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九月初我回到北京,第二天卽到北影和导演、美工以及美术界的张光宇、正宇等同志座谈戏曲片六出戏的布景问题,初步决定《抗金兵》照舞台演出处理,增加女兵人数,《别姬》背景仿陕西皮影,《洛神》用电影手法,《醉酒》用国画通景手卷,《宇宙锋》用宫殿及家庭二景,《金山寺》用马远画水景的手卷。九月底,北影请苏联摄影专家雅可夫列夫和录音师戈尔登两位同志聚餐,席上我们虽是初次见面,但彼此欢谈,有如故交一样的亲切。厂长告诉我:“专家对我们这次拍摄工作非常热心,检查了厂里的灯光设备后,已和苏联有关方面联系,决定支援我们二十支灯,现在正在运输途中。”我向专家表示感谢。影片决定十月十五日试拍,试拍期为一月至两
简介:掌声已经响了许久,时至今日,中国电影界依然还陶醉在一片晕晕然的庆贺声里。确实,我们也应该庆贺,《红高梁》等影片毕竟已经征服了高傲的国际影坛。然而,庆贺之余,我却想给中国电影界重重地泼上一盆冷水。凡是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这几部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电影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传统文化片,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反映当代中国生活的国产影片中,至今还没有涌现出一部跨越国界的成功之作,面对当代生活,中国电影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极为难堪的窘困,这是潜藏在当下中国电影界喜庆气氛之中的一片阴影。为什么阳光在这里消失了呢?根源在于中国电影自身。面对当代生话,中国电影界明显地缺乏一种深刻的哲学意识。哲学意识,这是成功之作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