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正>一状态持续与动作进行1.0现代汉语普通话动态助词"着"既可以表示状态持续也可以表示动作进行,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日本学者木村英树(1983.2)最近试图区分两个"着":表示状态持续的"着"是补语性词尾;表示动作进行的"着"是时态词尾。除了"词尾"这一名称尚可斟酌外,本文原则上同意这样的分类,并进一步扩大讨论的范围,寻求多方面的论据。1.1"着"由动词虚化为助词,逐步形成了汉语表示动态的两个语法次范畴:状态持

  • 标签: 状态持续 单音节动词 动作完成 汉语普通话 现代汉语 动态助词
  • 简介:<正>《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1979)问世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这是我企图用辩证唯物史观研究社会语言现象的第一本著作,不是系统的而是有针对性的战斗著作。如我在那本小书的前记中说的,我狠下功夫钻研语言学是由于一九七四年"四人帮"恶棍姚文元借着批判《现代汉语词典》,发动一场绝灭文化的运动所激发的。我并没有参加这部词典的编纂工作,只是由于一九七三年我建议印行这部语言学者们花了十年时间编成的词典("文化大革命"前只印过送审本),而这部词典翌年得以在内部发行,我就成了"革命造反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民族语言 回顾与思考 语言学著作 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 简介:文章介绍了南部方言龙溪话动词人称范畴的特点和用法.与羌语南部方言桃坪话和蒲溪话一样,龙溪羌语的人称也有不同的形式;与桃坪话和蒲溪话的人称范畴不同的是,龙溪话的人称标记除了与体有关以外,还与实然和非实然有关.文章从这个角度,分析龙溪羌语中不同形式的人称标记.另外,与其他接触汉语的羌语方言相比较,龙溪羌语仍然保留了人称的单数,并且没有消失的迹象.

  • 标签: 人称范畴 实然 非实然 龙溪羌语
  • 简介:古汉语度量范畴包括长度、高度、宽度、厚度、深度、面积、体积、粗细、数目、重量、价值等。文章就以上11项分别阐述了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全部词语表达形式,详列出各种句型公式。这些表达形式又概括为两大类:A)数量表述法;B)比况表述法。

  • 标签: 度量范畴 数量表述法 比况表述法 标志性词语
  • 简介:摘要哈萨克语数范畴中有单数、复数两种具体语法意义。在意义上,复数一般可以通过三种手段来表示,即词法手段,指名词后加-LAr;句法手段。指通过与数词组成词组或与双部词连用构成复数,词汇手段。指词汇意义本社就表示复数概念,主要是不可数名词。

  • 标签: 名词 现代哈萨克语 数范畴
  • 简介:处置式是致使范畴有专门语音形式的致使句式。文章认为“以”是致使范畴,所在结构为处置式;“以”为致使范畴的证据是其后的名词性成分可以删略,其后的整个符号串可以并列;“以”的实现是起协助作用,如果动词能直接移进致使范畴,就禁止“以”的插入,否则就必须插入“以”。

  • 标签: 致使范畴 致使句式 处置句 "以"-协助
  • 简介:“疑问”是一个属于全句的功能范畴。长期以来,疑问句的研究一直是语法学界的热门课题,而“热门”中的“热点”则是疑问句式的分类和描述。本文以“原则本位”的语法体系为理论基础,重新考察了跟疑问范畴和疑问句式相关的种种语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疑问句式”其实在核心的语法规则系统中并没有独立的地位。它们是”公用”的,超具体结构的“语法规则”发挥作用(实例化),并且跟针对“疑问”和“焦点”的语法化方式以及词汇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现象,而不是“语法规则”本身。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把所谓的“疑问句式”及其语法特征从核心语法系统中整个儿抹掉,从而在相关方面简化语法规则,降低羡余度。“语法”中只有针对“疑问”范畴的动态“处理方式”,而根本不存在仅仅跟“疑问”相联系的静态“句式”。本文主要讨论汉语成人语法的问题,但有的地方为了较充分地阐述我们的想法,引用和比较了日语,彝语,英语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儿童习得中相关的语言现象。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 原则本位 疑问范畴 疑问句式
  • 简介:语言不属于生产力范畴伍铁平《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4期发表了奚博先同志(以下简称奚君)的《语言属于生产力范畴》。文章批评了“语言文字跟吃饭没有什么关系”的观点,强调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想改变某些人不重视语言文字的现状,强调推广普通话的重...

  • 标签: 人类语言能力 生产力范畴 科学技术革命 自然科学家 生产工具 社会科
  • 简介:学界对双重否定的分类有的存在错误,有的边界不清,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因而有必要结合自然语言逻辑描写的严密性和精准性,进行重新分析。双重否定的逻辑特征为:语言结构中存在“~(~p)”或“~~P”,且不表达否定意义。基于莱文森三层次意义理论,将语境引入汉语双重否定的分析中,可以从语义和语用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和探讨。语义双重否定中的直陈型在逻辑式中直接体现“~(~p)”或“~~p”,隐含型的逻辑式需在逻辑推导过程中或在语义转换后的逻辑推导过程中才能显现“~(~p)”或“~~P”。语用双重否定与语用否定及语境相关。类型型语用双重否定由惯用句式来判定,实例型语用双重否定通过信息补足及逻辑式描写或逻辑式推导来显现双重否定的逻辑特征。

