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以她非凡的善感能力、细腻的思维语言和渊博的知识素养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艺创作方面芳华尽显。单就其小说而言,其数量虽少,仅有六个短篇(《窘》《九十九度中》《钟绿》《吉公》《文珍》《绣绣》),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女性,林徽因的小说在非凡的儿童视角、女性视角、文化视角的叙事中,书写了林徽因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女性命运的体察、对生命存在的理解和感悟。
简介:生命政治是福柯后期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这个概念指涉资本主义治理方式的转变,倡导一种宽松的、福利性的政治社会。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小说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极权主义社会。本文在生命政治的视角下,以例外状态、生命权力和赤裸生命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来重新审视《一九八四》。
简介:虽然奥尼尔在自己的剧作中揭露了男权世界的诸多缺陷,但主宰着这位伟大艺术家戏剧创作的依然是传统的男权观念。本文通过分析《奇异的插曲》中以男权观念为基准限定自己人生旅程的女主人公尼娜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剧中几个男性人物对尼娜命运的操纵与主宰,探讨了男性视角对奥尼尔创作该剧的制约作用,及奥尼尔在剧中所表达的对女性把握自我命运的否定态度。
简介:巴赫金认为文艺复兴是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而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狂欢化文学的典范之一。本文利用狂欢化视角从形式层面的狂欢元素切入,解读《皆大欢喜》喜剧中的复调、双重性和语言的狂欢化等狂欢化特征,指出该剧对旧的价值观念进行重审,颠覆了既有秩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乌托邦般的狂欢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关系。
简介:本文从西方社会历史的视角,提出了全球性的概念.作者认为,这个概念贯穿于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整个欧洲历史."全球化时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常见的、对于人类当前状况的特征表述.我们也不可能忽视与全球性有关的本土性问题.针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作者提出了一种积极的策略:"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从本土角度来行动".
简介:泉镜花的小说在日本浪漫主义小说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泉镜花长达47年的文学创作中,其小说的叙事视角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过程。泉镜花的小说从上帝式的全知叙事视角起步,不久即与之背离,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取而代之。之后,他曾一度向全知叙事视角回归,但最终还是第三人称限制叙事视角“异军突起”,势拔头筹。泉镜花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内涵”丰富,第三人称限制叙事视角“颠覆”了现代小说的叙事规则。决定其叙事人称更迭的潜因是日本文学大潮的影响、作品风格以及泉镜花自身审美取向的转变。
简介:在托马斯·品钦的《V.》中,以符号V.的繁衍扩散为特征的离散结构暗示出历史阐释的熵化,凸显了历史的问题性和叙述的盲点。每一章的叙述人是谁?叙述人从哪里获取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可靠?V.的多义性与叙述视角的分化是否有着逻辑上的关联?《V.》的隐喻结构和历史探索对表现小说的主题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拟从隐喻结构与叙述视角之间的关系入手,挖掘V.的象征意义,贴近作者的历史关切。
简介:移民文化在澳大利亚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把移民文化作为重要的创作母题,反思和探讨了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作品分析,试图勾勒出澳大利亚小说创作中移民文化的独特视角及其特征.
简介: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性格、气质非常独特的奴婢。造成她的悲剧命运的,除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外,还与她自我身份不认同有关。她不畏权势,敢于反抗,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价值与尊严这些有悖于她在社会等级系列中的位置,有悖于她所属的那一社会群体,而这是等级森严的贾府不能相容的,这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简介:《我的世纪》是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1999年的新作.它体裁独特,内容包罗万象,从1900年写到1999年止,"一百年,一百个故事".作者让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视角来叙述一百年来发生在德国或与德国有关的历史事件.本文尝试对一百个故事的人物视角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加深对作品和作家的认识和了解.
