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李氏音》第六卷《字母五声图》是供学童练习的音节总表,记录了时音及南北方音。通过考查发现,《字母五声图》不仅兼列南北方音而且反映时音又联系古音,其中最主要的音系是时音而不是南北方音,李氏所记时音即清代嘉庆年间的官话音。

  • 标签: 《李氏音鉴》 《字母五声图》 时音 南北方音
  • 简介:<正>“选”这个词,有动词义、形容词义、数词、量词等多种义项。然而,在“选”的形容词义中,还有“俊杰”或“优秀出众者”这个意义,海内外许多大型字、词书所没有收录的。如《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修订本)、《辞海》(修订本),以及台湾出版的《增修辞源》、《大辞典》等。据笔者所知,只有台湾华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文大辞典》收有这个义项,释为“优秀出众者也”。引《白虎通·圣人篇》:“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为例。又引《左氏·宣十五年》杜注:

  • 标签: 义项 康熙字典 修订本 形容词 词义 辞典
  • 简介:播,抵也”补赵德明《广雅·释言》卷五上:“播,抵也。”王念孙《疏》未详。刘凯鸣《广雅疏·辨补续编》(一)(《文献》1988年第3期)认为“‘抵’盖‘诋’之形似而讹”。然而就笔者所见,刘说实欠斟酌。考《玉篇》:“抵,掷也。”《六书故》:“掷,弃也...

  • 标签: 《六书故》 济宁师专 孔安国传 广雅疏证 互文见义 秦汉以前
  • 简介:古代作品中有些语词本来是方言词,训诂解释不符合原意,本文仍用方言俗语解释方言词,我们认为这个方法,应该是可行的。

  • 标签: 古代作品 词语 今证
  • 简介:“明月”一词是古今汉语常用词,《汉语大词典》(第2版,下简称《大词典》)“明月”条所列义项有三:1.光明的月亮;2.指明珠;3.下一个月。前两个义项属常用义。今阙而不论。第三个义项,从构词上看,日人则暗,日出则明,一暗一明为一日,故次日日明日,明月、明年、明春等,皆沿此义。经考证,我们认为“明月3”《大词典》引证不足,缺少书证。该词秦汉以降,代有用例,今就传世及出土文献中的书证,对《大词典》等辞书略加补。为方便讨论,兹不烦将“明月3”透录如下:

  • 标签: 明月 《汉语大词典》 补证 出土文献 常用词 义项
  • 简介:训诂与文化习俗四李长庚训诂问题,不仅仅是语言文字问题,还涉及包括典章制度在内的各种文化习俗,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迷信禁忌、祭祀、生产劳动形式等等。充分了解古代的文化习俗,并作为一种意识贯彻到训诂工作中去,也正是我们通读古籍和解决一些老问题的重要途...

  • 标签: 文化习俗 “相” 训诂 《列子释文》 宗庙祭祀 《太平御览》
  • 简介:<正>“言”在《诗经》中有当“我”讲的,历经两千余年的纷争,似乎已被否定。但也有人对此仍然持有异义,他们详引旧注,或兼用音理,对“言’字的“我”义作了论证。本文想通过语法与语境的考察来确定“言”的“我”义,作为对前人的一点补充。《诗经》中作“我”讲的“言”全部出现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这样的“言”在《诗经》中共有三十九个,分别处于《葛覃》等二十首诗中。对这些诗作穷尽性的考察并旁涉他诗,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言”的“我”义加以论证。

  • 标签: “言” 小雅 主语 《诗经》 对举 定语
  • 简介:《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杨伯峻训畏为拘囚,认为同于《礼记·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溺”之“畏”。朱熹训畏为有戒心之谓。笔者认为:畏,上古影母微韵;围,上古匣母微韵。音近义通。畏即围,围困之义。杨说近似。朱说大非。包咸、何晏、邢、刘宝楠对此...

  • 标签: 《史记》 《庄子》 《韩诗外传》 《论语》 《文选》 礼记·檀弓
  • 简介:关于《广雅疏补正》的作者高小方王念孙晚年著《广雅疏补正》一卷,凡补正501则。最初均以小字书于《疏》初印本上或别签夹入书中。其手校补本先由清河汪汲收藏;书贾获自汪裔,后为淮安黄海长购得。光绪庚子(1900)黄氏曾写出为一卷,刊于淮阴,印书二十部...

