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观察太极拳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分成太极拳组(HTC,n=24)、高血压对照组(HP,n=16),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为正常对照组(NP,n=16)。HTC组进行12周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60min/day,6days/week)。在0、6、12周检测受试者的血糖、血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lD)。结果:太极拳锻炼前,HTC组和HP组SBP、DBP显著高于NP组,但EDD显著低于NP组(P〈0.05),EID无显著差异。6周、12周太极拳锻炼后HTC组SBP、DBP较锻炼前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HP组;EDD显著高于锻炼前,并显著高于HP组(P〈0.05);但锻炼前后EID无显著变化。结论:太极拳锻炼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但对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没有影响。
简介: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体育面临加速体育文化开放的时代抉择.这是中国体育在中国改革开放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走向开放性文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对体育文化开放性的认识存有两种极端--认识不足的主动放弃与功利性强的近视态度,从而导致在体育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如不能主动借鉴其他民族、地区体育发展的先进模式,在体育发展观念及实践操作模式上固步自封,某些竞技体育项目由于信息闭塞导致技战术落后,从而在国际竞争中丧失竞争力等等.而体育文化的开放性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为此,本文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对体育文化的开放性这一假设命题进行论证,以期探讨体育文化开放性的终极意义及其动力机制等问题.
简介:探讨骨骼肌废用性萎缩、恢复中内源性IGF-Ⅰ的影响,及小强度耐力锻炼对肌萎缩恢复的有效性。SD大鼠3f1只,建立吊尾拟失重及失重后耐力性跑台训练恢复模型,计量肌湿重、横截面积及肌内IGF-Ⅰ含量。结果去负荷4周(U组)肌湿重、横截面积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去负荷后运动恢复(UE组)与自然恢复(UC组)相应指标显著高于U组;U组IGF-Ⅰ含量显著低于C组,和U组相比,IGF-ⅠUE组高度显著增加、UC组显著增加;UE、UC组间三项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去负荷大鼠比目鱼肌萎缩可能与内源性IGF-Ⅰ多肽下降有关,且随后小强度耐力练习使比目鱼肌恢复更快可能由IGF-Ⅰ多肽表达增加实现;小强度耐力性练习在肌萎缩恢复中未见显著作用,提示实践中这可能不是抗肌萎缩的最合适练习方法。