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观音信仰是从印度随佛教传人中国“舶来品”,在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不断融合与凝结过程中发生了必然嬗变,其艺术风格逐渐走向民族化。其中,观音造像造型由最初“神性化”向“世俗化”发展,可以说是现实生活对佛教美学影响与干预所造成结果。

  • 标签: 历代观音 造像艺术 嬗变特点
  • 简介:尼泊尔特别流行观音菩萨信仰,有诸多造型奇异观音形象,三乘物观音即其之一。这种观音造型特征是三重乘物,自上而下,分别是毗湿奴、金翅鸟、狮子。有时还增加一条诃利蛇,形成四重乘物。观音菩萨是佛教观想,三乘物观音乘骑于毗湿奴肩上,表明观音凌驾于印度教诸神之上,是佛教自我优位心理物化表现。这种三乘物观音出现在印度佛教末期成就法鬘之中,是瑜伽形者观想宇宙至尊神,他们努力使自己与三乘物观音融汇为一体,以达到解脱证道目的。三乘物观音造像,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对于研究中印佛像源流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尼泊尔三乘物观音 成就法 佛教造像
  • 简介:榆林窟与东千佛洞两个石窟壁画遗存中所保留“水月观音+玄奘取经”壁画,以“形”“意”释怀表现、以“隐”“寓”糅合说图,形成一种独具特色新型图式与形象。它亦反映出西夏民族文化图腾原型,以及壁画“激励式”母题意蕴一种成功创作实践等诸方面因素。

  • 标签: “水月观音+玄奘取经” 图式与形象 考辨
  • 简介:在明未清初景德镇所制瓷器,有一种被学者们称为转变期瓷器,常以书画为装饰,许多学者都已指出了这种装饰风格特点和当时印刷文化关联。对于转变期瓷器,西方学者研究起步最早。在讨论这一类型陶瓷时,StephenLittle注意到当时出版戏曲小说插图和其它版画作品对瓷器装饰影响。

  • 标签: 陶瓷 观音 青花 康熙 书籍 西方学者
  • 简介:法隆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木构建筑,藏有大量飞鸟、奈良时期佛教造像,是日本佛教艺术宝库。在东亚佛教文化圈,基于信仰与仪轨而创制佛教图像有着基本固定程式与要求,凭借着直观且易于理解优势,伴随着信仰传播而蔓延至各地。然而,因各地风土、时代与区域差异,佛教图像亦呈现出有意味变化,固有的样式或被打破,或被其他样式替代,试图传达各自宗教意图。

  • 标签: 法隆寺 摩尼宝珠 佛教造像 木构建筑 仪轨 摩尼珠
  • 简介:在我们丰富多彩生活里,人世间酸甜苦辣以及悲欢离合常常令人回味无穷,照片能让我们生活片断化作永恒,拍摄一些日常生活难忘瞬间,成为永久纪念。

  • 标签: 日常生活 摄影 片断化
  • 简介:俞可以下简称"俞",缪晓春以下简称"缪"俞: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十分特殊时期,也就是说史无前例。上帝之光突然降临于这块饱受不幸土地,使我们在感受恩庇时,也体验到茫然。丰盛造就失落,已经不能使今天中国人依赖自身传统文化来释放自身社会困境,我们不得不重新寻找生命中慰藉。那么西方文化、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许能够帮助解决我们今天文化困扰而成为中国社会前进镇静

  • 标签: 影像艺术 艺术力量 数字排序 形式因素 我自己 虚拟世界
  • 简介:对于不同学科之间规范相异又相通看法,以儒学为主导正文化与以道释为主导欹文化,是有所不同。正文化持"和而不同"观点,持正驭欹,守常求变,坚持相异之常又能容纳相通之变,不仅对画与书、与诗关系如此,对中国绘画与外来绘画关系也如此.对画家画神、妙、能品与非画家画逸品关系也如此。汉、晋、唐时对外来绘画包容、吸纳,唐、宋绘画对非画家画逸品评价.都是具体例证。

  • 标签: 中国绘画 国画 国学 文化 画家 逸品
  • 简介:麦积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段一鸣,从事中国古代雕塑研究、修复、复制和当代艺术创作近30年。积累下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本期就传统造像细节表现问题以及如何看待传统、如何运用传统等问题,与段一鸣交换了意见。

  • 标签: 传统 造像 艺术研究所 麦积山石窟 中国古代雕塑 艺术创作
  • 简介:上世纪50年代瑞士诞生了具有典型国际主义风格字体Helvetica,它简洁、中性、优雅、清晰易读,带给人们视觉上美感。直至今天,它元论在平面设计方面还是商业动作方面都是非常普及和成功一款字体,同时它也见证了现代主义崛起、衰退与复兴。

