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正>一法国二十世纪当代文学艺术,尤其是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其形态及实质较之十九世纪末叶以前,均发生质的变化。这一质变究其原委,乃是由于文学艺术家在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的层面上和在文学艺术的观念的层面上所经历的深刻变化。诚然,尚存在许多与之有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外部条件的作用与影响,亦不容忽略。

  • 标签: 话语方式 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 二十世纪 语言形态 文学艺术
  • 简介: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因时间、文化背景及美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美学风格与艺术特色。中国戏曲中有悲剧精神,但不是西方文艺理论意义上的悲剧。中国戏曲具有圆形结构的特点。单纯地用西方悲剧或喜剧定义评价中国戏曲是不合适的,应该运用中国美学观念来评价中国戏曲的美学特点及其成因,这对于正确把握中国戏剧及中西方悲、喜剧异同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 标签: 古典戏剧 圆型结构 悲剧 喜剧 文化 比较
  • 简介:在汉语语汇中.“一枕黄粱”已经成为“美梦”的代称,更常见的,人们则把“黄粱”与“美梦”并称,是为“黄粱美梦”。以“黄粱”代指“美梦”的说法本源出于“黄粱梦”的典故,它借小说、戏曲等文学样式以“世代累积”的形式丰富、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文学母题”。就戏曲而言,最著名的作品有马致远的《黄粱梦》和汤显祖的《邯郸记》,而马、汤二人又分别是元、明两代著名的戏剧家,他们的戏曲作品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戏剧成就,具有反映特定时代的特殊价值。所以,对这一母题进行研究,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文学母题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文学史 马致远 文学样式 汤显祖
  • 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宋丽娟博士的题名《“中学西传”与中国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以英语世界为中心》(简称“宋著”),作为“中西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丛书”的第四部专著于2017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付梓问世.宋著以1735-1911年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小说的西文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照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明清期间“中国小说的西传”;通过中文文本和西文译本的对比研读,进行微观层面的个案分析:梳理考证译成西文的中国小说篇目,分析求证西人翻译中国小说的动机和策略,考察承担中国小说西译的译者身份,描述中国小说在翻译中产生的异变并分析变异现象的文化缘由,探究中国小说西文译本的多种载体形式或文本形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宋丽娟
  • 简介:从反映现实社会、世态人情这一广义上来讲,讽刺小说亦属于世情小说的范畴。自《金瓶梅》开山奠基以来,世情小说在明后期至清中叶得以蓬勃发展,并成为中国代长篇小说发展的主流,其作品大量涌现,题材内容和表现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但作品一多,就有特异作品冒出来,

  • 标签: 世情小说 讽刺小说 《金瓶梅》 作品 长篇小说 清中叶
  • 简介:我长期以来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书和从事中国文学的研究工作。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一直着重做文学史教学和研究工作,重点放在汉魏六朝、隋唐五代阶段。六十年代初,开始教"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同时参加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从此工作重点转移到古代文论方面来

  • 标签: 古代文论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史 汉魏六朝 《诗品》 四十年代 五十年代
  • 简介:在当代口语中,'小样'予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从方言引入、不甚文雅的名词(女士们的第一联想可能是化妆品专柜),因此或许会有读者在第一眼看到本文主标题时感到困惑。本文所要谈及的,当然不是作为谩骂词汇的'小样'的沿革或者社会语言学问题(这或许又会让一部分读者感到失望),而是今人或已隔膜的中国籍刻印中的一个历史现象。

  • 标签: 写样本 蜕庵集 豫恕堂 中国典籍
  • 简介:历代牡丹赋今可见者近三十篇,唐前两篇,唐代两篇,宋代七篇,元代一篇,明代六篇,清代十篇。其类别可分为二,一是富贵牡丹赋,以高调颂赞为主,多直接铺写牡丹秾丽姿色、富贵典雅;一是清丽牡丹赋,属于抒情言志之作,多非有意为文,而是在猝然感发的机遇下铺陈叙事、借花抒情,往往能在姿色之外,睹见韵致风神、气骨品性。历时观之,盛世多颂美之声,得意多灿然之花;衰世多抒情之赋,不遇多矜持之丽。全文分作唐前“养在深闺人未识”、唐代“花开时节动京城”、宋代“牡丹尤为天下奇”、元代“唐宋精神的融合”、明代“繁华一去不可复”、清代(上)“浓艳依然带露华”、清代(下)“薄醉盈盈一回首”七个章节,对历代牡丹赋之创作予以考证、梳理,解析赋作之艺术特色,阐发作者之精神情怀,探究艺术流变之内在规律。

