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近代以来美术史观念的演进,思考“历史主义”、历史哲学与“艺术史学科”,以及艺术风格叙事模式等相关问题,分析其中的价值和相对局限性。同时指出:近代“艺术科学”的基础学术理念和规范在当下美术通史研究、编撰和教学中仍然可以显示出它的效用。

  • 标签: 历史主义 通史 艺术史科学
  • 简介:在过去,对艺术历史的学习属于美术院校艺术史论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课程。过去的观点是,似乎通过对艺术理论的学习,或者对艺术一般知识的学习就可以认识和理解什么是艺术,可是,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艺术就是文献记录下来的历史,那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文献的了解,就很容易让我们一开始就对“艺术”有更宏观、更灵活、

  • 标签: 西方艺术 艺术史 历史 方法论 史学史 文献记录
  • 简介:当我拿到李丕宇先生的新作《东西方美术大事编年》之后,经历了一个“有意味”的阅读过程,从随手翻翻看,到坐下来认真看,再到守在图书馆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看。我受益匪浅。阅读的开始可能是枯燥的,但不久就会被神奇地吸引,就像是在查阅百科全书的目录,也像是在图书馆里翻阅那些角落中尘封的旧书目,这些书目能用魔法召唤出奇妙的学问,并能提供揭开千古之谜的线索。而这些旧书目乍看上去又似乎显得那么毫无用处,它们和我们的实际需要之间真的有那么大的鸿沟吗?

  • 标签: 西方美术史 编年 学术 历史 阅读过程 百科全书
  • 简介:书写、记录与权力紧密相关。俳优进谏传闻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种常见的叙事题材,并成为戏曲、曲艺史书写的有机组成。传统的优谏传闻被士人用来宣扬“君贤臣直”的儒家之道,在书写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虚实相间的题材。现代学者在民族国家的架构下,对典籍记载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对俳优人格进行单一化的处理,凸显了俳优的主体意识与抗争精神。这种单向度的历史书写对中国戏曲、曲艺的编纂产生了极大影响,在无形中把艺术变成了脱离历史与生活语境的超有机体,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 标签: 俳优 史实 传闻 历史书写 权力
  • 简介:重点关注那些对艺术创作、艺术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借托论坛呈现艺术人思考的结晶。借助这些理性的思考推动我们广东艺术的发展,倡导一种创新的探索精神,藉此推动我们广东艺术品格的形成。

  • 标签: 引言 潮剧 艺术创作 艺术发展 探索精神 艺术品格
  • 简介: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故事电影从主题呈现和创作者叙述角度上,分为三个层面进行讨论,即控诉、救赎和反思。从国内的电影创作或学术领域来看,对于大屠杀或者抗战题材的影片的讨论,显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思路或脉络,即关注的焦点已然从陈述和控诉"大屠杀"的层面上升到反思历史、反思人性的阶梯。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战争控诉 生命救赎 文化反思
  • 简介: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五世纪,蕃域高原继石器时代之后,远古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小邦”时期,依次为玛桑九兄弟、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四十小邦。在经历了各小邦之间长期的争战和兼并之后,在几个重要的小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一些重要的部族或部落联盟,即处于蕃域腹心地带的雅隆悉朴野部、蕃域西北部阿里高原的象雄部、蕃域东北部的苏毗部、蕃域东部的附国部,此外还有分布在今青海南部,西藏北部的白兰部,分布在今青海南部,

  • 标签: 藏族 美术史 造型艺术 大石造型 石墓 石圈
  • 简介:汉朝以来,中原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十分广泛和密切的联系许多音乐沿着这条通道传入中原,对丰富和发展中原音乐起了重要的作用。音乐历来是各国交往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它可以不通过语言(歌曲例外)而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所以,这种文化交流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 标签: 琵琶 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 中原 音乐 统治者
  • 简介:蕃域远古骨角质器物的形制丰富,具有其地域特征,制作行为和成形样式都充分流露着创美和审美的积极意志和独特风采,不仅造型精巧,样式优美,并突出着与磨石、制陶迥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成形结果。丰富着蕃域远古美术的表现内容和形式,是蕃域远古狩猎、游牧文化中独具风采特色的造型艺术品种。

