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9月,《白沙滩金属焊接雕塑公吲——第一回废旧金属焊接雕塑实验展》正式揭幕。41件由来自北京、深圳、四川、香港、澳火利亚和比利时等国内外近10名雕塑家创作的大型雕塑,竖立在国家3A级景区——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白沙滩景区金属焊接雕塑艺术园(试验区)内,迎接游客的到来。这是迄今为止新疆首鹰利用旧金属制作的金属雕塑园。

  • 标签: 金属焊接雕塑 新疆油田 克拉玛依市 雕塑艺术 白碱滩区 金属雕塑
  • 简介:6月5日至23日,“熔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展出,来自中、英、日、韩、美五国31位艺术家的作品纷呈亮相。作为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展览之一。本次展览旨在集中呈现“工艺技术”和“设计理念”在金属艺术创作中由传统至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展示传统工艺与当代表达的碰撞与交融。

  • 标签: 历史传承 艺术沙龙 当代 金属 创新 传统工艺
  • 简介:各类废弃的金属、电子零件、塑料和木制品等工业产品,是否可以应用到金属雕塑作品中?本文尝试从废弃的工业材料的语言、材料的特性和雕塑作品中的工艺表现来分析,从而进行探讨废弃工业产品的材料有无可能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雕塑的作品创作中。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金属雕塑 废弃零件 合理利用
  • 简介:日本使用金属材质大面积贴敷金银箔制作重彩画,这种独特艺术造型手法始终贯穿于日本美术发展史中。一方面,这代表着日本特权阶层的独特喜好,另一方面,日本四季分明的地理气候造就了日本人对色彩的喜好。本文详细地描述了日本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力图揭示其极力摆脱中国文化数千年来的影响,这种民族内部的认同也是其确立自身文化价值的需求。

  • 标签: 日本 重彩 金属 认同
  • 简介:“元素——金属雕塑五人展”是一个探索性的展览,五位艺术家的共同点是都采用金属材料和金属焊接的技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索一种媒材的可能性,或者说是通过对媒材潜力的开掘,实现艺术观念或雕塑语言的表现方式。金属焊接雕塑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与结构主义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念在新的材料与技术上的充分体现。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和表现力。金属焊接雕塑在中国还不是很普遍,

  • 标签: 金属雕塑 技术 元素 金属焊接雕塑 述评 艺术观念
  • 简介:一位集合金属材料的雕塑家【澳】苏珊·麦库劳克童焱译在几代最有激情和最具修养的澳大利亚雕塑家当中,罗伯特·克利佩尔已创作的那一大堆作品一定会经得住时间和艺术性的检验。创造性的机械状形式与诱人的生命体性质相结合,再加上精确对称的构成,使罗伯特,克利佩尔的...

  • 标签: 金属材料 位集合 雕塑作品 雕塑家 澳大利亚 集合艺术
  • 简介:亚欧草原丝绸之路从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地区一直绵亘至喀尔巴阡山脉,这一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的草原文化圈。草原造型艺术由众多游牧部族创造出来,其重要特征表现为:题材方面以动物形象为主,而材质很大程度上则是金属材质。这些金属材质动物题材作品的风格特征、造型演变也体现了游牧文化的鲜明风格。上世纪20年代,苏联学者罗斯托沃柴夫首次提出了“动物风格”一词,

  • 标签: 草原丝绸之路 装饰风格 造型艺术 动物形象 金属 大兴安岭地区
  • 简介:一、洗水工艺的发展及对服装设计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牛仔服生产商开始采用工业洗涤技术故意把新的裤子冼成磨旧、怀旧的感觉,这种工业洗涤技术也被称为洗水。随着休闲服装的流行,洗水工艺不仅应用在牛仔服装上,还应用于棉麻、化纤、天丝、毛等各类材质的服装品种,这是目前国际服装市场上很普遍的现象。为了适应市场的潮流,国际很多服装大师都开发了自己命名的洗水类服装,例如VERSACE、JIALIANL10、Y.S.L等。

  • 标签: 服装设计 应用 工艺 国际服装市场 VERSACE 洗涤技术
  • 简介:早在公元前9世纪,西徐亚人生活在阿尔泰山以东地区,统治着顿河和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大草原,他们的文化艺术在不同程度上曾受到中国、两河流域、波斯、希腊等文化艺术的影响,他们既是"草原艺术"的创造者,亦是这一文化的传播者,流传下来的各种动物纹牌饰,车马饰品等传达出早期游牧民族的审美观念.

