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著”是近代汉语重要的被动标记之一。“著”表被动起源于魏晋,延续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后期发展出与成熟时代的被字句类似的句法特点。从分布上看,著字被动句主要出现在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文献中。近代汉语的著字被动句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是来源于表遭受义的受动型著字句,二是来源于表使令的使役型著字句。文章对如何离析这两种不同的来源作了初步的探索。

  • 标签: 被动句 被动标记“著” 分布 来源 受动型 使役型
  • 简介:1840年至1918年的近代修辞学史的主要标志,是复古与创新的交织、西学与中学的辉映。体现在小说、词典修辞理论的弘扬深化.文体修辞理论的革新拓宽,翻译修辞理论的开创建树等方面。分三个阶段:一、鸦片战争时期修辞学说,从古代转向近代

  • 标签: 修辞学史 近代 史略 修辞理论 鸦片战争时期 词典
  • 简介:摘要明治维新后不到半个世纪日本就完成其现代化历程,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进行了三次教育改革,实现了三次飞跃。本文以日本的三次教育改革为主线,阐述幕末·近代日本教育的成果。

  • 标签: 日本教育 教育改革 成果
  • 简介:本文从结构类型、使用时代及消失的原因、产生的地域、在现代方言的保留及"去"的意义等四个方面对近代汉语"去+NP+去"句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近代汉语 名词 名词性短语 方言
  • 简介:本文分析了近代画报中女性形象的图像表征及其演变历程,认为这个过程是传统女性表征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作者将画报女性形象根据其表征模式分为无视读者、直视读者和矛盾表征三类,并且进一步分析了这三种表征模式中所包含的意指实践,指出画报女性形象呈现出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趋势。文章指出近代画报中女性形象的商业化过程实际上是更为重要的意指实践,并以梅兰芳为例进行了论证。

  • 标签: 视觉文化 女性形象 表征 消费 商业化
  • 简介: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二十多年来,渐获学界关注,一些关键问题已被提出,近代官话'正音'或'基础方言''一直在北京'的'主流观点'已遭质疑.其实,195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主流观点',既'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后学对此应有认识.先期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官话南北两系的局面何时形成、该局面形成后南方官话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如何、官话'正音'是否无地点方言为其标准等焦点问题,其中南方官话即江淮官话尤其值得注意,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如何将是以后争论的重点.近代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应本着'百花齐放、百争鸣'的精神展开,同时更须注重新资料的挖掘与探讨,近年的实践表明,海外汉学文献将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近代汉语语音史 官话正音 北京音 南京音
  • 简介:由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近代汉语官话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3日至24日召开。林焘、唐作藩、郭锡良、鲁国尧、宁继福、薛凤生(美国)、平田昌司(日本)等国内外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陆俭明、蒋绍愚等分别主持了闭幕式和开幕式。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近代汉语 北京大学 音系 官话 汉语语言学
  • 简介:由河北大学发起承办的全国首届近代汉字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8月18日至20日在河北保定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近代汉字研究的发展,加强近代汉字学界的交流。来自海内外的52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 标签: 汉字学 日至 学术论文 杨宝忠 郑贤 王立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详细分析了《醒世姻缘传》中助词“将”的句法分布、功能以及所有带“将”的动词的语义特征,指出带“将”动词都是一个能够在空间延续的动作,助词“将”的主要语法功能即是用来表示这一动作行为、性质的延续状态,并进一步从认知角度对助词“将”这一功能意义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条件进行阐述。

  • 标签: 《醒世姻缘传》 助词 语法功能 语法化 “将”
  • 简介:分类性的定义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基础,盖分类为世界系统和语言系统建立对应关系,或透过语言为世界建码的工程。《范畴篇》关注"元类"(γενοs)、"次类"(εíδοs)和"区分特质"(δlαφορατ)这三元项的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分类学的开始。随着古典后期和中世纪的注疏,它影响了近代生物学的分类,18世纪的林奈为集其大成者。本文将从《范畴篇》出发,考察亚氏分类理则对后世的启发,及其修正扬弃,重点在探索亚氏分类概念对林奈代表的近代(前达尔文)生物分类学的影响,最后检讨达尔文和福柯对林奈分类系统的回应。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林奈 达尔文 福柯 《范畴篇》 知识树
  • 简介:濮阳方言中有一个表将来的时态助词“”。从句法分布和语义功能看,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单复句中,独立完成将来时的表达;从语用功能看,它含有主观意愿和推测的特征。

  • 标签: 濮阳方言 将来时 “家”
  • 简介:<正>汉语语音史中,调值史几乎尚是空白。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探寻古汉语四声调值的真象。在这方面,日本悉昙著作中的有关记载,最早受到人们的注意,但至今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悉昙,是梵文Siddham的音译,意译为"成就"。在印度,悉昙章本是梵文字母表,为儿童发蒙的教本,排比十四摩多(Mata,元音)和三十二体文(Vyanjanam,辅音),依次相配成十八章,因文前首列Siddham字样而得名。在中国,最早的悉昙著作是唐代智

  • 标签: 去声 上声 古汉语 汉语声调 四声系统 调值
  • 简介:摘要20世纪初期,基督教传入四川。以美道会为代表的基督教会在成都地区兴办大量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极大促进了成都地区现代化的进程。本文通过对美道会在成都的工作进行梳理,探讨基督教会传教活动对社会改造的功能。

  • 标签: 基督教 医疗教育事业 社会改造与转型
  • 简介:《史记》三注中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集中在《索隐》和《正义》。其中,《正义》的例子有五分之四符合汉语共同语的清化规律。由此可见,虽然张守节的生卒年代和原籍不详,但出生或生活在北方方言区。

  • 标签: 中所反映 反映浊音 史记注
  • 简介:摘要新疆哈密市陶宫乡汉语方言的音系很有特点,其中共有包括零声母在内的声母25个,韵母32个。其中与普通话不同的是,在陶宫方言中,声母/n/存在变体/ȵ/,常与齐齿呼韵母相拼;另存在后鼻声母/ŋ/,与开口呼韵母相拼。韵母中不存在前鼻音韵尾,这类音已经合流到后鼻音韵尾中,如in—iŋ,ən--əŋ,yn--yŋ,un—uŋ等。在陶宫方言中,共存在3个声调,阴平读作44调,阳平上读作51调,去声读作335,古代入声字在这里入派三声。两字组连读变调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 标签: 哈密市 汉语 方言 陶家宫乡 音系
  • 简介:针对近期央视《百讲坛》播出系列讲座,产生的广泛影响和引发的争议,本文试图分析,在大众传媒参与建构社会文化的时代,传统上作者角色的演变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媒介化生存现状。通过对这类文化事件的分析,本文还认为,当代社会,在削减了某种常规意义的“文化权威”的控制力量后,知识话语权以及类似的文化传播开始由传、受者双方以及媒体本身同时利用媒介展开力量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我们看到或体会到的是各种力量的相互制衡、促发,最终形成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

  • 标签: 作者 《百家讲坛》 大众传媒 文本 媒介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