  • 标签: 双重否定 范畴 逻辑式
  • 简介: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运用范畴化来解释语言可以使他们的经验知识趋于结构化和系统化,让学习者能以较少的认知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然而,基于经典范畴和原型范畴的释义研究和实践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为词典释义提供理论支撑。文章从图式范畴的性质特点、原型与范畴图式-示例关系和认知域与范畴网络图式的构建等方面,阐明了图式范畴释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基于图式-示例关系的释同与解异模式。

  • 标签: 范畴化释义 意象图式 图式-示例关系 汉语词典
  • 简介:本文通过藏缅语族内部各语言的比较,对藏缅语使动范畴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对使动范畴语法形式的演变作了粗线条的描述,提出藏缅语动词使动范畴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粘着到粘着与词根屈折并存,再到词根屈折,最后转变为分析形式的过程。本文还从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互相依存、语法形式的演变必然会影响到语法意义的观点出发,提出随着使动范畴语法形式的消失,使劫范畴丧失了普遍性,使动范畴的语法意义就部分地转变为词汇意义。

  • 标签: 使动意义 使动词 藏缅语族 景颇语 历史演变 语法意义
  • 简介:"词汇语义—句法语义"的衔接是句法—语义接口的重要内容,也是句法结构生成的关键。句法范畴义征是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的衔接桥梁,其提取和标记集的建构是衔接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语义范畴的义征分析和语义子场的概括抽象,共提取句法范畴义征61个,经过对《受限词元表》中50个常用词(包括名、动、形三类)所形成的组合结构以及汉语简单句型(220个)的验证增补,建构了优化的《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76个),并对所提取的范畴义征进行了界定。作为工程语言学项目,句法范畴义征标记集的建构,最终是为句法结构的理解生成服务的。

  • 标签: 句法范畴义征 语义范畴 语义子场 义征分析 标记集
  • 简介:文章以制图理论为框架,从比较句法的角度来检视汉语中语气词和时体系统之间相互相生的关系.此外,文章也主张隐性范畴其实是类型学上显著性表征:正因其显著,反倒无需标记.从汉语中的光杆数量句、虚拟补语句、外疑问状语、非典疑问句等确切事证出发,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汉语在限定性上的类型特色.

  • 标签: 语气显著性 限定性 隐性模态词 光杆数量句
  • 简介:<正>在第三届全国辞书学研讨会上,拙文《略论规范型词典的特点》所讨论的问题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兴趣,他们发表的许多意见对笔者颇有启发。本文拟参考部分辞书学界同人的意见,对规范型词典的特点作进一步探讨。《略论》重点谈收词原则,本文在讨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英语词典 释义 同义词 词语 描写原则
  • 简介:程度范畴是一个庞大的语义语法范畴,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涉及词汇、语法、语用等不同的层面,在关于现代汉语程度范畴内部表现形式的研究中,有关程度副词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而从程度范畴的角度对程度补语进行的研究相对来说则比较薄弱。

  • 标签: 度范畴 补语系统 句法 语法范畴 现代汉语 程度副词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藏语拉萨话动词的体貌范畴以及句法标记.然而,藏语体貌范畴总是与示证性和自我中心趋向范畴共享形式标记.藏语示证性评估说话人所出示的证据,自我中心趋向表明说话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特征.因此,本文同时描述了藏语拉萨话的体貌类型、示证类型、自我中心趋向类型,以及它们的句法形式.拉萨话有9类动词体,分别是:将行体、即行体、待行体、实现体、持续体、结果体、方过体、已行体、与境体;4类示证性,分别是自知示证、亲知示证、新知示证和推知示证.自我中心范畴表现为动作趋向自我还是趋向他人,或者说话人获益还是受损等等.另外,本文还讨论了句法上动词体与人称、意愿、情态以及时空认知的相互制约关系.

  • 标签: 藏语 说话人 动词体 句法形式 持续体 形式标记
  • 简介:景颇语方式范畴分为处所、情状、工具、数量等四个次范畴,其句法投射主要集中在谓语动词一前一后的状语和补语上。文章揭示了景颇语前状语与后补语在语义表达功能和句法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特点,及其存在互补的情况。

  • 标签: 景颇语 方式范畴 句法形式 类型学
  • 简介:<正>如何建立起一套符合汉语实际的语法系统,这是语法学界不断探讨的问题。要建立科学的语法系统,一方面要对汉语实际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则要在理论上作多方面的探讨。本文从研究汉语句成分的组合和变化形式入手,来讨论句成分的类型问题,试图从这方面建立起汉语的一种语法范畴——自由成分和非自由成分(受限制成分)。一自由成分和非自由成分

  • 标签: 变化形式 组合和 谓语动词 自由形式 语句成分 不自由
  • 简介:文章以“还”、“向”为例,分别考察“持续义”和“追溯义”的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的语义演变。在语义演变过程中,两者既具有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演变的跨语言反复出现的共性特征;同时由于“输入端”语义和功能的差异,也导致了在演变过程中各自的差异,并最终导致“输出端”即条件连词功能的不同。这个语义演变主要是通过重新分析和扩展这两个机制而实现的,其动因是基于“不过量原则”(即R原则)推理。

  • 标签: 时间范畴 条件连词 语义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