  • 标签: 西徐亚人 图腾 草原动物艺术 金属饰牌
  • 简介:2018年7月20日,"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在太原开营,历时28天,42人共创作43件雕塑。今年参与创作营的同学仍然来自以央美为主的国内各大美术学院,也包括希腊、保加利亚、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学生。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主导的金属雕塑创作营,迄今已经开展了8届,累积下来,创作了以废弃工业零件为主的大型雕塑五百多件,在国内这样的数量和规模,应该是创纪录的了。

  • 标签: 雕塑创作 金属 青年 国际 钢铁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2014年2月20日——4月19日在伦敦Tannery艺术中心的绘画厅举办了雕望家理查德·迪肯策展的《抽象画展》。迪肯为本次展览精选的作品涵盖了过去105年间的30余位画家,但他并非是要进行一次通常意义的针对抽象画的拉网式搜索,而是要厘清抽象画的类别并予以冠名——碑文类、书法类、装饰类、衍生类、个体类和同属类,以揭示有关抽象画观赏与理解的历时沿革。与抽象画展同期举办的,还有迪肯在泰特英国美术馆(2014年2月5日至4月27日)的一场大型雕塑作品回顾展。他的早期作品《俄尔普斯与歌声同在7#》(1978-

  • 标签: 早期作品 迪肯 雕塑作品 网式 泰特 日至
  • 简介:《漆山》文献结构用作展览,是在实验“漆山”这件事在结构的过程中,能不能发生一些特殊的力量。因为结构作为理性的内容,虽然本自人性,一旦被符号化而成为互为建构的框架,本身具有了观念性和武断性。“结构的文献”与法同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意旨不同在于不把事实和事件(实体和符号)作为构成结构的因素,而看成“无有的存在(wai)”的变现过程。而这次动用作品(文献)则是在建构结构的同时,在每个节点上对“结构”进行必要的破拆和解脱。

  • 标签: 文献结构 构成结构 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 符号化 观念性
  • 简介:画面观念与结构意识张志超一般初学者认为“画面”只是表现客观物象的载体,以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色彩等特征为目的,研究客观物象的自然属性和存在状态。随着表现的深入,“画面”的观念逐渐淡化,很难在物象与“画面”的关系上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调整,保持作...

  • 标签: 结构意识 绘画作品 内在结构 外显形态 认识和把握 形式美感
  • 简介:约翰·伯格把记忆的能力与救赎价值相联。在完整性记忆中,发生于时间中的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价值评判。自从相机开始在记忆中充当一个从外部介入的角色,值得铭记之物的取舍标准就有点混乱了,拍照使某些片断得到保留,却完全以随机的方式。应该避免脱离语境地使用照片。如果语境得到保留,照片就可以存活于时间的连续性中。摄影基于对图像元素的选择而不是合成,而绘画作品则是沿袭着传统的美学规则、技巧制作出来的,这个根本差异在图像史上曾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约翰·萨考夫斯基提出形式主义摄影批评的基本观点,罗兰·巴特运用符号学和现象学的方法,把照片作为一个具有结构性的自律的客体进行分析。在技术所带来的幻觉中,影像是否现实的问题已经被消解掉了。

  • 标签: 语境 结构 技术 价值
  • 简介:艺用人体解剖结构(续十三)陈伟生四、下肢造型解剖结构:本期开始介绍下肢的造型解剖结构和画法。人体下肢具有得天独厚的起伏造型和美感,有的雕塑家赞赏大腿之美是“造物之杰作”。的确下肢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它具有特殊的造型和曲线美。它有长短合适的比例段...

  • 标签: 艺用人体 人体下肢 基本形 解剖结构 大拇趾 跖趾关节
  • 简介:材料作为雕塑创作一种材料表现形式,从本质上不同于木、石、金属、玻璃钢等材质,不论是木雕、石雕雕琢,还是金属焊接铸造玻璃钢翻制,只是物理属性发生改变,唯有陶瓷材料经过水与火的历练发生化学变化,将真正泥土变为炻器亦或是瓷器。如同石质一样坚硬成分,这期间足以可见其对工艺要求,运用它作为创作材料与表现手段自然就会受到材料特性与成型工艺局限,实验性是对这种材料最好概括,没有大量材质颜色色釉配制实验,很难有创新作品呈现。

  • 标签: 实验性 陶瓷雕塑 结构 陶瓷材料 解构 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