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海水轻轻拍打着耀眼的沙滩,大王椰子和棕榈在风中摇曳,树丛簇拥着嘉庚时代的石楼,树上都开着花,白的、黄的、紫的、红的……好像能嗅到风中带着的花香。赵九杰油画中的厦门,像一串美好的梦境。
简介:从毕业创作的全部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观点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扩展了认识生活的视野,明确了创作的道路。这次我利用暑假到甘南藏区去体验生活。去藏区之前,我心里已有一些构思,当然仅仅是想象的图景和概念化的造型。原先以为藏民由于地区落后,情绪一定比较压抑、漠然。其实正相反,一到甘南大草原,整个感觉非常新鲜。藏民的劳动和生活情趣,同我原先的想象有相当的距离,不论我们到哪个帐篷,经常可以听到高声的喧笑;我几乎没见过面
简介:新的历史时期本土油画家应该把体现本民族、本地域中具有传统意义、时代精神和生活厚度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作为重要的研究命题和学术指向,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本土油画家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中寻求蒙古族题材油画的创新和发展。多年来,我的油画创作一直遵循现实主义的绘画准则,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典型性人物典型性事件"的创作方法。我在系统梳理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油画中关于民族、时代、地域的研究基础上,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
简介:亚欧草原丝绸之路从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地区一直绵亘至喀尔巴阡山脉,这一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的草原文化圈。草原造型艺术由众多游牧部族创造出来,其重要特征表现为:题材方面以动物形象为主,而材质很大程度上则是金属材质。这些金属材质动物题材作品的风格特征、造型演变也体现了游牧文化的鲜明风格。上世纪20年代,苏联学者罗斯托沃柴夫首次提出了“动物风格”一词,
简介:2015年10月20日,"草原长调——中蒙当代美术交流展"在北京太庙艺术馆拉开帷幕。之后展览赴蒙古进行交流,12月1日至15日"草原长调——蒙中当代美术交流展"在蒙古国国家美术馆举办。这次展览既是对中、蒙两国文化交流历史的传承,更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两国艺术家互动交往的最新成果。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太庙艺术馆、蒙古国国家美术馆联合举办,国立书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简介:20世纪末,在全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保护内容——国家地质公园,这是一个以地质遗迹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的自然公园体系。作为自然科学公园,地质博物馆是科普展示设施的主体,是露天天然地质遗迹、景观、遗址展示的重要补充。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中期美国风景画与地质学紧密联系的特殊文化现象,这种现象是受到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自然观影响的结果。
从内蒙草原到东海之滨
油画《草原六月》的创作
草原祭祀文化与《蒙古祭系列》油画创作
草原丝绸之路动物造型艺术及其金属装饰风格刍议
传承与互动——记“草原长调”中蒙两国美术交流展览
浅谈地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
19世纪中期的美国风景画与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