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5年3月初,还未过乙未年新年的正月半,我陪同无锡电视台《发现》栏目到苏州采访王能父先生的学生华人德先生。今年是王能父先生百年诞辰,《发现》栏目要拍一部关于王老的专题片,因我与王能父先生和华人德先生早年都有交往,所以就随节目组一起去看望华人德先生。采访中,华人德先生拿出数方王能父先生给他刻的印章,这些印章大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华人德在东台跟随王能父先生学习时,王老送给他的。
简介: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年一岁陈鸿寿生于浙江钱塘。原名鸿绪,字仲遵,又字颂父,后更字子恭。号曼生、曼公、曼龚、恭寿、老曼、胥溪渔隐、种榆仙史、夹谷亭长,有夹谷亭。石经楼、桑连理馆、种榆仙馆、解春馆、阿曼陀室、翼盒等斋号。居城西南。
简介:先师游寿先生(1906—1994),字介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农历丙午九月十三生于福建霞浦。
简介:1、《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歌》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辛巳三十六岁四川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歌为杨仲子先生作词作曲,此歌本名为游寿先生所题,出版发行于一九四一年六月、据王立民《游寿年表》(香港《书谱》2010年金文专辑):“一九四一年一月至一九四二年九月,游寿先生任教于四川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大学一年级国文。”
简介:<正>徐悲鸿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一代艺术大师,他对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发表过不少精论,钩玄抉髓,富于启示。一九五○年,徐先生在《边寿民芦雁花卉册》上的题跋,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画册作于“雍正癸丑(1733年)”,即边奉民53岁之际。全册入帧,依次画荷花、瓶菊、黑牡丹、苇雁、芦蟹、石榴、芦雁、四雁。各帧神理俱足,别饶意趣,画法则熔水墨与没骨为一炉,干湿
简介:杂志社决定提供一个平台。以发表和入展览的方式在全国范围推介一些70、80后的优秀中国画家。
简介:大致说来,北宋篆书的发展无法摆脱唐代李阳冰玉箸篆的藩篱,但究其实际来讲,其仍然存在着因循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更改书写观念的迹象。如前期,文字学大兴,篆书家主要聚集于徐铉兄弟、郭忠恕、欧中正、梦英等诸家,篆书取法在李阳冰,徐铉在晚年获观《峄山刻石》,出现了由取法唐篆转向秦篆的迹象;中期,金石学大兴,形成了以欧阳修、刘敞、杨南仲、章友直为中心的篆书家群体,他们对篆书的认识主要是通过金石考订来完成的,取法方向停留在"尊古"的阶段;后期书法大肆盛行尚意书风。
简介:我在本科期间于山西太原求学,一次外出游玩太原南郊名胜——晋祠之时,在祠内偶然看见董寿平美术馆(图一)遂入内观,看即被董寿平老先生的书画艺术所折服。董寿平(1904—1997),原名揆,字谐柏,因仰慕清初画家恽寿平之品德,遂改名为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董寿平出身于诗书世家,其高祖董霁堂为清中叶著名书法家,祖父董之焕为清咸丰年间翰林,以诗书著称于世。董家收藏文物书画甚丰,这为其以后在书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必要条件,其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刻苦自学。
简介:某日读报,有一篇谈饮食习惯的文章,其中引证科学研究的成果说,人的胃口习惯大约在10岁时就已经形成。于是,在脑子里搜索60多年来的饮食过程储存,似乎觉得有些道理。进而联想自己几十年的篆刻生活,发现竞也有相通之处。
简介:
简介:今日半亩园池一老夫,眼昏看世不模糊。早知贫贱出高士,见惯公侯亦众儒。芍药有恩称作相,芙蓉无福唤为奴。竿头笑系鹿麻线,临水呼儿学钓徒。
简介:清同光年间,胡镛(雪岩)是上海最出名的买办,胡宝玉是上海最出名的妓女,而胡公寿则是上海最出名的画家,这三个当时上海最有钱的名人,被合称为“海上三胡”。透过胡雪岩和胡宝玉,我们也可以想象当时胡公寿的知名度以及他在海上画坛的领袖地位。
简介:恽寿平与王翠是十七世纪后期画坛上两个伟大的画家,王翠是“四王”中堪称集古之大成者,被称为“画圣”,恽寿平被公认为清代花鸟画第一大家。二人作为知己,终生保持着醇厚的友谊。恽寿平和王犟何时订交,因当事人说法矛盾,无法确定。关于二人订交时间,唯一史料是二人自述。恽寿平《南田画跋》一题跋中说:“春夜与虞山好友石谷书斋斟茗快谈。戏拈柯九思树石,石谷补竹坡,共为笑乐。
简介:~~
金石寿
陈鸿寿年表
游寿先生传
游寿所题书名
徐悲鸿论边寿民画
白璎
北宋王寿卿篆书史实考
董寿平的书画艺术
白石影子
阳光·白驼
春心昭白
白石诗草
游寿先生书法作品选
胡公寿与早期海上画坛
恽寿平“让贤”发生年代考
刘知白 作品
白彬华作品
米芾白熟帖
刘知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