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侯金镜同志一生不苟言笑,相识15年,我只见他笑过一次。1956年,我在鼓楼东大街文学讲习所第四期学习,第一节课便是听侯金镜讲授果戈里的《死魂灵》。他讲得十分透辟、严谨,丝丝入扣,鞭辟入里,表情也十分严肃,在高度近视眼镜后面,双眉紧蹙,眉宇间几道深深的竖纹,说明他无时无刻不在思索。我的印象,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者,一个学者型的领导干部。(那次讲稿如果整理出来,便是一篇精彩的论文)1964年,去山东曲阜参加四清,在“万人四清工作团”中,侯金镜是一个公社管理区的工作队长;我则在下属一个村做工作队员。经过扎根串连,群众揭发,按照万人工作团团部的指示,几乎所有村子的大队、小队干部都被打成“四不清干部”。有一个村的会计想不通,竟在深夜用斧子将自己劈死。“二十三条”下达后,形势有了扭转,所有的村干部又都官复原职,真正贪污的也不作退赔。回到北京后,金镜同志曾分析那次曲阜四清,认为是前期
简介:龙年正月初二,我和云南厂的同志从丽江返大理,住感通宾馆。感通宾馆座落在闻名遐迩的感通寺下,因故得名。宾馆新建成不久,还未正式营业,我们是前来投宿的第一批客人,又逢新春佳节,自然受到特殊关照。除房费打六折优惠外,总经理还主动提出明天指派一名宾馆小姐带我们去游感通寺。翌日,我们吃过早饭,开始登山。感通寺位于苍山圣应峰麓,始建于南诏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寺院离我们住处不很远,山势也不陡峭。石阶曲折而舒缓。时隐时现在苍松翠柏中。阳光射进来,悠闲地照在缀满绿苔的老树和山石上,幽静至极。路边,偶闻山泉淙淙,循声望去,只见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惟不见泉流踪影。再往上走,水声听不到了,寺院的钟声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