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老作家雷科夫的长篇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各民族友谊》1987年第4-6期)发表以后,引起各界人士的热烈反响.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生命是从它发表的时刻开始的:读者阅读、讨论并给作者写信,等等.但是《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的命运却有点特殊:小说未发表以前,作者就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这种情况是没有先例的.《星火》杂志刊登了一部分这些来信,同时在按语中指出,一些著名的文学艺术活动家读过了小说的手稿,当时小说是否能出版还悬而未决.

  • 标签: 长篇小说 作家 活动家 文学作品 友谊 手稿
  • 简介:在上个世纪初期生活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作家中,尼古拉·依阔夫的创作别具特色,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以东北的原始森林为背景,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俄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时东北地区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以及俄罗斯侨民的日常生活。依阔夫1901年来到中国东北后,立刻被东北地区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所吸引,被她的美丽所折服。生活在哈尔滨和吉林的14个春秋里,他和当地的猎人走遍了大小兴安岭的山山水水,看遍了原始森林中几乎所有令他感兴趣的动植物,写出了《大王》,《兽情夜》,《圣诞之夜》,《原始森林的真理》等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其中最有影响、最能代表依阔夫创作风格的是中篇小说《大王》。

  • 标签: 巴依阔夫 《大王》 中篇小说 自然神教 佛教思想
  • 简介:《星火》杂志1987年第27期公开发表了15位作家、艺术家就《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一书给雷科夫的信.《星火》杂志编者指出,这些作家、艺术家是《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的第一批读者.当时作品未能发表,他们读的是手稿.本刊受篇幅所限,只选了其中的7封信,摘要发表.此外,今年8月19日的《文学报》公布了这部作品正式发表以后作者收到的11封读者来信.这些信对《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褒贬不一,评价截然不同,我们也把其中的一部分介绍给我国读者.

  • 标签: 长篇小说 作品 作家 三十年代 文学范畴 每个人
  • 简介:本文对伊·别尔(1894-1940)进行研究和探讨。与以往从种族、语言和心理层面认为他是《骑兵军团》和《奥德萨的故事》作者的外国作家,进而对这位讲俄语的犹太作家提出相应的传统观点不同,本文认为这些书突现了伊萨阿克·别尔精通于跨文本创作的才能。相应地,本文针对别尔带有文学

  • 标签: 巴别尔 小说 俄国 艺术风格 妓女题材
  • 简介:“流亡”是贯穿中国俄侨作家维尔·谢维尔内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一根主线。作家笔下流亡中国的俄罗斯侨民对母国的文化记忆,在流亡地的现实生活、情感遭遇、本土印象和文化碰撞等,无不带有深刻的流亡印迹。谢维尔内的创作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但他的作品注重人物的内心感受和精神思索,颇具意识流特色。整体上充满静态的、孤独的、忧伤的审美氛围。

  • 标签: 流亡 谢维尔内 中短篇小说 俄罗斯侨民
  • 简介:列维是公认的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风景画大师。作为能引起人们“诗意情绪”的画家,大自然在画家的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宽广的河流、姿态万千的树林、瞬息万变的天空、静穆的教堂和墓地——典型的俄罗斯自然景色给画家带来无穷的艺术灵感。在一幅幅风景画里,列维不仅把俄罗斯大自然描绘得出神入化,而且在其中注入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体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自然观。

  • 标签: 列维坦 风景画 生态观
  • 简介:原苏联究竟有什么问题值得反思──雷科夫谈“阿尔巴特街孩子们的生与死”林精华编译[译者按]雷科夫1994年7月完成了长篇小说《万念俱灰》。该作是他关于同代人问题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中《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是其首部。好多年以前,有几家大报刊曾对该作品...

  • 标签: 卫国战争 斯大林体制 生与死 原苏联 孩子们 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