简介:《雪国》是川端文学中极具魅力的作品,它完美的景物描写和深层次的审美内涵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只有宏观把握川端文学的文化定位,从微观角度深入解析作品中的美学涵义,才能真正体会川端文学的魅力。该文从《雪国》的审美内涵和美学视角入手探析了川端康成的生命美学和艺术价值。
简介: 弗朗茨·卡夫卡,欧洲文坛的"怪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以痛苦走进世界,以绝望拥抱爱人,以惊恐触摸真实,以毁灭为自己加冕……他属于什么流派,什么"主义"?他什么都不是,他是现代世界惟一的"精神裸体者",他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创作,他的创作完成了他自己. ……
简介:叙事视角的研究,是西方文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克利安斯·布鲁克斯称之为'叙述焦点',热·热奈特称为'焦点调节',帕西·拉伯克称为'视
简介:吕碧城(1883-1943)是晚清民初著名女词人,尤其是人民国后,从事报业工作并担任政府职务,她的词作又彰显其报人心境与女官视角,成为近代词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碧城原名贤锡,字遁天、明因,后改字圣因,别署兰清、信芳词侣、晓珠等,出身于安徽旌德望族,祖辈多掌文衡,其父吕凤岐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馆纂修、山西学政,著有《静然斋杂谈》等;其母严氏为来安严琴堂孝廉之女,著名女词人沈善宝之外孙女,为吕凤岐继室,生四女,其中惠如、美荪与碧城俱工诗词,人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简介: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引出抗日时期在日军做了军妓的贞贞再生的故事,采用内聚焦型叙述视角,仅说出一些人物有限知晓的情况,从而形成不同视角下对贞贞的不同看法,并集中到回来之后的贞贞变成了什么、以后怎么办等问题上。这些视角背后,显现出对命运的不同态度,从而诠释了对命运探讨的主题。
简介:小说《伤逝》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用倒叙结构中的对比性诗化结构表现出了鲁迅充满现代性悖论的婚恋观与女性观。作为在传统与现代转型之间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涓生在反叛传统之时,仍然难以彻底告别传统女性观的影响。鲁迅不是在道德层面上批判涓生之罪,而是在生存要义的前提下,呈现出了爱情的脆弱本质。
简介:4月14日,2014年普利策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维贾伊·赛舍德里(VijaySeshadri)凭借新诗集《三段》(3Sections)获得2014年度普利策诗歌奖。维贾伊·赛舍德里其人其诗维贾伊·赛舍德里是印度裔美国诗人、散文作家和评论家,1954年出生于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5岁时随父亲移民美国,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长大成人,
简介: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策略,以宋词《江城子》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其三个不同的英译本以及对《江城子》的背景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同时尝试着在美学视角下审视整个翻译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策略不仅要遵守传统的翻译理论,更应该把翻译美学这一学科的理论作为指导。
简介:2012年7月17日,第147届芥川奖与直木奖在东京揭晓,两位女性作家鹿岛田真希和过村深月力压群雄,凭借《黄泉巡游》和《没有钥匙的梦》分获芥川奖与直小奖.一、两位青年女作家鹿岛田真希,1976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原名盛田真希.高中时代着迷于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文学,受作品世界影响加入日本正教会,这使得她以后的作品多具宗教意味.在就读白百合女子大学文学部法国文学专业期间,阅读了普鲁斯特等作家的大量作品,毕业论文以茱莉亚·克里斯蒂娃为研究对象.
简介:美国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从小缺乏家庭温暖和母爱,这导致了他成年后对性爱的畸形追求和不可自拔的迷恋,他因此每每注重从“性”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包括种族歧视在内的种种人生和社会问题。他认为白人对黑人滥施私刑乃至所有种族矛盾的根源,就在于白人对黑人性能力的恐惧;他还设想性爱可以成为化解种族冲突以及其他社会矛盾的良方,这构成了詹姆斯·鲍德温观察和思考种族歧视问题的独特视角和思路。《生命的较量》这篇小说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论林徽因小说的叙事视角
生命政治视角下解读《一九八四》
《奇异的插曲》的男性视角评析
狂欢化视角下的《皆大欢喜》
西方视角下的全球性
泉镜花小说叙事视角的更迭
《V.》的隐喻结构与叙述视角
澳大利亚小说中的移民文化视角
身份认同视角下晴雯悲剧命运探析
君特·格拉斯《我的世纪》的视角
川端康成小说《雪国》的审美内涵和美学视角
女性视角与男性眼光:阅读卡夫卡
漫谈《昆仑奴》及其嬗变作品的叙事视角
碧城词的报人心境和女官视角
贞贞回来以后——论《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叙述视角
现代性背景下男性视角的爱情经济学——重读《伤逝》
他者的视角——2014年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评析
美学视角下宋词《江城子》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女性视角与写实主义——第147届芥川奖与直木奖述评
黑人性神话与美国私刑——詹姆斯·鲍德温剖析种族歧视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