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说起汉字来,似乎有这样一种看法:每一个汉字都有形、音、义三个要素,其中每两个要素都可以直接发生联系而不必借助于另一要素。比如,人们看到一个汉字,可以见形知义而不知道读音;在写作时,偶或提笔忘字,也就是只知音义而不知道字形;读书时,

  • 标签: 词典编写 汉字 字义 转移 形音义 对立统一
  • 简介:<正>一、芳草美人:“男性—→女性”的文化转移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受男强女弱男尊女卑价值观念熏染、由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塑造出来的男性文人,有时不惜自我贬值,自喻为女子,“芳草美人”便是那些以女子自喻的男性作者笔下最常见的喻象符号。首开此风的文人,一般认为是屈原:

  • 标签: 文化转移 女扮男装 性别 自喻 中国女性 男性文人
  • 简介:文章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汉语“VP+NP1+的+NP2”句法歧义的动因,探讨了词汇语义特征对歧义程度的影响作用,以及歧义程度高的“VP+NP1+的+NP2”结构仍表现出歧义偏向性的原因。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发现:1)歧义偏向性、动词致歧度均影响汉语“VP+NP1+的+NP2”句法歧义加工,分别导致额-颞网络、额下回三角部(BA45)激活,且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影响;2)功能成像数据还显示在偏正结构解读条件下,高动词致歧度与低动词致歧度句子之间没有差异,而动宾结构解读条件下,高动词致歧度与低动词致歧度句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1)句法与语义信息共同影响汉语句法歧义解读;2)尽管句法歧义允许两种结构分析,但它们的心理表征并不平衡,存在解读偏向且偏正结构的表征占绝对优势。

  • 标签: 句法歧义 歧义程度 歧义偏向性 脑功能成像
  • 简介:当代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已从传统的口语扩展到手语领域;手语语言学的诞生又引发了学界对于聋童语言获得的关注,以及在语言障碍评估、语言康复、聋童教育等领域的语言运用和教学手段的分析和研究等。文章认为这种发展历史反映出当前语言学科研的基本要求,即除参与科研前沿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将研究成果实现知识转移,从而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以香港手语双语共融教育为例,进一步论述了如何把手语语言学及聋童语言获得研究的科研知识转移到手语双语聋童共融教育上,从而提升聋童的语言能力,以及手语双语共融教育在大陆推行的重要性和可能面对的挑战。

  • 标签: 手语语言学 聋童语言获得 手语双语 知识转移 随班就读 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