  • 标签: 广雅疏证 大学图书馆 《广雅疏证》 黄海 王念孙 罗振玉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车胤家境贫寒,晚上读书常没有灯油,夏天他便抓几十只萤火虫用纱袋装上,晚上用来照明读书。由于认真勤勉,他终以博学著名,后来在东晋孝武帝时任护军将军,安帝时任吏部尚书。这件事人们以“囊萤照读”来概括,最早见于《晋书》。

  • 标签: 《昆虫记》 “囊萤照读” 法布尔 法国 萤火虫 发光器官
  • 简介:关于中古时期就妻称夫为卿的用法,大家常举的例子便是《世说新语·惑溺》例:“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塥.于礼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但此用例场合特殊,因此就有人提出疑问,特别指出:“用例特殊,不合礼法,不能视为规律。”陈燕《论南北朝的“卿”字》一文对“卿”的用法论述甚详,但在归纳卿的用法以及卿字溯源和发展时也没有提到“妻称夫为卿”的用例。《汉语大词典》也没有这样的例子。究竟在中古时期有没有妻称夫为卿的呢?对于此问题,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

  • 标签: 中古时期 “卿” 词汇 称谓语
  • 简介:歌豪通押是宋代闽音的特点,主要反映在闽籍文士的用韵中,文章发现在宋代四川籍诗人用韵中,这种情况也有十多例,这是同时期其他地区的诗文用韵中少有的现象.

  • 标签: 川籍诗人 用韵 歌豪通押
  • 简介:《广雅疏》是清代乾嘉学者王念孙的代表作,“书中推阐‘声近义同’、‘声转义近’之理,随处皆是。其以声音通训诂,语多独创,其词源、词族之研究,尤微至。”特别是他训诂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提出,对汉语同源词“命名之意”的探讨以及大量同源词系联的实践,使汉语同源词的研究进入了词源学的研究范畴,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我们通过对王念孙《广雅疏》所系联的同源词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出了379组同源词。本文仅就《广雅疏》系联同源词的方法和表述方式作一些探讨。

  • 标签: 同源词 《广雅疏证》 系联 汉语 王念孙 词族
  • 简介: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构式原型和子类承继的梳理,就构式语义偏移现象进行解析。构式语法理论注重对构式义的提炼,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效应,这不仅是语义层面的归纳,更是语用层面的概括。

  • 标签: 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理据 承继
  • 简介:近年来,坊间出了两本研究《广雅疏》的书,一本是江苏徐兴海院长的《广雅疏研究》,一本是重庆胡继明博士的《广雅疏同源词研究》,说明我们的国学,总是不断地有人来研究的,不用耽心,即使想丢也丢不掉。

  • 标签: 《广雅疏证》 因声求义 语源学 词研究
  • 简介:转折连词“但(是)”“不过”“只是”均来源于限制副词,是现代汉语转折连词中的典型成员,三者在共时平面上存在着一系列差异。文章从句法条件、语义轻重、心理期待三个方面对三者的差异做了全面的描写,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探讨了差异的形成机制。

  • 标签: 转折连词 量级模型 “行 言”三域 语法化
  • 简介:研究语言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和依据文献材料的语文学方法。历史比较法以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为前提,如果缺乏这种可资比较的材料,只能采用内部拟测法。内部拟测法根据一种语言的材料,着眼于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从共时分析中得出历时的结论。语文学方法也是只就一种语言的材料探索语言的演变过程,因而有人把它看成内部拟测法的一个变体。汉语上古音的研究,经过清儒的考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考证文献只能得出音类,要揭示音系的面貌,还得拟测出各个音类的音值。拟测上古音的工作开始于二十年代初。由于现代汉语的方言及不到上古,亲属语言没有深入研究,历史比较法用不上,因而需要把传统的语文学方法与内部拟测法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实现这种结合的第一个人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后来,王力、董同和、李方桂等学者又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使上古音系的轮廓逐步明朗起来。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上古音研究中谐声原则与声母的拟测,韵尾的拟测,诗韵与主要元音的拟测等主要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评论。

  • 标签: 高本汉 内部拟测法 汉语上古音 上古音系 历史比较法 元音
  • 简介:从示范畴的角度对联系项“看来”与“可见”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看来”和“可见”分别是现代汉语中的假定示表达方式和推断示表达方式,其区别主要在于推理程度、对证据确切程度的要求以及认识方面的引申等,并从逻辑推理等方面找到了佐证。其在逻辑推理方面的主要区别在于确证度的高低,“看来”的确证度相对较低,“可见”的确证度相对较高,从而支持了我们对其作为示表达方式的判断。还通过统计两词与一些标志性词语的共现频率,得出其主观性及未然度差异,验证了前文论断。

  • 标签: “看来” “可见” 联系项 示证 推理
  • 简介:文章通过对大量调查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关于粤东闽语内部应该分为2个方言片和4个方言小片的新观点。文章从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对粤东闽语的内部差异作了介绍和分析。

  • 标签: 粤东闽语 方言片 潮汕话 福佬话 语言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