  • 标签: Helvetica 字体 国际主义风格 设计浪潮
  • 简介:自然界形体异常丰富,一粒米、一个苹果,一棵小草、一棵树,一张纸、一座山峰……世间物体无论大小、如何薄厚,都有着各自形体。雕塑本质就是靠形体说话。领悟世间物象姿态各异形体变化,会极大地丰富雕塑家表现手段,使他们作品充满活力。在雕塑专业基础课,学生即使只是完成表现二维平面素描作业,也应突出专业特性,将其列为训练自己三维理解能力重要手段加以重视。

  • 标签: 专业特性 一粒米 马约尔 布朗库 创作主题 马里尼
  • 简介:楷书布局,字与字之间上下相连,每个字之间又应保持着一定距离,但在一行之中,不论字数或多或少,中间要有一线贯穿才行。汉字偏旁组合,使得有的字竖长,有的字横阔,有的字偏左些,有的字偏右些,因此在通篇书写,而要有一个通观全局观念,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多借鉴古今优秀楷书作品。楷书作品“气”不仅是字行之间事,即使在每一个字笔画承接、起讫之间也是同样存在。如繁体“汉”字“氵”(三点水)在书写中三点大小、曲直、呼应和“汉”字十个笔画长短参差变化,“卫”字繁体左边“彳”,以及“人”字撇捺笔轻重和力度等,便是很好说明。如果不注意这点,就会把字写得呆板生硬,没有生气了。除此以外,一行字之中,上一个字与下一个字也应该在笔意上有所承接和牵引,自然,这个承接、牵引,与行、草书要求不同,因为楷书毕竟点画严整,但也应该尽可能做到笔断意连,和谐统一。明朝时张坤(书法家)有一段说得好:“笔意顾盼,朝向偃仰,阴阳起伏,笔笔不断。”这话虽是针对于行、草书而言,但对于楷书创作也同样重要。在行书、草书中,字与字、行与行俯仰有致,顾盼生情,可说是一目了然。在楷书中,又应如何处理呢?楷书是一种正体字,因受汉字结构本身...

  • 标签: 中的气 作品中的 楷书作品
  • 简介:“势”是一种抽象精神载体,是意境外化,它在物质载体——汉字点画布局可以表现,在审美主体观照得到再现,它贯穿于书法创作和欣赏始终。书法之势,可分为点画之笔势、结字之体势、通篇之气势,而不同书体、不同书家笔势、体势、气势都不相同。

  • 标签: 书法创作 “势” 物质载体 审美主体 点画 笔势
  • 简介:  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设计业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加速期.我们设计师在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遇到了一个又一个新课题,以及各种困惑.  从20世纪中期开始,设计含义有了根本性改变.它已经不局限于实用价值合理性,也不再是一种孤立活动,其设计对象从物到事再到人,已成为一门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等众多领域交叉学科.……

  • 标签: 中的文化 文化回归 设计中的
  • 简介:'势'是书法艺术中一个重要概念,但历代书法理论家们都没有给其下一个准确定义,许多学者包括一些著名学者都对此进行过研究,也曾试图给其定义,尽管各有所见,但终不能尺、如人意。经过搜集历代书法家对'势'描述总结和归纳,得出书法'势'是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以自己修养及以对书法艺术领悟,借助于线条笔画力度、抑扬、顿挫、牵扯、欹正所表现出来书法艺术动感、节奏和韵律,给人提供丰富想象和联想依据,就是书法'势'。

  • 标签: 书法 笔势 字势 书势
  • 简介:  中国画在古代称为"丹青".原来丹是朱砂,青是蓝靛,都是古代画幅上常用颜色,可见在古代绘画上颜色是有重要地位.  而中国画讲用笔,必伴随着用墨,因为笔表现离不开墨,墨表现也离不开笔,所谓笔情墨趣,二者实为同一问题两个方面.……

  • 标签: 中图画 图画色彩
  • 简介:有人说书法家有三多,纸多,笔多,帖多。此话不虚。我妻子喜好书法,我家能有空地方都堆着纸。碑帖少说有上百本,厅堂,书房,卧室,卫生间,到处可见。无聊时我也会随手翻翻。书法我一窍不通,但对这些古代书法家写内容,我却从中屡见有趣之处。我发现,书法碑帖不仅有《兰亭序》曲水流觞这样高雅题材、

  • 标签: 《兰亭序》 鸭头丸 米芾 祭侄稿 兰亭序 服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