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电脑每增添一项功能,人类便走近更大烦恼。这是我从遥远方位,判断电脑一句不用置辩箴言。电脑从来不曾为人类祥和增添任何内容,无情界是一个蕙莸杂处、不辨是非、怪力乱神处所,而不是一个众芳所在、清心寡欲、风调雨顺圣址。据推销商广告,电脑至今已有十万种功

  • 标签: 圣址 怪力乱神 麦克斯威尔方程 清心寡欲 盈箱累箧 上穷碧落
  • 简介:<正>9月20日,’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SHANGHAIINTERNA-TIONALSHAKESPEAREFE-STNAL)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隆重开幕。这次历时一周盛会,是1984年“中莎会”成立和1986年首次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以来,在中国莎学研究、莎剧演出历史上又一创举,有着继往开来深远意义。本次戏剧节中心活动是莎剧演出。参加本次演出,主要有九个节目,它们是上海人艺《奥赛罗》、上海戏院学院《亨利四世》、上海儿艺《威尼斯商人》、哈尔滨歌剧院《特罗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上海越剧院《王子复仇记》、古蔽屏风表演班与上海现代人剧社合演《哈姆雷特》,以及英国索尔兹伯里剧团与爱丁堡皇家书院剧团合演《第十二夜》,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系演出《麦克白》和德国纽伦堡青年剧团演出《罗密欧与朱利叶》。

  •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 莎剧 《哈姆雷特》 莎学研究 《麦克白》 《威尼斯商人》
  • 简介:印第安诗人哈荷是美国当代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她非常关注印第安土著文化与美国当代社会价值观念冲突,致力于表现由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美国当代异化社会中印第安人所面临生存困境,并在自己诗歌中探索一条图存之路。哈荷着眼于印第安民族传统,主张通过记忆实现向印第安神话世界精神回归。这种回归突出了具有均衡位置与空间意识生态思想,为解决当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异化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

  • 标签: 乔伊·哈荷 回归 记忆 位置与空间意识
  • 简介:从7月开始,著名艺术家田太权将带着他观念摄影新作《7010》在上海做首展。田太权对这套系列作品阐释是:以图片方式.表达“人类消失后世界”,并长期关注人类终极问题,呈现是人类消失或者地球毁灭后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人类文明遗迹。

  • 标签: 上海 人类文明 观念摄影 终极问题 艺术家
  • 简介:上人外人内天,不定不乱,舍法而渊泊,无心而云动,色空无碍,不物物也。默语无际,不言言也。故吾徒得神交焉。玄关大启,德海群泳。时雨既降,春物具美。序于诗者,人百其言。

  • 标签: 王维 历史
  • 简介:本文讨论奥斯维辛之后重要德语诗人保罗·策兰诗学发生之源。策兰回应历史事件主要方式,即是在作品中以被灾难标记并改变语言与形象,去颠倒、阻断、撤销纳粹意识形态所宣扬事态可直接表象性以及语言对事件在场召唤之权能。本文并不阐释具体策兰诗作,而仅仅保持为对策兰诗歌发生之基底勾勒,尝试去理解后奥斯维辛艺术与诗如何突破纳粹对世界过度表象,突破词与对象一一对应关系,从而走向先验统觉破裂之后表象自身间距。策兰对陌异者期许,暗示总体化灾难之后诗歌要求言说主体摒弃对灾难自然态度,从话语法则内在变更入手进行诗化创造。

  • 标签: 保罗·策兰 表象 灾难 奥斯维辛
  • 简介:一个生了双胞胎却使自己蒙受屈辱女人[以色列]奥莱·卡斯特尔-布罗姆孔德芳译从前,有一位临产妇女,突然感到肚子痛得厉害,于是去了医院,准备生产。医生随即把她送人产房。她丈夫也想跟着进去。可妻子和医生都请他留在外面。是啊,他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进去呢,产...

