事精——谈朱川湊人
民和三川
三川颂
朱维群赴川调研藏区工作
汪洋淹三川
三川求子习俗
三川大禹故事
朱日和(三首)
三川土乡长联
富庶旖旎金三川
川康三年
明代“川戏”三考
四川(三首)
艾川诗三首
明朝三征麓川和麓川的兴衰
朱峙三夫妇在恩施
民和三川纳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