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鹞子入林斗艺,行似游鱼,游刃在人际之间,为阵中斗杀的上乘武技。
简介:喜欢上太极拳,并非是对武侠功夫的崇尚所致,要追根溯源,自然缘于生命本能的需求.记得我刚步人“不惑之年”,身体便有江河日下的感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毛病多多。这些毛病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科室工作,写材料、打电话足家常便饭,糟糕的记忆力.居然使打电话这样极为简单的举手之劳的小事,都成为沉重的负担。拨起电话的几个号码,好似走过一段漫长的路。路上,我看到的不是鲜花和美酒,也不是希望和成功,而是一盏向身体亮起的“红灯”。
简介:第一势左汤瓶势盘法与功用均同第一路。图文略。第二势左顺拽踢【盘法】承上势。以头领身,上右脚半步,随上左脚过右脚一大步,同时双手后拽,步成半马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
简介:(接上期)第四段17、上弓刀右脚上步,左脚跟进,身体稍左转,双手持刀向左向前顺时针搅刀推砍。刀刃朝左前方,刀尖朝前,力达刀刃,目视刀尖(图36)。
简介:弹腿对练亦称“接弹腿”,是弹腿单练内容的具体解析,技击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拳打头撞,又有脚踢,兼有跌靠,附有擒拿与反擒拿。经多方考证,弹腿在传承的过程中差异很大,最主要的是文字记述与拳路演练不相吻合,并且对练内容不完整。问及许多练习弹腿的人,他们对于弹腿技击的认识相对比较肤浅,难怪许多人认为此拳术仅是用于打基础的拳路而已,往往忽视了这些套路都是拳路中精选出来的实战拳法,需反复加以练习,才能达到提高技击水平的目的。
简介:内劲潜转之说,不止太极拳一家,只要是以快慢相间或者匀缓连绵的运动形式进行的拳术或单操,大多都有内劲潜转之体验。快慢相间的运动形式较之匀缓连绵的运动形式,其对内劲潜转的体验要容易。练习太极拳要匀速,是对初学者的要求。内劲体验出现后,练习自然会转到快慢相间,快慢随意,走走停停。
简介:入力拳主练基本力法。“节住力聚,功实力巨”,南少林功力拳练习时要求与众不同,即发力时要快猛,但在完成发力后不要急于变换动作,而是要保持定势稍停几秒,紧住肌筋,然后再做下一动作。这一要则,不得违反。
简介: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从养生学讲,很多成语蕴涵着医学知识,读来不仅饶有风趣,增知益智,而且有益身心健康。
简介:两手外撑上提带地气向上做混元势,两掌沿混元大圈向上过肩后下按,身体下蹲做一忽灵劲,两脚随之碾转。目视两掌。(图243、244)。
简介:(接上期)第四十二势玉女穿梭1.抡臂跳闪重心左移,带右手左捋(图306);重心右移,双掌翻腕顺时针圆转按于右膝上方,重心左移,带右脚内收成虚步,双掌顺势收至腹前(图307、308);双掌顺时针抡摆一圈,掌心向下,同时右脚向后垫步跳闪(右脚向左脚前跳步,左脚向后跳步),
简介:(接上期)第三十五势右蹬跟1.蹬脚转身左脚向前蹬踹,同时双拳内旋前冲(图262);左腿屈膝收回,身体以右脚尖为轴右转270°,面向正北落脚,同两拳变掌随体转向右平摆至腹前(图263、264)。
简介:十三、倒撵猴左脚跟拧地,脚尖内扣约90度,右脚向西南方迈半步,脚跟着地后,右脚蹬地逐渐成右脚弓步。两手由拳变掌,左手掌心向下,位于小腹上侧,左手竖腕坐掌,位于左胸前侧,掌心向右,五指斜向上,目视西南方45度角(图41、42)。
简介:劲路是个纲在音乐中,从一个音符到另一个音符,中间叫做“音韵”,没有音韵,就谈不上曲调优美。同理,打拳从一个定式到下一个定式,中间的过式非常重要,拿、摔之法都在过式的转换折叠之中。有的人打拳,单看定式都很美,但当他一旦运动起来,中间的过程就不好看了。
简介:图中的黑白两路分为“阴仪”和“阳仪”。造化之机乃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二气气机生息不止,变化不息。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二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万物由“气”构成,然而气分阴阳,物质世界以及万物的形成,则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的唯物观则进一步认为:“万物是由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相互交感运动变化的结果。”
简介:太极拳道,开合二字,一开一合,动静相随。动之则分,分则为开,开是变化,拳技机会。静之则会,会则为合,合是和合,气势凝归。
简介: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乃武林前辈所总结出的技击法要,为内家拳术的技击理论指导。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分为心法诀和技法诀。
简介:一、拳崇五德曰敬道,曰从愿,曰敛性,曰凝真,曰虚涵。二、无极诀凝虚浑穆衔无缝,气敛神放罡摄魂。三、两仪诀虚实破万论,只此动静生。七星纳两仪,身手步法纯。
简介:陈氏太极拳理论家,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鑫讲:“太极拳,缠丝法也。””不明缠丝劲即不明拳。…心劲一发,周身之筋脉骨节无不随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发,故曰内劲。“”内劲何发何引?发于一心,而行于四肢之骨髓,充于四肢之肌肤“(《陈氏太极拳图说》)。
简介:笔者曾在1992年的《中华武术》第4期发表过《“先求开展,后求紧凑”释疑》短文,其中写到:“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一语出自《十三势行功心解》。对此有人释为:开始练太极拳和推手时,总要先求姿势开展,动作幅度大,待功夫加深了,再求紧凑,把动作幅度变小。
简介:武式李传太极拳有三种徒手拳架套路,即一路中捋架,二路炮捶,三路小架,分别始创于1857年、1859年和1862年。皆为永年武禹襄与其二甥李亦畲、李启轩共同研创,桩功更源于之前,之后便义有刀枪剑杆及推手等十多种套路传承至今,各有其功能所应用。现将武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恩师所传三种徒手套路功法与桩功的关系解析如下。
鹞子入林真义
初入拳道
六路钻第四路——顺拽踢
一路苗刀(中)
十路弹腿对练(1)
内劲潜转
南少林秘传功力拳之入力拳(上)
从成语说内养
忽雷太极拳一路(五)
忽雷太极拳一路(八)
忽雷太极拳一路(六)
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二)
劲路和心劲儿——练好太极的关键
太极拳内气与经络
内家拳法歌诀:开合篇
浅析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
武当龙门派内家拳秘诀
螺旋缠丝与太极内劲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浅析武式家传太极拳三路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