  • 标签: 双胞胎 丹尼尔 丈夫 起重机 相信自己的耳朵 妻子
  • 简介:本文是“《今日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2007)主题发言,主要考察美国在过去30年里统治文学研究领域纪念碑式著作,以此对比20世纪早期欧美与20世纪晚期中国,探讨它们在“文化现代性”思潮下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变迁。

  • 标签: 文学研究 文化变迁 中国 美国
  • 简介:在世界诗歌史上,有太多诗人描写过情侣分离以及分离难舍难分情景。而把情侣间分离比作天体运动和圆规牵连,恐怕是属于以“巧智”取胜英国玄学派诗歌独特之处了。

  • 标签: 英国 玄学派 多恩 《别离辞:节哀》 诗歌 意境
  • 简介:"穿越文"《木兰无长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网文言情成分,把写作重心放在贺穆兰/花木兰军旅生活上,是一篇独具特色"女性向"网文。

  • 标签: 《木兰无长兄》 女英雄 军旅生活
  • 简介: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针对道德沦丧和世风日下社会语境,借鉴吸收伦理学思想,融合以往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文学批评方法。自2004年聂珍钊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来,国内外国文学批评现在已是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从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发展、学界对这一理论实践与应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特点与方法,以及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文学伦理学批评总体情况做出评述。

  • 标签: 文学伦理学批评 理论建构与发展 存在问题
  • 简介:魁北克文学历史并不长,约有一个半世纪。就在这一百五十年当中,它走过了曲折路程,经历了复杂而急剧变化,尤其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魁北克文学出现了空前繁荣景象,被称为“沸腾文学”、“爆炸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魁北克文学在中国尚鲜为人知,系统地译介和研究还很不够。今年四月,在南京召开魁北克文学国际研讨会将有助于推动国内对魁北克文学研究。我刊把中外学者全部论文摘要刊登,为魁北克文学在我国译介尽绵薄之力。

  • 标签: 魁北克文学 加拿大文学 法国文学 爆炸文学 国际研讨会 世界文坛
  • 简介:2008年10月20日,第一财经年度巨献——大型财经电视纪录片《激荡1978—2008》在上海正式启动。这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上海电视界推出又一力作。

  • 标签: 大型电视纪录片 上海 财经 改革开放 电视界
  • 简介:这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俳句代表作。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短小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感受,多用比喻、象征手法,语言含蓄、隽永、简练,便于记忆和流传。俳句作为一种独

  • 标签: 日本 松尾芭蕉 诗歌 俳句 艺术风格 生命意识
  • 简介:我们为何惯于诉诸民族标签与地理坐标(如“爱尔兰最佳当代诗人之一”“一位美国五十年代诗人”“1927年生于西班牙卡迪斯”)来讨论诗人之作品?面对以地缘政治分析来把握当代诗歌潮流,本文以此为基础,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讨作为艺术形式存在诗歌与民族想象之间难以调和、甚至是相互对立关系。作者讨论围绕75位以英语为母语诗人对民族归属问题所做出回应展开。文中涉及访谈均为本文作者及其同事以《解读伟大创作——以诗为例》为题,于2013—2015年间在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下共同采集完成。以此为基础,本文还以当代主体对民族身份认同这一历史使命问题为着眼点,将访谈中部分选段作了情境化处理,从而使整篇论文上升到前沿社会学研究所关注层面(布鲁贝克、卡萨诺瓦和马莱舍维奇学者均聚焦过这一问题)。正是诗歌语言本身找寻性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枚试金石,继而引发了作者“更从何处觅诗源?”探问。

  • 标签: 诗歌 归属感 召唤 特质
  • 简介:在辽宁现代文学发生期,除了大量小说、诗歌涌现之外,文学批评文章也越来越多,很多评论家写作之余针对当时文学现象、创作心得,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新旧交锋等等展开讨论与批评,不乏一些有真知灼见评论文章。其中以穆儒丐发表得最多,很多已经涉及到文学理论高度。作为编辑和作家,他批评见地深入浅出,对读者和作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现代 发生期 文学批评 穆儒丐
  • 简介:<正>为了给我国从事亚洲文学研究和翻译学者提供一个交流情况、探讨问题机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北京大学东语系、北京大学《国外文学》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于1988年2月8日至10日,在京共同举办了“亚洲国家当代文学翻译座谈会”。参加会议有来自北京大学东语系和《国外文学》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和《当代外国艺术》编辑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所,《文艺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中

  • 标签: 亚洲国家 北京大学 研究院 文学翻译 外文出版社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