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45年的春天,美国费城的一位乡村农场主皮特,要在费城最大的报纸上刊登他的农场报道.记者以为皮特的生意一定十分红火,赶到农场,却大吃一惊,原来皮特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皮特听人说,加工牛奶非常赚钱,他就花了五百万美元购置了机器,结果损失严重.皮特走投无路,想让记者为他做做文章,看看谁还能跟他一起生产牛奶.记者拒绝了皮特的请求.……
简介: 亲近的仇人 人活一世,真正亲近的人并不多. 但仇人绝对是亲近的人之一,绝对是. 一定是因为曾经亲近才成为仇人的,没有过深入的了解,细密的接触,无怨无恨,无缘无由,何仇之有?……
简介:大概是88年,我在《芙蓉》上读到一个中篇小说《龙回头》,写一个八路军战士在房东家养伤的经历。当时我是把这篇小说当作通俗文学读的,我的阅读印象是通俗文学除了语言的直白外,内容也不必拘泥于武侠侦探言情黑幕。比如《龙回头》就写得朴素清新,故事虽然说不上扣人心弦,但还是有吸引人的地方,作品格调也较高。我因此记住了作者名字:赵清学。89年,《漓江日报》约我写一篇关于《在饭铺里》的评论,我才知道赵清学是桂林的一位老作家。《在饭铺里》是一篇小小说,叙述几位八路军战士辛苦一天之后稍稍“放肆”了一下,也就是在饭铺里要了几个菜、喝了几两酒,之后却受到了严肃批评。故事很简单,但我仍被有所触动。大概是89年反腐败的空气比较浓郁,这篇小小说中的情况和现实正好形成反派,我从中体会到一种道德净化的力量。
简介:因为筹备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我于今年2月27日晚到京.翌日上午即赶到老友黛云家中,向她通报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比较文学研究会联合潍坊学院、中国青年出版社拟于今年5月在潍坊召开"新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比较文学教材首发式",同时向她报告承办单位潍坊学院的书记、院长极为重视,正在积极筹备召开这次会议,并派我专程来京向总会和教育部汇报……会长黛云闻之甚喜,祝贺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即将成立,并表示5月中旬一定到潍坊来.谈话之间黛云同时告诉我林先生悄然离我们而去的消息,令我不禁黯然伤怀!
简介:读完赵清学同志的自传体小说《燕赵少年》,一股朴实的、粗犷的、清新的气味迎面而来。我深深感到赵清学的小说创作根于现实、群众、民间文学之中。赵清学同志从一个大兵走向一个作家,他和其他部队作家有着许多共同点,但不同的是赵清学善于汲取民间文学为养料,用民间文学来丰富他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民间文学的气息十分浓厚,《燕赵少年》显得更为突出。(一)作家善于写传奇式的人物。《燕赵少年》的主人公飞雪有着非常奇特的童年。高尔基说:“儿童固有的天性是追求光辉的不平凡的事物。”少年儿童有着特殊的好奇心,因此,大凡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故事,对孩子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作品取材于解放前的童年生活,作家以饱满感情的笔触,描绘了人间少有的悲惨的童年而又饶有趣味的生活,在其他儿童文学中是难以读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