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而嗟叹之,嗟叹之不足顾永歌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首先学会了说话,为了表达更加深厚的情感而学会了唱歌。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飞速发展,音乐文化也随之蓬勃发展。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发展不断借鉴西方优秀的音乐教育模式和声乐理念,产生了不计其数的著名音乐家。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趋使下,中国声乐文化不甘落后,逐渐登上世界的舞台,并占得一席之地,特别是国粹——京剧,更被西方所推崇。青衣旦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主要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小,行动比较稳重。“青衣”唱法是在京剧舞台,乃至中国戏曲舞台中经久不衰,是中国声乐艺术的精华。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尤其是声乐艺术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研究“青衣”唱法。与此同时,我们也承认西方声乐艺术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典型代表是“美声”唱法,它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京剧“青衣”唱法和“美声”女高音唱法都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唱法。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京剧“青衣”唱法和“美声”女高音唱法进行对比,探究出两种唱法的精髓所在,为我国音乐发展提供帮助。
简介:音乐认知包括音乐的概念、知识和思维等范畴,又涉及音乐演奏者大脑内部对音乐的组织方式和创作过程。民族音乐学者一方面试图从音乐的声音结构或在音乐的声音结构里捕捉音乐的认知;另一方面他们也从音乐的言谈信息中触及音乐的认知,以及通过与音乐相关的行为中研究音乐认知,在多数研究中,皆把文化分析作为音乐认知分析的起点。音乐表演实践是理解文化认知的一个重要通道,学者们对不同文化中的表演研究呈现出多样的角度和丰富的内涵,在研究方法和过程上也各有侧重,民族音乐学在理解一种文化、一种音乐风格以及个体的音乐认知等问题上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本文对民族音乐学英语文献中表演与认知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旨在为国内学界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