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语法修辞结合问题近来讨论得非常热烈。从已发表一些文章看来,大家所谈。“结合”,涵义并不一样。为把讨了论深一入步,我们认为应该把几种不同结合论,分别讨论才是。

  • 标签: 修辞 语法 “结合” 结合论
  • 简介:<正>郭绍虞先生《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以下简称《新探》)提出"语法修辞结合教学"建议,作为一种教学法是行得通;所说"语法修辞结合研究"(专指语法研究要结合修辞)观点,作为一个方法问题也可以同意。但是,对郭著提出"汉语语法必须结合修辞"却不敢点头,而当他在《修辞剖析》中又一次提出"现在我仍没有改变原来意见,而且更进一步提出汉语修辞所有包赅语法作用,简直可说不仅是两结合而且成为混合体了"以后,就更加难

  • 标签: 不能结合 修辞不能 语法修辞
  • 简介:科学研究,在于发现。语言和修辞研究,同样贵在发现。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大家都说、都用。要有超出一般人新发现、新认识,这是不容易。不是所有的文章或著作都有新发现,我们常批评某些文章或著作没有什么新意,指南就是没有或缺少新发现、新认识。适应一定读者需要知识性读物或教材,不能要求编者有多少自己新发现,但是作为学术论文、科学著作是一定要有作者新发现、新认识。秦旭卿、王希杰论文合辑《修辞·语法·文章》(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其可贵乏处正在于有作者新发现。

  • 标签: 修辞研究 文章 语法 湖南教育出版社 科学著作 学术论文
  • 简介:<正>文章由于内容目的不同,表达方法自然有两种:一种是科学表达方法,一种是艺术表达方法。前者是诉诸理智逻辑思维语言所用表达方法,公文事务语体知识性语体都使用科学表达方法;后者是先诉诸感官而后作用于理智形象思维语言所用表达方法,是文学作品都要运用表达方法。相应修辞方法也有两种:凡是使用科学表达方法诉诸理智逻辑思维语言,必须使用科学修辞;凡是使用艺术表达方法诉诸感官

  • 标签: 修辞艺术 科学修辞 艺术修辞
  • 简介:郑子瑜教授从香港寄来了他《郑子瑜修辞学论文集》(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8年),其中有1973年10月他应美国阿里桑那大学东方研究所邀请而作学术报告,题为:《从学习古汉语目的说到古汉语修辞》。在这一报告中,郑教授说:古汉语修辞现代汉语一样,须是没有漏洞,无懈可击。从前某乡村因为治安不好,盗贼出发,村长出了布告,只有简单五个字:“夜行必提灯。”有一村民在夜间提着空纸灯,走过村公所,被守夜的人看见了,指责他说:“你怎么拿着空灯儿走,不放置蜡烛呢?那人说:“你们布告上没有写明必须放置蜡烛呀!”第二天,布告上加了四个字:“灯必置烛。”

  • 标签: 修辞学 古汉语 中华书局 学术报告 现代汉语 郑子瑜
  • 简介:<正>关于"修辞"、关于"修改",我们曾摘录过古今名家论述实例。从这些论述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修辞修改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修改也是修辞。一、对照"修辞"定义看修改关于什么是"修辞",各家各有不同说法,但基本精神却是相同。这里我们不妨举几家对"修辞"所下定义,对照文章修改来看看。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一种努力。"说是"修

  • 标签: 修辞修改
  • 简介:<正>修辞活动是信息流通、感情交流一种社会心理行为。它主要是一种自觉有意识行动。但是其中也有潜意识因素在起作用。在信息编码过程中,说写者潜意识是不可忽视。在解码时候,听读者潜意识也是不可忽视。因此潜意识在修辞活动中作用地位是很值得注意,应当加以研究。潜意识常会干扰自觉编码活动,导致口误或手误.一个教师走上课堂时对学生说:"好,现在下课了!"一个人在上午十一时对他人说:"走,吃晚饭去!"这些编码错误都应当到潜意识中去找原因。潜意识不仅会造成各种口误,而且会造成各种手误:误写错误,排版错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这就是成语"郢书燕读"由来。郢人这一编码差错并不是自觉有意识行为,而是潜意识干扰编码结果。在茅盾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中:(原句)但当这两点绿光照又往下一沉的当儿。(53页)把"绿光"书写为,或排版为"绿光照",即把

  • 标签: 潜意识修辞
  • 简介:<正>一旧话重提用不用方言土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这是一个长期争论问题。有些作家爱用方言土语,有些作家提倡运用方言土语,周立波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说过:"我以为我们在创作中应该继续大量采用各地方言,继续大量使用地方性土话。要是不采用在人民口头上天天反复使用生动活

  • 标签: 方言词语 词语修辞
  • 简介: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杨扶直同志给本刊所提出希望与要求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读者对本刊关心爱护。我们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经常对本刊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 标签: 修辞学习 学习希望 希望要求
  • 简介:盼翘已久《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终于出版了。这是语言学界大事,是语法修辞教学研究工作者福音。一卷纯握,如坐春风,爱不释手,先睹为快。这部词典是按音序编排,查检比较方便,可是我却“自找麻烦”,不按音序翻阅,而是“倒行逆施”,找统一“煞尾”。我曾花了点时间,