  • 标签: 牡丹赋 文学史 唐前
  • 简介:有的文化学者根据我国古代节日的分类特征,将其分为三条线索,即农事祭祀习俗、宗教习俗和民族传统习俗。如果探究其源,应该说农事祭祀节日习俗为其根本。由于中国代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经济,所以在敬时行礼的同时,亦重奉神祈报,常使农事节日与祭祀节日浑然一体。如果区分其偏胜,如二十四气节形成的节日更多农事的成分,而如寒食、上巳、端午、中元、重阳、腊八、小年、除夕等则更多祭祀的成分:

  • 标签: 祭祀节日 民俗节日 除夕 中国古代 农耕经济 祭祀习俗
  • 简介:尽管蒋瑞藻的《小说考证》面世已有近百年的时间,但遗憾的是,它的价值还远未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和肯定。相比之下,治小说史者比治戏曲史者更多地利用了该书,比如鲁迅先生就肯定它“取以检寻.颇获裨助”(《小说旧闻抄》自序),其《小说旧闻抄》借鉴吸收了不少《小说考证》所提供的史料,其后孔另镜的《中国小说史料》以及后来朱一玄先生的系列小说资料汇编也都囊括了《小说考证》中的资料并进一步丰富充实。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将此书当作一部小说资料方面的书籍。

  • 标签: 中国小说史 资料汇编 系列小说 考证 拓荒 中国古代戏曲
  • 简介:中国代地方官制根据政区的划分而设置,而政区划分又依据山川形势的画野分州思想。《汉书·地理志》载:“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就制度言,至春秋以后郡、县的出现才是我国行政区划的肇端,但早在三代,特别是西周分封时代内服官与外服官制度,已是后世中央职官与地方职官的先期形杰。

  • 标签: 政区 《汉书·地理志》 诸侯 九州 黄帝 职官制度
  • 简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标签: 诗词赏析 柳永 《雨霖铃》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孟浩然
  • 简介:本论文集是由中国代散文学会、福建省文学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于福建武夷山联合主办的“中国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共收论文100馀篇,时间由先秦纵贯到晚清,反映了当前中国代散文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标签: 中国古代散文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散文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 书架
  • 简介:中国代题画诗文常被视为画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画面交相“融会”从而达到“诗情画意”的意境。本文则认为应对这些空泛模糊的话语保持审慎的态度。我们可跳出审美论之外,将题画诗文放回到原本的社会语境中,从社会功用的角度去理解其发展。本文从社会交际、地域竞争和身份建构三方面入手,来探讨题画诗文在中国代所发挥的一部分社会功能,以及题画诗文获得发展的社会动因。这三方面实则相互关联:苏州地区文人频繁使用题画诗文进行社会交际,导致题画诗文成为“吴地”画坛的“招牌”。题画诗文助阵明中后期“吴派”对“浙派”的打压,也因此成为浙地攻击苏州的标靶。而在社会交际和地域竞争的背后是雅俗边界的变动。晚明至清代文人画学论述对题画诗文何以守住文人精英高雅“阵地”一事,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身份焦虑。

  • 标签: 题画诗文 文人交际 浙派 地域竞争 身份建构
  • 简介:陈寅恪氏的学问博大精深,自成一家。其指导思想、治学方法、学术成就,不是一二本书所能谈完的。以古典文学来说,也不是一二篇文章所能谈完的。这篇小文,仅将其所具有的四个鲜明特色,作一些客观的介绍,供青年读者参考。本文未谈到的问题,以后还可以续谈。限于水平,理解甚浅,谨以纪念陈氏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 标签: 陈氏 陈寅恪 纪念 诞辰 治学方法 学术成就
  • 简介: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关于'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曰:'第三段四句,是写送行和还乡,是

  • 标签: 理解误解 诗词理解
  • 简介:<正>《九云梦》是朝鲜李朝肃宗时期名臣、著名小说家金万重(1637—1692)的两部作品之一,和它的姊妹篇《谢氏南征记》一起,标志着朝鲜文学史上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的诞生。关于小说作者金万重的情况,已在关于《谢氏南征记》的文章中提及(见1984年1期《国外文学》),此处从略。

  • 标签: 古典小说 小说作者 作品 长篇小说 现代意义 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