  • 标签: 藏族 美术史 骨角质器物 形制 骨角质佩饰物 岩画
  • 简介:第二章小邦时期蕃域本土美术的雏形(上)。(公元前八世纪——公元五世纪)。第四节早期民俗美术小邦时期的蕃域民俗美术以审美风格的原始纯朴,感情的真挚热烈,艺术原生力的本能抒发为特色,将抽象的“万物有灵”拟人化,将雪山、湖泊、森林、崖石都塑造成千奇百怪的各种神祗形象,著名的“本”教造像“玛摩”,以牦牛为原型塑造得奇特而生动,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各地方神祗的形象更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构成了一派洋洋大观的神灵造像群。其中念青唐古拉山神、嘉绒麦尔朵山神等以武士的形象表正义和力量,龙女、丹玛、湖仙等以生活中活生生的女性形象存在于人间。

  • 标签: 美术史 连载 藏族 艺术感染力 审美风格 万物有灵
  • 简介:第二章小邦时期蕃域本土美术的雏形(上)(公元前八世纪--公元五世纪)第四节早期民俗美术小邦时期的蕃域民俗美术以审美风格的原始纯朴,感情的真挚热烈,艺术原生力的本能抒发为特色,将抽象的'万物有灵'拟人化,将雪山、湖泊、森林、崖石都塑造成千奇百怪的各种神柢形象,著名的'本'教造像'玛摩',以牦牛为原型塑造得奇特而生动,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各地方神祗的形象更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构成了一派洋洋大观的神灵造像群.

  • 标签: 美术史 藏族 艺术风格 连载 民间艺术 文化艺术
  • 简介:国内有支付能力的家长郜愿意把孩子送到美国来读书,可是真要说美国的学校哪里好,知其听以然的未必有多少。美国的常春藤大学有名,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光有十家常春藤并不构成美国教育的全部,而且常春藤大学并不是孤立的象牙塔。它是美国教育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我最近有两次在美国“推销”美术专业的经验,觉得可以和读者分享,它是很具体的教育措施,美国教育的优势其实就是从这一点点的细节积累出来的。

  • 标签: 美国教育 美术史 推销 教育系统工程 支付能力 教育措施
  • 简介:  从1980年代末的至今,许江的创作形态经历了一场反向的发展过程:从空间回到架上,由观念重返绘画--他向我们展现了一部个人的回溯的艺术.这次"回返的出逃",为当代绘画揭示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当代艺术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案例.……

  • 标签: 回返艺术史
  • 简介:傀儡戏略[北京]廖奔傀儡戏是人类戏剧的一种特殊样式,它不以人来进行装扮表演,而用人体的替代物──傀儡从事类似于人的演出活动,以之模仿人的舞台行为来获得表演效果.傀儡戏是一种世界性的戏剧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它的踪迹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并...

  • 标签: 滦州影戏 木偶戏 傀儡戏 提线木偶 杖头木偶 布袋木偶
  • 简介:在时下的外国文学研究中,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总是关注的对象,潮起潮落的先锋文学思潮也总能引起此起彼伏的赶海效应,相比之下,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则显得有点冷落。但现代乃至未来都是从历史发展而来,历史蕴涵着大量可资开发的信息源,历史研究永远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可喜的是仍有学者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执著于历史研究,43万字的《西方文学批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就是杨冬教授孜孜矻

  • 标签: 文学批评史 历史研究 批评家 西方 诺贝尔文学奖 外国文学研究
  • 简介:这样一部翔实完整的《解放军戏剧》,我们已盼望了多年.因为,无论从历史研究总结经验的需要,还是从教学考虑,让众多学子获得历史的需要,或仅仅从保存珍贵史料的需要,都是极为迫切的.现在,这部军队戏剧已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使我们这些关心这件事的同志感到极大的欣慰.

  • 标签: 《解放军戏剧史》 序言 治学态度 郑邦玉 戏剧理论 戏剧批评
  • 简介:中国插花艺术自六朝确立,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到公元10世纪左右,我国插花与挂画、点茶、焚香并列,合称为生活"四艺"。本文简略回顾了中国插花艺术经历的萌芽、繁盛、衰微的历史,希望假以时日,中国传统插花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会在这片历史久远的土地上全面复兴。

  • 标签: 中国插花 萌芽 盛行 衰微 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