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想对荆歌的小说说一点什么的念头已经存在好长时间了,但每次拿起笔来又总是犹疑不已。相对于批评,是不是存在着两类作家,一类是较为清晰单纯甚至暗合着理论批评的理念,对于这样的创作,批评显然更容易把握,而另一类则显得丰富而芜杂,它们似乎天生地拒绝批评,它让批评无从说起,如果去硬说,则往往会出现下面两种尴尬的情形,要么是批评的一厢情愿式的想当然,要么只能东挑西拣,因为它们是那么的飘忽不定,甚或南辕北辙。在我的感觉中,荆歌大概就属于后一类小说家吧,我当然可以勉为其难地叙述一通,但遗珠之憾是在所难免的,当批评选择一部分创作作为自己的叙述对象时,另一些可能是更好的篇什却只能被悬置起来。
简介:说来真是要让人笑话的,我的文学批评源自我的审稿意见。就像弗洛斯特的那条“未选之路”一样,每个人由不同的道路接近自己的命运。2002年,我调到《花城》杂志工作,那张桌上已经堆积了几大摞自由来稿,我一坐下,稿件就没过我的头顶。编辑身份所带来的阅读训练就像高中数学那种题海战术,疲惫而有效。要学习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写审稿意见,为他人着想的习惯使我追求简洁清晰。当然,更自然的,我本来就是个朴素的人,一个将感情和事情混为一谈和盘托出的人。也是因为这份工作提供的方便,我大量阅读了其他刊物,目的是为了能够在茫茫文字中嗅出合适我们刊物的气味。从事批评只是顺道捎带的事情,是强化阅读的附产物。
简介: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简介:不知是批评事业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批评事业,总之我是同它在某个难以述清的时间与地点遭遇了。于是,真正的生活就此开始,它注定要让我对其一生都心存感激。之所以这样以为,是因为批评向我无私敞开的理论境域,赋予了我充分爱我所爱的理由和自由。我逐渐意识到,那一度曾经令我望而生畏的理论原来既可创造我的生活,亦可废弃我的生活。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而我却相信本质是同存在一起到来的,只是我们的认识能力总是在怠慢它而已。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先行解决某些理论上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就不可能真正开始,因为在我们彻底明晓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之前,那一切只不过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梦游。就此而言,我想说理论本身便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