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有幸在近几年里前往西藏各地,领略和记录、学习和搜集当地不同风格的藏民族民间舞蹈,这些民间舞蹈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耀眼光辉。本文拟从果谐舞蹈艺术出发,它们除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和个性之外,也有其在表现内容、舞蹈动律等共同规律和共性的特点。那高吭嘹亮优美动人的歌声,旖旎婀娜骄健豪迈的舞步,多么令人陶醉!这里并不是古老的“喜马拉雅海”而是被称作“歌舞海洋”的地方。(一)果谐的流行与起源“果谐”是雪域农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伴随着藏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经历了无数的岁月,从而人们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使之日趋完善地形成了一套具有浓郁劳动气息和独特风格的民间舞蹈艺术。迄今已成为西藏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的歌舞品种之一。“果谐”主要流行于西藏上部阿里地区,中部日喀则、江孜、山南以及拉萨等地区的广大农村。关于果谐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以及它的风格特色等方面,近几年,很多专家学者已发表过许多专论与评价,为继承和发展藏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些文章较少涉及到有关果谐的起源问题。过去在西藏,由于历史和社会制度等原因,人们都很少记载这方面确切的历史...
简介:1913年,一个雨雾蒙蒙的日子里,四川省永川县一户陈姓家中诞生了一个相貌平平的男婴。谁也不会想到,他便是日后中国画坛继齐白石、黄宾虹和吴昌硕之后的又一代宗师陈子庄。人们更不会想到,陈子庄当初的“舐毫吮墨寄丹青”以及后来的“栖身肉铺做伙计、摇扇店里当画工”,不过是为维持生计罢了。青年时期的陈子庄似乎更热衷于舞枪弄棒,且身手不凡──成都南郊公园门前的千斤石狮,只有他能徒手搬动,并一度成为该地区武林擂台赛的无敌手。这多少能使人忆及齐白石的门下高足、文武兼善的励公李苦禅。往事如烟。然而巴山蜀水可以为证,在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沃土上,曾经孕育了多少杰出的生灵……初入四川,笔者似乎步入了子庄先生为人营造的竹林茅舍和山坳水郭之中,眼前这些生机勃发的红土黄花和吆牛赶鸭的欣然景象,不正是子庄笔下的帧帧小品么?景耶画耶,慨叹山静太古,日长如年,惊悟于天象和人心竟是如此的契合如一。历史亦如斯。当时的民国政府四川省主席王赞绪,他不仅是个军阀,其人对书法之道也颇为精通,其书艺堪称体格兼备。或许出于书画同源共道之故,其时文武双全的陈子庄被他招至麾下当幕僚。抗战期间,举国上下兵荒马乱;幽居天府之国的王赞绪以重山叠岭为天然屏障,过着闹中取静,...
简介:“擦卡卓果谐”,流传在阿里地区革吉县擦卡区.“卓果”即牧区或牧民,“谐”藏语译为歌舞之意.卓果谐在西藏广大牧区非常盛行,几乎人人会唱会跳.但因各地地理环境的不同,在唱词及跳法上不尽相同,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擦卡卓果谐”,是当地群众在逢年过节时跳的一种自娱性歌舞.在藏历新年的初一清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互相敬青裸酒拜年,表示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下午集中在一起跳卓果谐,可以通宵达旦地跳.到了藏历八月十五日他们要举行当地称“德桑”的民间祭祀活动,上午穿着节日盛装,带香草、糌粑、青稞酒到寺庙或山顶烧香拜佛,祈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回到牧场举行隆重的赛马仪式,下午开始跳卓果谐,一直跳到第二天清早.“德桑”和藏历新年是当地最隆重的两大节日,除此之外他们平时也跳,但冬季跳的多些.因为夏季牧民们都分散在各自的牧场上放牧,到了冬季都回到村里集中,这时他们几乎每天夜晚集中在一起跳卓果谐,有时进行篝火晚会.这时又是青年男女们谈情说爱的好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