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奠基者,他的汉赋作品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充满传奇的人生也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本文的主题是讨论他的本名犬子、更名相如以及表字长卿,以期为更深入地认识一代“赋圣”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司马相如 犬子 长卿
  • 简介:余华短篇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由不胜任的启蒙者陈先生、庸众许阿三们及傻子来发等三重维度展开非典型启蒙寓言,分别在现实和审美层面展开对启蒙的呼唤和反思,达成对现实世界的双重批判。

  • 标签: 启蒙 寓言 非典型 现实批判
  • 简介:本文将呈现亨利·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权利与伦理的关系问题。剧中主人公娜拉的家庭生活经历使她学会在伦理层面开展自我革命从而挣脱父权社会的伦理体系。在丈夫海尔茂的门庭之中遭受父权压迫的经历也正是她进行自我伦理教育的过程。在易卜生的世界中,伦理是指个人塑造自我的能力,而非被动接受父权社会的道德教育。娜拉拒绝接受所谓的欧洲社会道德观念,并在伦理层面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关系进行自我形塑,因此,她是一个具有伦理意义的人物形象。娜拉也否定了欧洲社会伦理体系中的法律—话语传统。她试图削掉父权制的头颅从而展开一场伦理革命:此举在同时代的欧洲伦理体系中前所未有。

  • 标签: 伦理 权力 父权制 人文主义 《玩偶之家》
  • 简介:在《脚印》中,王鼎钧先生数度解构于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现实之间具有无法调和性的思乡情结,其所最难面对的仍是现实及尴尬的身份。为缓和长期思乡的紧张与焦虑,王氏选择舍外求内的自慰法,将生活过程包括人生足迹(即"脚印")进行刻意遗忘,终于解开了心结。这对获取大陆消息不畅的海外游子来说,在当时确实是一个退求其次的疗心法。而对读者来说,要理解《脚印》,还须知人论世,参考王氏的人生行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 标签: 王鼎钧 《脚印》 思乡情结 解构 文本解读 知人论世
  • 简介:<正>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山东泗水县承办的"走进中国泉乡探寻圣人之源"散文名家走进泗水创作采风活动暨山东散文学会泗水圣源度假村创作基地揭牌仪式于2009年4月24日在山东泗水县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四个地市的20名散文家、文学期刊编辑参加此次活动。

  • 标签: 采风活动 泗水县 文学期刊 圣源 文化底蕴 西候
  • 简介:原上草是马华早期成就突出的一位作家,在推动马华文学不断本土化的进程中,他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其小说作品呈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聚焦本土,融情于景;二是深入乡土,审视现实;三是善用方言,追寻土味。因而他的作品既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真实性,又有浓厚的生活感与南洋味,本土色彩鲜明。

  • 标签: 马华文学 原上草 短篇小说 本土化特征
  • 简介:重复是古今文学中常见的修辞现象,也是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中的关键词之一。本文对圣经叙事文本中的重复艺术加以研究,辨析其类型和特点,分析重复和变化的关系。追溯重复现象的成因并探讨它对实现叙事意图所发挥的功能。

  • 标签: 叙事文本 重复 文学理论 艺术 文化理论 圣经
  • 简介: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门罗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是其1971年发表的《少女和妇人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貌似主观、片面的当事人角度还原黛儿从少女到成年女性的成长历程,再现了女主人公应对加拿大朱比利小镇保守社会环境挑战的全过程。阅读体验表明,这种限制性叙事手法为作者生动、真实地传递其耐人寻味的非传统女性主义的女性观发挥了重要作用。读者在了解男性主导的加拿大朱比利小镇生活的同时,感受到黛儿·乔丹从幼稚女孩到成熟女性这一快乐而痛苦的蜕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然而复杂的心态以及所释放的日渐独立的女性思维。

  • 标签: 艾丽斯·门罗 《少女和妇人的生活》 叙事 女性观
  • 简介:埃德温·根茨勒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比较文学系教授兼翻译中心主任,主要研究翻译理论、文学翻译以及后殖民理论,著有《美洲的翻译与身份认同:翻译理论的新方向》(2007)、《当代翻译理论》(1993)等,曾与玛丽亚·铁木志科主编《翻译和权力》(2002),与苏珊·巴斯内特主编《翻译论丛》系列丛书。在本次访谈中,根茨勒教授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始,对其中有关"操纵"、"意识形态"、"译者主体性"等关键问题做了深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以及文化视角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根茨勒教授认为,文化视角的翻译研究有"宏观地域倾向"和"微观地域倾向",将会出现更广泛意义的"多文化转向"。

  • 标签: 埃德温·根茨勒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多文化转向
  • 简介:加缪小说《局外人》主人公默而索之死,与其说是荒诞力量促成的必然结果,不如说有着更为深刻内在的自我根源。默而索对荒诞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只看到荒诞造成了自我与世界的分离,而未能意识到荒诞同时也是人与世界的唯一联结。他极端坚持局外自我,企图战胜荒诞,不经意间却滑出了自我与荒诞相联结的时间性的局内,最终导致自我的毁灭。在此意义上,加缪的荒诞哲学构成了对他这部小说的潜在批判。

  • 标签: 荒诞 自我 坚持 毁灭
  • 简介:李彦数十年“为新移民女性立传”的独特价值,在于以“内倾式”书写女性的“命运之变”“灵魂之痛”,其生存浮萍与精神脊梁之悖论,构成内在生命真相的多样性。她对母亲形象的塑造与母女关系的追问更富有探索性。《嫁得西风》与《海底》等作品,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 标签: 新移民文学 女性经验 《嫁得西风》《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