  • 标签: 语法修辞 词典 汉语 实践 教学研究 语言学
  • 简介:读了华定仪同志新著《汉语消极修辞》以后,书名全书内容引起我一些想法。现把这些想法写出来,以求教于大家。一、书名“消极”独辟蹊径修辞学家张寿康在《汉语消极修辞·序》中指出:“这本书是论述消极修辞专书,给修辞研究领域添了新葩,实是可喜事情。”的确可喜,长久以来,陈望道先生著名修辞两大分野”分出来挛生姐妹,积极修辞消极修辞,她们所受到待遇却是厚薄悬殊,前者门庭若市,后者门可罗雀。侧重积极修辞手法研究专著为数可观,而侧重消极修辞手法研究则寥寥可数。

  • 标签: 消极修辞 汉语 简评 教学 科研 修辞学家
  • 简介:<正>经常听到中学语文教师反映现代文难教,理由是现代文明白如话,学生一看就懂,没有什么可挖掘,不象文言文,有些词学生不识,有的句子学生不懂,他们非听老师讲解不可。现代文真的是没啥可讲吗?当然不是。问题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把修辞研究语文教学沟通起来,致使有些教师不善于运用修辞知识去分析语言现象。有些语文教师一谈起修辞,就想到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辞格,似乎修辞只是研究各种辞格。这是一种误解。修辞实际上是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一定目的、精心选择材料一个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修辞研究重点放在探求"寻常语言艺术

  • 标签: 中学语文教学 修辞研究 研究中学语文
  • 简介:<正>中国现代修辞发展,由于《修辞学发凡》影响,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直持续前进。其间,虽有“文革”十年沉寂停顿,但却孕育了七十年代末以后更大规模发展,甚至出现了八十年代中期那种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可谓令人鼓舞。然而,无庸讳言,尽管七十年代末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修辞发展在修辞学新体系新理论建构方面,在辞格研究深化方面,在词句段落篇章修辞方面,在语体风格研究方面,在修辞学史研究方面,在修辞学新领域拓殖方面以及作家作品修辞研究、口语修辞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很多方面填补了《修辞学发凡》所未涉空白,或将《修辞学发凡》所论述内容进一步深化了,但至今仍未出现一部像《修辞学发凡》那样里程碑性质著作。为什么呢?这里就可看出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修辞学发展所存在严重缺陷。通过对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修辞学发展反省与对相邻其他学科发展经验以及未来世界学术发展普遍趋势

  • 标签: 中国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 基本方向 汉语修辞学 陈望道 演绎法
  • 简介:本文淡淡古汉语修辞知识对读解古典文学作品功能意义等问题。古代汉语修辞格有数十种之多,但如概而言之不外乎比喻、引用、对偶、夸饰委婉几个方面,比喻类里可以包含有明喻、暗喻、借喻“兴”、“赋”等古代说法;引用类里可以包含有引经、稽古、用典一些更为细微分类如“引言”、“引事”、“引文”等等,另外语法学家常提到所谓“互文”“并提”大略也归入对偶当中,而所谓“迂回”、“双关”、“谦词”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委婉方式变化,我们不妨把它们看作是同类。

  • 标签: 古典文学作品 修辞知识 古汉语 读解 古代汉语 “并提”
  • 简介:修辞需要修辞术。但把修辞学只看成是修辞术、修辞技艺:“研究语言襄达技巧”,则阻滞了修辞学科学化进程。作为科学修辞学,回答是“人们事实上在怎样运用语言”以及“为什么要如此运用语言”;作为技艺修辞学,回答却是“人们应该怎样运用语言”。

  • 标签: 修辞术 修辞学 运用语言 研究语言 科学化 技艺
  • 简介:<正>一人姓名主要起命名称呼作用,用来作为个人标志,以区别于其他人。部分姓名有时还可起修辞作用,具有修辞价值,在言语中使用会产生修辞效果。过去编纂的人名词典,都是从姓名命名功能,解释它所指称的人物生平、事迹。这种人名词典是知识词典一种,它不

  • 标签: 女子 毛泽东 修辞价值 人名 名字 语义特征
  • 简介:本文论证,"追累"这样动结式构成句子,仅仅从动词补语论元结构题元结构出发是无法对其语法语义作出充分解释,原因有两个,一是动结式意义不能完全靠动词补语意义推导出来,二是动词补语各自词汇选择限制起重要作用.本文借用"认知语义学"理论,从概念结构出发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说明为什么对这样语法语义现象我们能够作出充分解释,但只能作出不充分预测.

  • 标签: 论元结构 题元结构 概念结构 现代汉语 动结式 语法
  • 简介:<正>修辞"理",有"事理"、"情理""文理"。鲁迅先生在《漫谈"漫画"》中说过:"‘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为什么可以说"燕山雪花大如席",而不能说"广州雪花大如席",无疑是因为修辞要符合事理缘故,广州下大雪实属不可能。那么,说燕山雪花竟有如"席"之大,何以又不成笑话,难道也是客观事实

  • 标签: 修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